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qū)玉門街小學)
摘 要: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利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識字、寫字,演示講解課文內(nèi)容的知識性難點;利用微課資源包,讓學生對課文主題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利用微課明確學習目標,促進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并預告課堂教學的問題;在課后拓展環(huán)節(jié)借助微課,幫助學生輕松有效地完成研究性拓展作業(yè)、操作性拓展作業(yè)、課外閱讀類拓展作業(yè)、寫作類拓展作業(yè)及復習整理等。它彌補了小學語文預習和課后復習中的指導缺位,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微課;課前預習;課后拓展;自主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前預習和課后拓展等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預習時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不少學生敷衍了事;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不少時間都在解決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就可以完成的問題,影響了難點、重點問題的學習;課后的拓展性作業(yè)缺乏具體指導,流于形式;學生缺乏自主梳理知識脈絡的能力。
“微課”的應用卻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且其短小精悍、生動活潑,也適合小學生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讓學生的學習更輕松有效,為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供了平臺,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微課在課前預習、課后拓展指導及復習整理等環(huán)節(jié)的應用,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動力。
一、利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小學低中學段的識字、寫字教學任務重,而僅憑有限的課堂時間教師不能細致、具體地進行示范指導,在課前預習中運用微課就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精心選擇微課中要指導的生字,先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記住這個字的字形,然后播放動態(tài)視頻,還要就易錯處加上精煉有趣的文字提示?,F(xiàn)在有很多這樣的動態(tài)書寫視頻,教師下載使用很便捷。另外,書寫習慣也很重要,也需要教師溫馨提示。這樣學生再去描紅或臨寫,就懂得筆順、運筆及注意點是怎樣的了,而且可以反復觀看,即使是后進生也能掌握。
二、利用微課演示講解課文內(nèi)容的知識性難點,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因?qū)W生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有限,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課文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利用課件或語言描述加以講解,其實完全可以在預習時利用微課讓學生自學。比如:《數(shù)星星的孩子》一課中“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這一知識難點,極少有學生觀察過,影響了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可以截取有關星空的視頻,再讓學生在圖示中標出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位置。這樣學生理解了這句話,對星空有所了解,又給課堂教學留出了時間,便于學生學習更有價值的問題。
三、利用微課資源包,讓學生對課文主題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
微課除了視頻演示講解,還鏈接了資源包,便于學生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作家或主人公生平、相關的圖片、與內(nèi)容有關的文字資料等。如:《只有一個地球》一課,資源包中就包括了地球的相關信息和環(huán)保圖片、信息以及進一步搜索資料的途徑等,為學生充分了解課文提供了便利,提示了搜索資料的切入點和途徑,便于他們今后自主閱讀時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
四、利用微課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預告課堂教學
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微課明確提出學生在本課的學習目標,為預習和上新課明確了學習任務和學習重點。再者,微課結(jié)合圖示講解、問題引導,啟發(fā)學生學會此類課文抓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另外,它還可以將新課上要探討的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提前預告,讓學生加以思考,便于孩子們在第二天展示,尤其對于后進生而言留出了更多的時間思考,使他們也能思有所得,獲得學習的自信心。
五、課后操作性拓展作業(yè)利用微課的生動演示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學寫觀察植物的日記》這一作業(yè),微課視頻可以演示種植步驟及借助尺子測量、記錄等來具體觀察植物的方法,這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說很有必要,而且教會了他們?nèi)绾螠蚀_、細致地觀察。
六、微課助力課后寫作類拓展作業(yè)
如:學了小學課文《人物描寫一組》之后,常有寫一個人物的練筆作業(yè),其中人物的動作描寫和細節(jié)描寫練習又是學生較難掌握的,教師借助視頻播放自己切菜的動作,問題提示學生觀察動作步驟和相應的不同動作,并注意“一手攏住菜,一手控制好菜刀切下時的距離”這一細節(jié),并加以語言描述,進一步啟發(fā)學生觀察自己要描寫的人物和有特點的事件,學生就不會畏難了。
微課的應用彌補了小學語文預習和課后復習中的指導缺位的不足,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對于使用者來說,用手機掃描二維碼或利用電腦網(wǎng)絡都能便捷快速地使用,尤其是它短小精悍,生動活潑,可反復觀看,更贏得了學生的歡迎。
參考文獻:
李玉平,劉靜波,付彥軍.微課程設計與案例賞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