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先驅報》8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游客無處不在,但外國游客為何躲避中國? 來自中國的游客可能已成為全球旅游市場的最大貢獻者,但這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亞洲巨人卻顯然對外國游客沒那么大吸引力。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的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5年,中國入境游客數(shù)量年均僅增長1%,且其中八成來自港澳臺地區(qū)。該增速不僅落后于發(fā)達國家和其他新興經(jīng)濟體,更遠遠落后于在此期間入境游客增幅超80%的亞太地區(qū)的平均增速。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刨除來自港澳臺地區(qū)的游客后,2015年中國國際游客赤字逾3000萬。
該報告還顯示,在到中國大陸旅游的外國游客中,六成以上來自亞洲且以韓日為主。旅游專家劉思敏表示,2016年前人民幣升值曾影響該市場,但中國也難以與亞洲老牌度假勝地競爭?!疤﹪葋喼逕衢T目的地不但提供更佳服務,還有更好的宣傳”,他說。正在浙江任教的荷蘭人西蒙·范豪特表示,外國人或因中國在空氣污染和食品安全等問題的(不佳)名聲而不愿來華旅游。在嘉興工作的南非人黛比·范艾斯表示:“由于缺乏宣傳,(潛在游客)仍認為中國僅與(臟、污染和語言問題等)負面形象有關,唯一有吸引力的景點是長城。”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表示,除阻礙外國游客來華的嚴格簽證政策外,中國高校的外國留學生比例也在全世界墊底:在3500萬在校大學生中,僅有約20萬名外國留學生,比例不到1%。包括外國留學生在內,目前僅有約80萬外國人在中國長期生活。“如果這里沒有大量外國人,就不會有許多人來探望他們或將其子女送到這里留學,”他說。
業(yè)內人士朱磊(音)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吸引外國游客的良機?!霸谠摮h的指導下,如今一些地方政府正將俄、中東歐和南亞地區(qū)視為吸引入境游客的目標市場”,朱說,“這些地區(qū)將成為更多游客到中國旅游的源頭?!薄?/p>
(作者左茂紅,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