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勇高云秀
(1永勝縣濤源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0;2永勝縣片角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0)
野山藥種植技術
阮 勇1高云秀2
(1永勝縣濤源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0;2永勝縣片角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 永勝 674200)
野山藥營養(yǎng)豐富,可藥菜兼用,具有健脾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延年益壽的作用,是很好的營養(yǎng)滋補品。其作為蔬菜口感好,食味佳,也是多數(shù)人喜食的上好菜肴。野山藥顧名思義是野生的,最初人們直接上山采挖,但野生的畢竟數(shù)量太少,而且很不容易挖到,僅有的野山藥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后經(jīng)人工栽培,不僅保持了原有風味,縮短了人們上山采挖的勞力,在產(chǎn)量上更是大幅提升,提高種植戶收入的同時,極大的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因野山藥價格好、產(chǎn)量高,更是得到廣大種植戶的喜愛,在永勝縣的片角鎮(zhèn)就有大量的野山藥種植,現(xiàn)就野山藥種植技術作如下介紹:
野山藥在云南各山區(qū)都能生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以中等肥力的沙壤土為宜,土壤酸堿度以弱酸至弱堿性較適宜。在土壤肥沃、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更好。對比較貧瘠的土地,可以通過施用有機肥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理化性狀。如用堆肥、廄肥、草炭等,必須經(jīng)過充分腐熟后施用,以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選用冬前預留的上塊莖作種莖,要求無霉點、無病斑、無腐爛。一般是山藥莖塊切斷做種薯,在2月中旬取上段切段,每段15~20 cm,切口處及時用石灰粉蘸好,起到消毒作用,并曬3~5個晴天,增加種子束縛水含量,促進形成愈傷組織,在下種前用粉銹寧、多菌靈浸種3~5 min,晾干后即可播種。
選擇疏松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無積水黏土,背風向陽的地栽培為宜,施足基肥3 000 kg/畝,深翻70~80 cm,春季淺耕20~25 cm。播種前澆透底水,整地作畦,多數(shù)采用壟作,壟寬60 cm,可采取雙行種植或單行種植,兩壟間作排水溝、灌溉。整地整畦要整平,預防澆水不均勻,還要做好排水設計,確保田間無積水。
野山藥適宜在3月底4月初進行種植,株距20~25 cm,每畝種植密度為2 600~2 900株,在土壟上開溝,溝深80 cm,可在溝底墊上一層水泥口袋等硬物,可以很好的避免山藥往土壤深處生長而造成采收困難的缺點,墊好硬物后再在上面放入大量的玉米稈、桔稈等物,再蓋土然后將種莖平放溝內(nèi),蓋土整平后覆蓋地膜。
野山藥出苗5~9 cm時要及時破膜放苗,并封膜保溫,嚴防燒苗。蔓高30 cm時,及時搭支架扶蔓,支架高度為1.5~1.6 m,以便通風透光。生長期間每年中耕除草3~4次。
野山藥出苗后視苗情適當施提苗肥;6月中旬時,進入藤蔓及薯塊生長期,地下塊莖開始迅速膨大,此時應施一次肥;8月中旬,根據(jù)植株長勢和長相進行病蟲害防治,可在葉面噴施1%尿素和0.2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10 d噴施1次,連續(xù)3~4次,以防植株早衰。澆水管理:應注意在塊莖生長盛期保持土壤濕潤,不旱不澆,后期應少水,以防腐爛。
7.1 炭疽病。雨季嚴重,危害莖葉子,在莖葉上產(chǎn)生褐色略下陷的小斑,有不規(guī)則輪紋,有小黑點。防治方法:采收后打掃田間衛(wèi)生,把殘枝落葉燒毀。栽時用1∶150波爾多液浸根10 min,在山藥甩蔓前噴施300倍代森鋅于莖基部,預防炭疽病,以后每7~10 d噴藥1次,共2~3次,7月中旬如遇暴雨或連陰雨,在天氣轉晴后應即時進行補噴。還要特別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如蠐蟾、地老虎及食葉蜂。
7.2 褐斑病。雨季有積水時發(fā)生,主要危害葉子,使葉子上長有不規(guī)則的褐色小黑點,而后穿孔。防治方法:輪作、清潔田園,發(fā)病初期噴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二硝200倍液,7 d 1次,連噴2~3次。
10月山藥地莖基本停止生長,葉片枯落應及時采挖,避免腐爛變質(zhì)。采收時拆支架,去掉地上部用一溝倒一溝的方法采挖,切勿把山藥折斷影響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