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顏士州
紹興石景自多情
文 顏士州
紹興處處可見石景,不僅在巍峨的石寺、軒昂的石屋等地可以見到石的風骨,就是青石板深巷、石砌的河岸、玲瓏的石橋,也往往能見到石的奇趣,更不用說那“吼山”“東湖”“羊山”“柯巖”了。那里巖壁陡峭,巖勢奇險,巖潭清冷,巖景多變,堪稱紹興的一大奇觀。
紹興傍山臨海,巖層分布極廣,其中多凝灰?guī)r、流紋巖,石礦資源相當豐富。在漢代,這里已經有人工采石的記載。 到了隋朝,越國公楊素為構筑紹興古城,廣征民工,大舉采石。 在此之后的千余年間,采石之聲不絕,采石成為民間一大行業(yè)。采石的民工,多根據石質的優(yōu)劣,因石鑿石,或取或留,隨勢而定,于是留下了千奇百怪的石景。
吼山位于紹興縣城以東15公里之處,相傳越王勾踐曾在此養(yǎng)狗獵鹿,以獻吳王。因“狗山”的發(fā)音日久轉音,所以呼成“吼山”。這里的石景險峻奇特,有兀立山腰的孤巖,有隱蔽山麓的洞府,也有幽深莫測的水潭,云石墩和棋盤石尤為引人注目。 云石墩, 是一塊平地聳起的高達10余丈的方形巨石,上覆一塊橢圓形的巨石。它底小頂大,高聳入云,時有云霧繚繞,故稱“云石”。云石對面,又見一凌空矗立的巨石,底部細小上頭粗大,石上托著三塊巨石,犬牙交錯,猶如天外飛來,這就是“棋盤石”。 人在石下翹首仰觀,有搖搖欲墜之感。
被古人稱為“絕勝”之地的柯巖,可與吼山媲美。它位于古鎮(zhèn)柯橋附近的山下,柯巖石景以“云骨”最為奇絕。 這是古人取石后留下的一方孤巖,高30余米,上寬下窄,恰似一座倒置的寶塔。 遠視聳立如錐,裊裊亭亭,如出云岫,故名云骨。 云骨石頂端古柏蒼翠,老枝橫逸,令人嘆為觀止。此外,周圍尚有石佛、蠶花洞、七星巖等幾處石景,另有怪石奇巖,或俯或立,百態(tài)千姿。
東湖,素有巧奪天工的山水盆景的美稱。泛舟東湖,穿行在懸崖陡壁之下,可以領略到“坐井觀天”的意趣。 四望刀削斧鑿的陡崖,有的倒懸,有的對峙如門,有的深曲若洞,險奇峻峭不可名狀,環(huán)顧左右,山光、水色、石景頻頻入眼,美不勝收。
“石剎更兼石山擁,佛殿巧筑似神工”,這兩句詩生動地道出了羊山石佛寺的絕妙景致。石佛寺在離城約15公里的羊山,隋朝時期民工開石留下孤石一座,后人據此開鑿了一穴石窟。在石窟內雕有一尊高10余米的石佛, 體態(tài)勻稱,造型優(yōu)美。 佛在巖內,巖在潭中,景色別致。
責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