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慧+翁殊斐+馮志堅+謝正生
摘要:對廣州市天河區(qū)城市道路31個綠化安全島的園林植物進行調(diào)查,分析了其植物種類組成、配置模式和特點。結果表明,天河區(qū)安全島應用的園林植物共有71種,隸屬38科,其中喬木22種,灌木33種,草本16種;依景觀層次將綠化配置模式分單層式配置模式、雙層式配置模式及復層式配置模式三種;將綠化安全島類型分為右轉導流安全島、中央分隔安全島,并對每種綠化安全島類型適用的配置模式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道路綠化;安全島綠化;城鎮(zhèn)景觀林;配置模式;廣州市天河區(qū)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7)03-0073-05
收稿日期:2017-02-20
修回日期:2017-04-18
Abstract: Base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31 greening islands on the urban road of Tianhe District in Guangzhou, the composition of its tree composition, configuration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71 species of garden plants in Tianhe greening islands, belonging to 38 families, including 22 species of trees, 33 species of shrubs and 16 species of herbaceous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landscape layering, the greening mode was divided into single layer greening mode, double layer greening mode and complex layer greening mode. Beside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greening island into two types: right turn diversion safety island and central separation safety islan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the greening mode of each type of green island.
Key words: Street greening; Greening safety island; Urban landscape forest; Greening mode; Tianhe District of Guangzhou
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一張名片,綠化安全島作為城市道路的一個生態(tài)節(jié)點,是在較寬的街道上,為使行人能避開車輛安全過街而在道路中央設置的可短時間停留的綠化交通島。目前,我國有關城市道路綠化的研究眾多,有從環(huán)境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1],分析國內(nèi)外通行的幾種中央分隔帶對交通安全的影響[2];也有對廣州市主干道、城市道路分車道的綠化樹種、配置模式、生長現(xiàn)狀、彩葉植物應用等進行了調(diào)查和分析[3~6];還有從植物養(yǎng)護管理角度和植物多樣性角度探討廣州市道路綠化[7~8]。但關于安全島及其綠化的研究較少見,多數(shù)僅將安全島綠化列為城市道路綠化類型的一小部分。
天河區(qū)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廣州的中心城區(qū)之一,安全島綠化建設已具有一定規(guī)模,安全島的綠化設計方式和植物應用等均具有鮮明的特點。本文通過調(diào)查與分析廣州市天河區(qū)城市道路安全島的植物配置,為日后廣州市及周邊城市道路安全島綠化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調(diào)研地點和內(nèi)容
調(diào)查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調(diào)查對象為廣州市天河區(qū)東西向的城市道路,包括:中山大道、天河路、華觀路、科學大道、黃埔大道、金穗路、花城大道、臨江大道,以及南北向的城市道路,包括:大觀路、車陂路、奧體路、科韻路、天府路、天河東路、獵德大道、體育東路、體育西路、冼村路、華夏路、天壽路上共31個綠化安全島組合,綜合調(diào)查其植物種類、分析其配置模式,并進一步歸納天河區(qū)綠化安全島的類型及提出配置建議。
1.2研究方法
本文中,將每個路口設置的所有小安全島的組合稱為一個安全島。調(diào)研統(tǒng)計出天河區(qū)城市道路安全島綠化所運用的植物種類、喬灌草植物的應用頻率、鄉(xiāng)土植物和觀花植物的樹種比例。本文采用某個樹種應用的安全島個數(shù)占總調(diào)研安全島個數(shù)的比值計算某個樹種的應用頻率;采用鄉(xiāng)土植物種類數(shù)與所有植物總種數(shù)的比值計算鄉(xiāng)土樹種比例;采用觀花植物種類數(shù)與所有植物總種數(shù)的比值計算觀花樹種比例。公式如下:
式中,p(花)代表觀花植物比例,m(花)代表觀花植物種類數(shù),M代表所有植物總種數(shù)。
