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曄
在新課程改革的引導下,高中英語教師開始注重課堂中的呈現行為,更關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主動學習過程中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而所謂的呈現行為是指知識呈現的方式和技巧,主要有語言、文字、聲像以及動作等多種內容,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進行呈現,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一、 恰當的語言呈現
高中英語教學中,良好的語言呈現能夠為課堂的順利展開提供便利。因此教師就需要注重語言的組織,簡潔、清楚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路,幽默的語言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jié)課堂的教學氛圍,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是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一些英語教師在語言呈現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有的教師過于啰嗦,就會增強學生的厭煩感。學生在做閱讀的時候,教師不斷插話,這就會影響學生思考,學生做題的正確率也難以保證。因此教師就需要對自己的課堂語言進行優(yōu)化,通過語言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就需要利用一些親切、友善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說英語。
二、 配套的文字、圖像的呈現
多媒體目前已經滲透到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也受到了師生的歡迎。一些抽象知識難以直觀呈現出來,教師就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文字和圖片來進行呈現,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提升。教師在利用多媒體上課的時候,可以利用圖片,然后搭配相應的文字解釋,將知識顯性化,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課堂氣氛也會逐漸活躍起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會逐漸加深。
比如:高中英語學習中會涉及到“ Sporting events ”的內容,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呈現出一些比較著名的體育賽事的圖片和文字,教師可以在有趣的圖片上配上一些幽默的文字,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興趣。足球比賽上有一些經典的場景,教師可以將這些場景呈現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文字匹配,而學生為了準確描述動作,就需要學習新的單詞,這樣學生就主動了解了與運動有關的文字和圖片。
三、 合適的音像呈現
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通過多感官來進行知識學習,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呈現音像,讓學生在聽覺、視覺的雙重作用下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而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選擇合適的音像內容,利用優(yōu)良的音像資料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提前需要對音像資料進行觀看,篩選出一些對學生有用的內容,讓學生不僅單純觀看視頻,更要通過視頻輔助來增強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與“Films ”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經典的英文電影,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不僅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也了解了自己以前不了解的領域,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啟迪。學生在觀看之后就會積極參與到互動討論過程中,發(fā)表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人物等多方面的看法,探討自己對音像中臺詞的看法,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英語能力就得到了提升。但是教師要避免濫用音像資料,如果單純是欣賞電影,學生可以在課下的時候欣賞。課堂上寶貴的教學時間需要讓學生基于教學內容來欣賞音像內容,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四、 到位的動作呈現
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有良好的語言功底,還需要有到位的動作對學生進行引導,例如:身體動作、目光以及表情等,這些動作使用得當的話,就會在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善于利用動作語言就能對課堂的教學氣氛進行調節(jié)。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當學生情緒低落的時候,就需要調動學生的情緒,保證學生一直對課堂保持積極的狀態(tài)。教師在課堂上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個簡單的拍肩動作,都是對學生無限的鼓勵。例如:教師在課堂上保持微笑,這樣就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在課堂中會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而如果教師在課堂中一直保持嚴肅狀態(tài)的話,學生就會焦慮、不安,即使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不太難,學生也不敢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總之,高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注重利用語言、圖片、文字、音像以及動作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這樣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就能不斷提升。當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來,整個課堂教學氛圍也就會變得活躍起來,學生會積極和教師進行互動,教學效果會明顯提升。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學
編輯 姚思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