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勇君
(太原市綜合高級中學山西太原030013)
乒乓球訓練對初一男生體能的影響研究
杜勇君
(太原市綜合高級中學山西太原030013)
以太原市城區(qū)中學中的6所中學為取樣對象,抽取48名學生作為實證研究對象,分成訓練組和對照組,每組24人。然后對訓練組進行為期9周的乒乓球訓練,進行體能測試對比。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經過乒乓球訓練的學生體能具有明顯的提升。
乒乓球訓練;體能影響;初一男生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體型肥胖、體能和耐力下降等成為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也成為中學體育教師和家長日益重視的問題。如何通過特定體育項目鍛煉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初中生改變目前體能和耐力下降的狀況,成為廣大中學體育教育者研究的熱點問題。本研究以太原市6所普通中學初中一年級48名男生為實證研究對象,對他們通過3個月的乒乓球訓練,進行相應的體能和耐力項目的測試,以此來評價乒乓球訓練對于初中學生體能和耐力的影響作用。
1.1 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太原市綜合職業(yè)高級中學、太原市進山中學、太原市二十中、太原市三十六中、太原市四十八中以及太原市成成中學初中部等6所市屬中學的48名初中一年級的男生作為研究對象,樣本選取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樣本選取統(tǒng)計表
1.2 體能測試方法。在進行正式的乒乓球訓練之前,對48名學生的體能信息未知的情況下,筆者邀請六中和二十中各1名體育老師包括筆者共3名體育老師采用教學比賽規(guī)則對樣本學生進行了體能的測試。測試內容包括800m跑、4m來回摸球臺跑(10個來回)和1min跳繩。成績如表2所示。
表2 訓練前體能測試成績表
1.3 實驗前體能測試結果。實驗前將48名學生分成A(訓練組)、B(比照組)兩組。其中,A組中的學生編號是由筆者隨機的從暗箱中依次不放回的抽出的學生編號,B組的學生編號就是抽取24名學生后剩余的24名學生,所以,有理由認為兩組的學生在體能方面不存在有意的按照體能特征分類的狀況。分組情況如下:
訓練組:
比照組:
經過測試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表3,從表3可以看出,兩組的學生體能從3項測試結果分析,不存在明顯差異性。
表3 實驗前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在上述學生分組之后,對訓練組的24名學生進行乒乓球訓練,訓練項目分為正手攻球技術與搓球技術兩個項目的訓練,總共進行了為期9周時間的3個階段乒乓球訓練。每個訓練階段是3周,每周訓練時間固定在周一、周三、周五和周六的下午5:00~7:30,其中,每次訓練時間中包括:30min的快速推球訓練,正手攻球技術與搓球技術各訓練30min,分2次休息,每次10min,教練對每個學生的2個訓練項目每個項目指導10min。經過3個階段的訓練后,3個階段的體能項目測試的結果分析如下:
2.1 第1階段訓練結果。通過第1階段的訓練之后,在3項體能的測試中,通過對兩個組別的48名學生進行測試之后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得知,訓練組的跳繩成績和乒乓球臺來回跑成績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但是800m跑的成績卻沒有明顯的差異(如表4)。
表4 第1階段訓練后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2.2 第2階段訓練結果。通過第2階段的訓練之后,在3項體能的測試中,通過對兩個組別的48名學生進行測試之后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訓練組的跳繩成績和乒乓球臺來回跑成績明顯繼續(xù)領先于對照組,但是800m跑的成績卻仍然沒有明顯的差異(如表5)。
表5 第2階段訓練后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2.3 第3階段訓練結果。通過第3階段的訓練之后,在3項體能的測試中,通過對兩個組別的48名學生進行測試之后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可以得知,訓練組的跳繩成績和乒乓球臺來回跑成績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相對于前2個階段的訓練,訓練組800m跑的成績沒有明顯的差異。
表6 第3階段訓練后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經過對訓練組的24名初一男生進行了為期3周3個階段的乒乓球訓練,相對于對照組的其他24名男性初一學生,實驗組學生的體能有了明顯的提升。因此,乒乓球運動對于初一男生的體能提升是一項較好的運動,并且相對于籃球和足球等運動,乒乓球運動不受場地、室內和室外等環(huán)境的限制,投資較少,更容易在初中體育教育中推廣和實現(xiàn)。
[1]張緯杰.初中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的調整與控制[J].當代體育科技,2016(35):150~151.
[2]李人可.江蘇省體育中考對初中生體能素質影響研究[D].南京:南京體育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