2結果與分析
2.1安全島綠化植物分析
結果顯示,在調(diào)查區(qū)范圍內(nèi)的園林植物有71種,隸屬38科61屬。其中喬木22種,隸屬13科19屬,以常綠喬木為主,伴以少數(shù)落葉樹種。綠化應用的喬木以??芃oraceae、夾竹桃科Apocynaceae、蘇木科Caesalpiniaceae為主。糖膠樹和雞蛋花因其樹形奇特、觀賞價值高且病蟲害少等特點,應用頻率最高。榕樹和小葉欖仁憑借其特殊的觀賞性和易生長管理性,成為應用頻率第3和第4的喬木樹種。廣州市天河區(qū)安全島應用植物頻率調(diào)查統(tǒng)計如表1。
灌木33種,隸屬22科30屬,是安全島人工綠化植物群落的主要組成成分,常構成綠化安全島的主體景觀。其中以常綠觀葉灌木為主,觀花灌木為輔,大多數(shù)灌木為修剪的矮綠籬,少數(shù)修剪成造型灌木點綴于安全島中,如灰莉、斑葉鵝掌藤和紅花檵木,它們耐修剪、觀賞性強,應用頻率分別為55%、52%、45%,是應用頻率最高的三種灌木。
草本植物有16種,隸屬于12科14屬,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大多為觀葉植物,具有觀賞期長、便于管理的特點,除多年生草本外,安全島綠化中還采用少數(shù)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點綴景觀,如何氏鳳仙、碧冬茄Petunia hybrida等。細葉結縷草因形成草坪造型低矮平整的特點成為應用頻率最高的草本植物,其次分別是藍花草與水鬼蕉。
安全島中綠化應用以外來植物為主,運用的鄉(xiāng)土植物主要有榕樹、斑葉鵝掌藤、龍船花等,所占比例為23%。應用的園林植物以觀葉植物為主,觀花植物占比為44%,其中大部分為觀花灌木,如葉子花、朱纓花等。
總體來說,安全島綠化植物的優(yōu)勢種明顯,應用頻率排前5位的喬木應用的安全島個數(shù)之和占總調(diào)研安全島個數(shù)的74%。但優(yōu)勢種占據(jù)了太多的綠化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觀的單調(diào)性,在今后的綠化種類選擇中可考慮降低優(yōu)勢種的應用頻率,適當?shù)卦黾游锓N多樣性,創(chuàng)造出環(huán)境友好、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有益的綠色景觀。
2.2安全島植物配置模式分析
調(diào)研區(qū)內(nèi),安全島植物配置方式按景觀層次分類,可分為單層式配置模式、雙層式配置模式、復層式配置模式三種。
2.2.1單層式配置模式
單層式配置模式指綠化景觀只有一個層次,即上層、中層或下層,具體分為3種配置模式:喬木層種植、灌木層種植、草本層種植。
喬木層種植指在安全島上孤植或散點植喬木,樹種需滿足自然整枝高且整齊、病蟲害少等要求,常使用的樹種有榕樹等,如黃埔大道與體育東路路口安全島。此類種植方法適合于安全島面積小、交通人流大,又有綠化遮蔭需求的安全島。其主要問題在于如何平衡小種植池的池穴與選植喬木生長的關系。
灌木層種植指將灌木修剪成綠籬,或?qū)⒕G籬和灌木球搭配種植的模式,灌木材料需滿足耐修剪、抗性強等要求,常應用樹種有黃金榕、花葉假連翹等,如花城大道與獵德大道路口安全島。此種配置方式為實現(xiàn)安全功能,對灌木高度要求較高。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小汽車的遠光燈高度應小于0.9 m,為防車輛眩光對眼睛的傷害,中央分隔帶綠籬高度應在0.9 m以上[9];而且據(jù)統(tǒng)計,正常向前行駛的車輛駕駛員視平線的高度為1.15 m,轎車一般高度為1.45 m[10]。因此為保障交通安全并實現(xiàn)防眩光功能,灌木高度范圍應為0.9~1.2 m。此種配置方式應用廣泛,對場地空間環(huán)境要求也低。
草本層種植指在安全島綠化種植池內(nèi)僅種草本植物來綠化環(huán)境,此類模式中栽植的草本植物多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如何氏鳳仙花、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等,目的是用鮮艷的花色來美化交叉口的景觀,如臨江大道與平江路路口安全島。此類種植方式適合面積較小的安全島,應用方便靈活,美化效果強,但遮蔭及防眩光能力差。
2.2.2雙層式配置模式
雙層式配置模式指安全島綠化景觀有兩個層次,具體可以分成3種配置模式:喬—草種植、喬—灌種植、灌—草種植。喬—草種植特點是中層視線通透明亮,對行車視線阻礙不大,同時具遮蔭功能;喬—灌種植的基本要求為在高度1.2~2.0 m的中層部分留出視線通道,此類種植方式適用于面積較大的安全島,同時還要求路口信號燈系統(tǒng)完善;灌—草種植指運用灌木和草本地被綠化安全島,此配置方式通常將造型灌木散點植于草地上,或?qū)⒐嗄九c草本結合成低矮植物景觀,這種植物景觀空間開敞通透,令行人心情愉悅。雙層式配置模式的適用范圍廣,對安全島種植池面積要求不嚴,但灌木需常修剪。天河區(qū)中運用此種配置模式的有花城大道與華穗路路口安全島等。
2.2.3復層式配置模式
復層式配置模式,是指喬、灌、草按一定比例搭配,形成豐富的復合式群落景觀。運用各種色葉的觀葉植物搭配觀花喬灌木,這種配置方式營造的安全島景觀效果以及遮蔭效果強。此類配置方式適用于道路寬闊、島面積大且路口的信號燈系統(tǒng)較完善的安全島中,如中山大道與車陂路路口安全島。
在調(diào)研區(qū)內(nèi),安全島綠化運用較多的種植模式為雙層式配置模式,運用的安全島個數(shù)為18個,應用復層式配置模式和單層式配置模式的安全島個數(shù)分別為17個和12個。一般安全島所處道路寬度較大時,如:臨江大道、科學大道等,則多數(shù)采用復層式配置模式,而安全島所處道路寬度較小或道路車流量較大時,如體育東路、體育西路,則多數(shù)采用單層或雙層式配置模式?;诔鞘邪l(fā)展角度考慮,由于單層式配置模式中的灌木層種植和雙層式配置模式具有用地面積小、建造簡便、實用性強等特點,將會是安全島綠化升級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2.3綠化安全島的類型及其配置模式
