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的悲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造成的。
《歡樂頌》里最讓人同情的就是樊勝美,一個人在上海奮斗,家庭靠不住,認識的男人也靠不住,工作多年,眼看著已經(jīng)過了三十歲,依然一窮二白,每天為一點小錢操心。
樊勝美是資深HR,工資并不低,卻把自己過得很狼狽,連剛開始工作的邱瑩瑩和關關,都沒有她那么缺錢。
為什么樊勝美奮斗多年還是那么窮?這個問題,真的需要我們好好地分析一下。
-01-
首先,樊勝美的錢都給爸媽了。
這也是樊勝美最讓人同情的地方。很多人說,她幫家里買了兩套房子,算起來怎么也有幾十萬,所以樊勝美并不窮。
可惜,這些房子都不是她的,她等于把錢扔了出去,盡管是扔給了哥哥嫂子,但那也是扔。
昨天看《富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一個人意外得到了50個金幣,不是買彩票,也不是撿的,是因為東西做得好,老板獎勵的。
自從有了這50個金幣,所有親戚朋友都想來借錢,包括他的親姐姐,也希望他把錢借給姐夫,讓姐夫拿著這些錢,去做生意發(fā)大財。
他覺得特別苦惱,就去問一位做放貸生意的朋友。朋友告訴他,不管借錢的人是誰,你首先需要考量,他是不是能夠還你。金幣很珍貴,如果你隨便借給別人,就會失去它們,你不能因為幫別人把自己拖入深淵。
其實樊勝美就是典型的因為幫助哥哥嫂子,把自己拖入了深淵。給爸媽的那些錢,她肯定知道收不回來,但還是大筆大筆地給。
她的爸媽哥嫂固然可惡,但她不懂控制風險,被親情綁架,完全失去理智,又何嘗不是自己的錯呢?
想一想,你憑什么要被親人無限度壓榨?他們壓榨你的時候,有沒有一點溫情?
當然,如果你是拿錢給父母改善生活,這無可厚非。顯然樊勝美的情況不屬于這一種。
-02-
其次,樊勝美消費極不理性。
記得第一部,她爸媽還沒有出現(xiàn)的時候,她給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很多人都不喜歡她,覺得她虛榮。
明明沒錢,偏要敷幾百塊錢一張的面膜,到洗發(fā)店挑最好的洗發(fā)水,買了滿滿一屋子的衣服。以至于邱瑩瑩的男朋友應勤看了,覺得這位姐姐特別高級,都不敢?guī)叫★堭^吃飯。
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當然沒問題,這也是一種競爭力。
但是,那么多的衣服真的有必要嗎?22樓的五個女孩中,誰的衣服也沒有她多。
多買衣服沒問題,問題是,在財富積累的初級階段,我們要更理性地消費才行啊,控制每一筆支出,才有可能攢下錢,去投資理財賺更多的錢。
而且,衣服買到手就不值錢了,是貶值貨,對于自己打拼的女孩來說,真沒必要買太多,買幾件高檔的可以反復穿的就非常好。安迪在第一部里就是這么買的。
什么都買好的,而且還買得多,一個月一萬塊左右的工資真的很不經(jīng)花,很難有積蓄。
就算樊勝美的錢沒有補貼給哥哥嫂子,估計她也很難攢到錢。
因為,如果手里的錢多了,她會有更虛榮的消費。
-03-
最后,樊勝美投資自己的方式不對。投資自己,才能讓自己更值錢,更值錢以后,財富積累得會特別快。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沒有異議。
對一般人來說,投資自己有兩個途徑,一個是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樊勝美能力不差,但也沒有更進一步,她更多地在關注那些人情往來,深諳辦公室政治。
第二部里,她辭職跳槽,領導打電話過來,說辭職要提前一個月,她使用的方法是,在電話里哭訴自己的困難。
這個年齡的職場人,在領導面前哭訴,那感覺真的很不好。
領導立即被她的眼淚打動,決定特事特辦,讓她過兩天就去辦手續(xù)。掛了電話,樊勝美露出勝利的笑容。
可見這種方式,在過去的很多年里,她沒有少用。很多時候,可能她就是靠著這一招化險為夷,推掉一些不好的工作,得到一些額外的好處。
所以工作多年,她的職位和薪水,并沒有太大的變動。
投資自己的第二個途徑是業(yè)余時間學一樣東西,做現(xiàn)在流行的斜杠青年,這樣就會多一份收入,賺錢的速度加倍。
樊勝美的業(yè)余時間還是很多的,很少看她加班,但是她把這些時間都用在了歡場上,今天到這個酒會上去掐尖兒,明天跟那個男人一起去喝酒。
她以為在這些男人身上付出了時間,就可以攀附有錢人,從此改變自己的階層,飛上枝頭當鳳凰??墒悄切┠腥四?,根本看不起她,只是垂涎她的美貌,跟她逢場作戲而已。真正有困難的時候,連一千塊錢都借不到。
不管樊勝美是眼界不高,還是想走捷徑,很顯然,這個方法都只會消耗自己,不會讓她成長,更不會讓她變得值錢。
有兩個有趣的細節(jié),樊勝美和安迪在一起時,之前瞧不起她的有錢男人立即對她刮目相看。她坐安迪的豪車時,就有很多開豪車的人在后面追。
這說明什么?說明有錢人追逐的都是有錢有勢的女人。
可惜樊勝美看不透,把大把的時間揮霍掉,投資錯了地方還不自知。如果她自己有錢了,有錢男人一抓一大把,自己會變得更有錢的。
樊勝美這個人啊,漂亮,善良,通透,樂于助人,但也有很多致命的缺點。
虛榮,容易被親情綁架,眼界不高,總想走捷徑,嫌貧愛富,喜歡耍些小聰明。這些缺點,導致她工作多年,依然很窮,依然看不清形勢。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的悲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造成的。
如果我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就不要犯類似的錯誤。
(田龍華摘自微信公眾號“湯小小”圖/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