羅書琴
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至關重要。它既是學生探索新知的源泉,又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持久動力。小學音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并通過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優(yōu)化教學設計與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方法、豐富教學內容與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實現小學音樂教育的育人目標。
音樂教育作為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夠通過藝術之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啟迪學生的心智,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智育、德育、體育等方面的學習,為學生全面而又健康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前蘇聯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指出:“音樂教學的超級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庇纱丝梢姡d趣是學生學習音樂、走進音樂的一把金鑰匙。
提升音樂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教師作為引導學生走進知識殿堂、開啟智慧之門的使者,對學生學習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小學音樂教師要想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必須要從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做起。
提升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只有專業(yè)的教師才能夠教出專業(yè)的學生。一個好的小學音樂老師必須要有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和過硬的音樂基本功。小學音樂老師不能因為授課對象是小學生,就忽略自身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而要深刻認識到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在閑暇時間加強音樂理論和音樂教學理論的學習,要經常去聽一些資深教師和優(yōu)秀教師的課,不斷地總結和反思,逐步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和能力。
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小學音樂教師不僅是藝術之美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和尊敬的長者。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力爭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通過自然灑脫、莊重威嚴、舉止得當、平易近人的儀態(tài),給學生留下好印象。小學音樂教師應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拉近與學生的關系。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需要等到教師細致的傳授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小學音樂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踐行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而又溫馨的教學環(huán)境,尊重每一個學生,鼓勵每一個學生,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學生能夠樂于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優(yōu)化教學設計與教學情境
音樂是一門多重感官相互協調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
要上好一門小學音樂課,需要教師在課前下足功夫,認真研究和解讀教材,創(chuàng)設有效地教學構思。小學音樂教師要打破傳統的講授式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一系列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問題,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通過不斷的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掌握新知。
教學情境的設計對學生音樂學習相當重要。小學音樂教師要在課前布置好與講課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主動配合老師制作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小道具,根據教學內容布置每個學生的座位,通過多重感官的調動和參與,才能夠帶領學生深切感悟音樂教學的魅力和意境。
小學音樂教師要提前設計好課堂語言的組織與應用。實踐證明,一個好的老師,他的教學語音一定是豐富的、生動的、流暢的、并且是富于感情的。所以,小學音樂教師要將詼諧幽默、生動流暢的語言應用于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全身體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小學音樂課是集吹拉彈唱跳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善學、樂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模式是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指引下,建立起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規(guī)范的教學活動框架或程序。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依托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這一變革給小學音樂教師教學帶來機遇和挑戰(zhàn)。小學音樂教師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功能,將單一而又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變成聲情并茂于一體的立體化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和學習音樂知識。
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對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至關重要。小學音樂教師要多了解和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并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小學音樂教學的特點,創(chuàng)新和整合各種教學方法,比如示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扮演較色教學法、對比比賽教學法等。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充滿興趣,而且還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豐富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
為了能夠全面調動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升小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豐富教學內容,利用多種教學器樂,強化實踐教學活動。
小學音樂課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定器樂知識和舞蹈知識。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前,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將各種相關器樂和舞蹈穿插進來,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將器樂融入于音樂教學之中,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發(fā)現一些對器樂有潛力的學生;將舞蹈融入于音樂教學之中,能夠協調小學生的肢體動作,既鍛煉了學生的體能,又使學生通過肢體語言來感悟音樂的樂趣和魅力。
小學音樂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小小的教室,小學音樂教師要大膽的將學生帶出教室,通過實踐教學和參加集體表演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興趣,進而豐富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實踐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音樂課堂是小學生了解音樂的舞臺,那么課外實踐將是小學生音樂興趣展現的美麗殿堂。教師可以設計形式多樣的興趣活動、音樂展演,這樣既可以改變學生害羞和不善于展示自己的行為,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