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格勒 吳 桃 趙治國 李俊世 郭 軍 苗 雄 鄂爾多斯市水產管里站 017000
二氫吡啶對斑點叉尾鮰胴體組成成分的影響
青格勒 吳 桃 趙治國 李俊世 郭 軍 苗 雄 鄂爾多斯市水產管里站 017000
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在等氮等能(蛋白質含量31.99%,能量11.27MJ/kg)的基礎料中分別添加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二氫吡啶,制成6組試驗飼料,養(yǎng)殖規(guī)格為5.53±0.11g的斑點叉尾鮰45天。結果表明:試驗組飼料中二氫吡啶的添加量為150mg/kg時,斑點叉尾鮰的特定生長率最高(2.65%),餌料系數最低(1.61%),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而二氫吡啶的添加量在150mg/kg時,試驗魚的粗蛋白含量達到最高為57.34%,而粗脂肪的含量達到最低為8.41%,其差異顯著(P<0.05)。試驗結果表明,在斑點叉尾鮰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二氫吡啶能夠促進生長、提高蛋白質沉積,降低脂肪含量,并且有利于鈣、磷的吸收。
二氫吡啶;斑點叉尾鮰;胴體;營養(yǎng)成分
(1)材料。試驗魚由佛山市順德區(qū)廣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漁場提供,試驗選擇健康、規(guī)格基本一致的斑點叉尾鮰400尾。初始體重為5.53±0.11g,平均體長為6.60±0.16cm,買回后用5%食鹽溶液進行消毒,暫養(yǎng)備用。二氫吡啶是由佛山市順德區(qū)廣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為脂溶性淡黃色細粉末狀結晶,純度為99%。試驗基礎日糧是按照斑點叉尾鮰對營養(yǎng)的需求進行配置的。以魚粉、豆粕等為蛋白質源,菜油為脂肪源,飼料原料均過40目篩,分別添加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 和 250mg/kg 的二氫吡啶,配制成6種等氮(蛋白質含量為31.99%)、等能量(11.27MJ/kg)試驗飼料。經充分混合后加工成2mm的硬顆粒飼料,烘干并保存于冰箱中備用。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2)方法。試驗在鄂爾多斯市水產管理站所屬實驗室進行,選室內試驗12個,面積均為100cm×50cm×70cm的長方形水族箱。選用健康無傷病的斑點叉尾鮰360尾,隨機分為6組,每組設2個平行組。每水族箱放試驗魚30尾,以重復為單位放養(yǎng)于試驗水族箱中。對照組、Ⅰ、Ⅱ、Ⅲ、Ⅳ和Ⅴ組分別投喂二氫吡啶水平 為 0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和250mg/kg的等氮(蛋白質含量為31.99%)、等能量(11.27MJ/kg)試驗飼料,試驗期45天。試驗期間水溫為15~20℃,每天按照試驗魚體重的3%定點、定時、定質、定量投喂飼料。每次投食后待試驗魚攝食結束后收集殘餌,烘干并稱重。試驗期間保持微流水,各試驗水族箱水體每天的交換量為30%。該試驗進行為期45天的飼養(yǎng)之后進行取樣,從每個池子分別取試驗魚10條,測定體重、體長后將魚致死,將魚內臟取出,去掉鰭、頭即為胴體。將胴體洗凈,用濾紙將水分吸干放好,為測定胴體的營養(yǎng)成分備用。
表1 試驗飼料組成與營養(yǎng)水平
采用GB6435-86直接干燥法測定水分,采用GB6438-86高溫灼燒法測定灰分,采用索氏抽提法測定脂肪,采用GB6432-86凱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鈣采用高錳酸鉀滴定法進行測定,磷采用鉬黃比色法進行測定。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Duncan氏多重比較,差異顯著水平為P<0.05。結果用平均值±標準誤差表示。
(1)斑點叉尾鮰在試驗期的生長情況。由表2可知,試驗魚的特定生長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之間Ⅱ與Ⅳ、Ⅴ差異不顯著(P>0.05),其他各組間差異顯著(P<0.05),其中Ⅲ組的特定生長率最大(2.65%);試驗組的蛋白轉化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各試驗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在Ⅲ組的蛋白質轉化率達到最高(1.94%);試驗組的餌料系數與對照組明顯降低;各試驗組之間的餌料系數差異顯著(P<0.05),其中Ⅲ組餌料系數達到最低(1.61%)。
表2 試驗魚各生長指標情況