按照安全島所處交叉口位置將綠化安全島分為兩種類型:右轉導流安全島和中央分隔安全島。
2.3.1右轉導流安全島
利用右轉導流島設安全島綠地,通常來說導向島內(nèi)的綠化植被應以規(guī)整式栽植為主,目的是為增強行車視線導向性。此類安全島采用的配置模式大致有單層式配置模式和雙層式配置模式兩種。在面積較小的安全島內(nèi),采用單層式配置模式以及雙層式配置模式,如黃埔大道與體育東路路口安全島(圖1)、金穗路與馬場路路口安全島(圖2)。在面積寬闊且路口信號燈系統(tǒng)完善的導流島中,則采用復層式配置模式的配置方式,如科學大道與大觀中路路口安全島(圖3)。
2.3.2中央分隔安全島
有關研究表明,胸徑大于15 cm的大樹容易成為司機撞車的障礙目標,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11]。另有研究指出,當綠帶寬度在3 m以上時,可以綜合布置喬木、灌木、色帶造型等[12]。因此當中央分隔帶寬度小于3 m時,安全島適合的配置模式有單層式配置模式中的灌木層種植和雙層式配置模式中的灌—草種植,如臨江大道多處安全島(圖4)。當中央分隔帶寬度大于3 m,且信號燈系統(tǒng)完善的條件下,可采用復層式配置模式,如華觀路與高普路路口安全島(圖5)。
目前安全島在路口的位置是依據(jù)相交的兩條道路類型以及路口中交通島的位置而設計的?;诼房诘奈恢?、車流等條件布置交通島,結合交通島設立各個小安全島,再在安全島中選擇適宜的綠化配置模式,從而進一步提升路口的安全和服務性能。
3結語
天河區(qū)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安全島中運用的綠化植物以常綠植物居多,并且運用多種觀色葉植物與觀花植物營造出色葉鮮艷秀麗、景觀層次分明的植物景觀,使原本色調(diào)暗沉的道路營造出熱烈的氛圍。除此之外,在植物造景設計中,多處安全島采用借景的設計方法,將植物高度與周邊景色結合,借助外部景物資源,以豐富自身景觀效果,展示所在區(qū)域的文化內(nèi)涵與城市形象,使安全島景觀體現(xiàn)出濃厚的屬地文化氣息。例如臨江大道與華夏路交叉口安全島、臨江大道與冼村路路口的安全島(圖6)、臨江大道與獵德大橋橋底的安全島(圖7)等。
目前天河區(qū)城市道路安全島綠化建設已有一定規(guī)模,但以城市形象為導向,結合道路升級改造,開展生態(tài)化景觀道路綠化建設為要求,仍有一些不足之處有待完善。例如在科學養(yǎng)護與管理工作方面,還需加大對管理與養(yǎng)護的預算投入,逐步完善道路綠化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將養(yǎng)護管理工作實行市場競爭運營。安全島綠化,作為城市道路上交通島的綠化工作,在今后研究中,基于交通安全條件下,有關安全島綠化種植高度、配置形式與安全島面積大小之間的量化關系研究仍需深入;作為城市道路上的景觀節(jié)點,在今后設計建設中,基于人們需求條件下,有關安全島的服務設施性能方面仍需加強。
注: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參考文獻:
[1] 陳春貴,張國強. 環(huán)境心理學在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中應用的探討[J]. 華中建筑,2007,25(6):119-120.
[2] 周志將,袁黎,崔二娟,等. 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帶設計對交通安全影響分析[J]. 公路工程,2012,37(4):61-72.
[3] 高中旺,翁殊斐,胡新月. 廣州市區(qū)部分主干道園林植物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廣東園林,2010,32(5):44-48.
[4] 朱文峰. 廣州城市道路分車帶綠化調(diào)查[J]. 廣東園林,2015,37(3):72-74.[5] 洪鷹. 彩葉植物在道路綠化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園藝,2016(2):130-131 .
[6] 周萱. 廣州城市道路綠化樹種配置調(diào)查與評價[D]. 廣州:仲愷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2013.
[7] 童錦秋. 廣州市市管主要道路綠化養(yǎng)護難點與對策[J]. 南方農(nóng)業(yè),2014,8(3):9-12.
[8] 李許文,葉自慧,張榮京,等. 廣州市道路綠地植物多樣性調(diào)查及評價[J].北方園藝,2014(6):87-92.
[9]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2 [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10] 張宏勛,張春華. 道路分隔帶綠化設計與交通隱患分析[J]. 設計理論,2008,7(183):84-85.
[11] 李朝陽,徐循初. 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研究[J]. 城市規(guī)劃匯刊,2001(2):47-52.
[12] 夏鴻玲. 城市道路綠地植物景觀研究初探—以長沙市為例[D]. 長沙: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