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zhí)m鳳 北風
聆聽歷史的腳步
文張?zhí)m鳳 北風
在沈陽市皇姑區(qū)北陵大街上, 有一座盛京滿族文化博物館。它是目前沈陽專門展示滿族文化的唯一展館,在東北乃至全國也屈指可數(shù)。6月13日上午,筆者走進了這家博物館。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該館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建于2014年11月。令人驚訝的是,投入巨資建立的博物館,竟然是公益性質(zhì),全天免費參觀。筆者了解到,建博物館的是一位在沈陽打拼多年的溫州老板,姓朱,年齡不大。他為什么在沈陽建這樣一家博物館呢?筆者問接待人員。她說,老板考慮到遼寧雖然是滿族的發(fā)祥地,但還沒有一家充滿滿族文化和風情的博物館。要傳承祖國的傳統(tǒng)和文化,博物館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據(jù)工作人員介紹,朱老板雖然家在溫州,但在沈陽打拼多年,對這座滿族故鄉(xiāng)的東北最大城市懷有很深的感情。為了傳承滿族文化和傳統(tǒng),同時也是對文化產(chǎn)業(yè)的偏愛,他毅然投入巨資建起這座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迎面是毛筆書寫的乾隆皇帝創(chuàng)作的《盛京賦》。展館內(nèi)容分五部分:滿族起源、皇家書畫、滿族文化、滿族服飾和滿族民俗。前三個部分,都是一些復制的展品,后面兩個部分琳瑯滿目的真品令人大飽眼福。銹跡斑斑的滿族銅盆、火盆,破舊不堪的滿族“烏拉鞋”,陳舊的紡線車。還有許多筆者小時候就見過的火炕、炕桌、炕柜、量米的大小斗等物品和滿族婦女喜歡的各種裝飾品。尤其蒙著厚重歷史塵埃的“太師椅”和“八仙桌”更讓人看得仔細。筆者注意到一雙滿族婦女穿的“三寸金蓮”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筆者問工作人員,這些物品是怎么收集的?“一是花錢收購,二是滿族傳人仿制,還有個人捐贈的?!?/p>
“博物館有沒有鎮(zhèn)館的寶貝?”筆者提出一個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工作人員說:“有啊,是一件仿制的龍袍。雖然是仿制的,但由于做工精細,歷史久遠,很有來頭,所以成為我們這里的寶貝,一般情況下不拿出來展示?!惫P者看到,作為滿族婦女標志性的服飾——旗袍,在這里多有展出,花色品種多,樣式各異。還有清朝開國時滿族士兵穿的各式“戰(zhàn)服”。雖然大多都是仿制品,但不免有歷史滄桑感。
在該館的介紹中有這樣的文字:博物館主要以“展覽+教育”來展示民族文化,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功能與體驗、大眾與藝術(shù)上實現(xiàn)有機和諧的統(tǒng)一。
該館以繼承弘揚滿族文化為宗旨,增添了沈陽民族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品味,搭建文化產(chǎn)業(yè)平臺,打造以滿族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旅游基地……
據(jù)了解,開館至今,吸引了大批觀眾。其中,有年輕夫婦帶著孩子來參觀;有的是子女推著坐輪椅的父母來;有的是老少幾輩一大家來的。當然還有不少外國友人。許多滿族后人不遠千里慕名來參觀,臨走還留下熱情洋溢的文字。有位滿族長者參觀后,親自送來滿族男女喜歡玩的“嘎啦哈”。有的參觀者留言:“盛京滿族文化博物館真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展館,在這里可以聆聽到歷史的腳步。”該館還根據(jù)群眾的要求,定期舉辦具有滿族風情的書法繪畫、經(jīng)典影評、音樂欣賞、面食制作、手工刺繡等講座。專家在現(xiàn)場授課,觀眾參與、體驗,互動場面其樂融融,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博物館已經(jīng)接待了數(shù)十萬參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