(2)胴體一般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見表3。
表3 試驗魚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試驗組水分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各試驗組的水分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中第Ⅴ組的水分含量達到最低(75.43%);試驗組粗蛋白質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提高,其中以Ⅲ蛋白質含量達到最高57.34%;試驗組粗灰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組粗脂肪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其中Ⅲ組達到最低(8.41%);試驗組鈣含量高于對照組,其中第Ⅲ組鈣的含量最高(1.80%),試驗組磷與對照組相比只有Ⅲ組,差異顯著(P<0.05)。
通過圖1、2、3可以看出,斑點叉尾鮰胴體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達到最佳效果時二氫吡啶的添加量為150mg/kg,斑點叉尾鮰胴體水分在試驗組之間達到最高(79%),粗蛋白達到最高(57.34%),粗脂肪達到最低(8.41%)。
圖1胴體水分與二氫吡啶添加量之間的關系
圖2胴體粗蛋白與二氫吡啶添加量之間的關系
圖3粗脂肪與二氫吡啶添加量之間的關系
(1)二氫吡啶對生長的影響。由于二氫吡啶有抑制生物膜氧化的作用,保證了動物體內組織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提高飼料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防止飼料中脂肪的氧化酸敗,這些都有利于動物的生長。李玉榮等在尼羅羅非魚飼料中分別添加50、100、150mg/kg的二氫吡啶,結果表明試驗組的日增重分別提高17.2%、9.1%和2.5%,特定生長率提高15.5%、9.3%和5.1%,餌料系數分別較對照組降低12.1%、12.7%和5.9%;夏先林等在鯉魚飼料中添加100mg/kg的二氫吡啶,其日增重提高37.8%、餌料系數改善23.0%;蔡雪峰等在鯉魚飼料中添加二氫吡啶300mg/kg時,不利于蛋白質的轉化。
由表2可以看出,試驗組Ⅰ、Ⅱ、Ⅲ、Ⅳ、Ⅴ組與對照組相比,特定生長率明顯提高,Ⅲ組比對照組提高了20.90%;試驗組蛋白質轉化率與對照組相比提高了,其中Ⅲ達到最高(1.94%);試驗組餌料系數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呈下降的趨勢。本次試驗結果表明,斑點叉尾鮰飼料中添加二氫吡啶有利于提高其試驗魚的特定生長率和蛋白質的轉化,降低餌料系數,在150mg/kg時效果最佳,這可能與試驗動物種類和二氫吡啶添加量的多少有關。
(2)二氫吡啶對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由表3可以看出,二氫吡啶的添加使試驗組之間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的差異。由圖1可以看出,胴體水分的含量有明顯的變化,當添加值為250mg/kg時,水分的含量比對照組降低了6.88%,由此說明二氫吡啶的添加有利于魚體水分的下降,這與蔡雪峰等的報道是一致的。由圖2和圖3可以看出,試驗組的粗蛋白質與對照組相比,分別提高了15.11%、18.84%、25.91%、18.12%和17.37%,其中在二氫吡啶含量達到150mg/kg時,其粗蛋白質的含量達到最高(57.34%),試驗組粗脂肪的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有降低的現象,在150mg/kg時達到最低(8.41%)。隨著二氫吡啶量的增加又有上升的現象,說明二氫吡啶的過量添加可能會增加體脂肪的沉積;表3中試驗組鈣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并且以150mg/kg添加時鈣的含量達到最高(1.80%);礦物元素磷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本次試驗結果表明,在斑點叉尾鮰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二氫吡啶,能夠降低胴體水分的含量,增加蛋白質的合成,脂肪沉積率降低,同時有利于對礦物元素的吸收。
本試驗通過研究二氫吡啶對斑點叉尾鮰胴體組成成分的影響,結果說明二氫吡啶的添加有利于提高斑點叉尾鮰的蛋白質轉化率,降低餌料系數;有利于提高蛋白質的沉積,降低脂肪的沉積,并且對礦物質元素鈣、磷具有吸收作用,其最佳添加量為150mg/kg。據報道,二氫吡啶還具有改善動物繁殖性能、提高雄性的射精量以及雌性孵化率的作用。二氫吡啶對斑點叉尾鮰的繁殖性能是否有影響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