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朝鮮、德國、英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朋輝 莽九晨 青木 孫微 ●王偉 陳一 柳直
美國和朝鮮的戰(zhàn)爭邊緣言論在全球范圍內激起緊張和不安,在你來我往的一番威脅和反威脅之后,敦促雙方克制冷靜的聲音在世界各地響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應約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通電話時表示,當前,有關方面要保持克制,避免加劇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的言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12日發(fā)表有關朝鮮半島事態(tài)的聲明,稱國際社會應該以“商量、堅定和有效的方式”對朝核危機做出反應。德國總理默克爾稱不斷升級的言詞是“錯誤的答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說來自華盛頓和平壤的“好戰(zhàn)言論過量了”……英國《衛(wèi)報》13日評論說,21世紀的一個重大教訓是,美國不能期望一切都按自己意愿行事,特朗普應該聽從習近平的建議和默克爾的勸告:停止無用的威脅,展示善意,取消本月不必要的軍事演習。
“到結束罵戰(zhàn)的時候了”
對美朝戰(zhàn)爭的擔憂沉重打擊了世界經濟的信心。據《首爾經濟》13日報道,在8日至11日的4天內,世界股市市值蒸發(fā)大約1700萬億韓元,相當于韓國一年的GDP總額。其中韓國股市市值蒸發(fā)77萬億韓元,在所有國家中最為嚴重。
“在朝鮮半島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吁各方保持克制”,“美國之音”13日稱,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習近平通了電話,就當前朝鮮半島局勢交換意見。習近平表示,當前,有關方面要保持克制,避免加劇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的言行。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堅持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的大方向。
英國《衛(wèi)報》評論認為,特朗普隨意而怒氣沖沖的軍事威脅加劇了業(yè)已危險的東亞局勢,增加了戰(zhàn)爭預期,不管是蓄意的還是誤判的。在這種背景下,習近平和特朗普的通話顯得意義重大。習近平呼吁保持克制,強調外交解決途徑。如果特朗普真的希望北京在向朝鮮施壓方面提供幫助,那么特朗普就需要聽從習近平的忠告。他或者國務院當中更加冷靜的人已經這么做了。未經證實的報道指出,和平壤的后門外交渠道已經被激活。如果這樣,這是期待已久的事情。該評論稱,如果特朗普不聽勸告,那么華盛頓的“大人們”必須得叫他跟上。為了朝鮮半島的民眾以及世界人民著想,到結束罵戰(zhàn)和重啟外交談判進程的時候了。
“希望的跡象”,德國電視二臺13日評價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電話。該評論稱,這通電話展示了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美朝沖突的可能,特朗普也選擇了溫和的話語,種種跡象指向希望。而在國際上,已經出現(xiàn)對特朗普的批評,并要求美朝克制冷靜。
為應對朝核危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宣布,于14日召集歐盟成員國駐歐盟安全事務使節(jié)舉行特別會議。據一名發(fā)言人在布魯塞爾通報,會議將討論歐盟可能采取的進一步措施。德國《時代周報》13日稱,取名為政治與安全政策委員會的這一機構按常規(guī)應于8月31日才開會。之所以提前舉行特別會議,除朝鮮最近的導彈試驗外,美國和朝鮮之間緊張關系升級也是原因之一。
“歐盟罕見召開會議商討半島局勢問題”,韓國《世界日報》13日的報道稱,歐盟極少召開針對朝鮮半島的專題會議,顯示出歐盟在該問題上的重視程度。此前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和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都發(fā)表聲明,對半島局勢緊張表示憂慮,并希望政治解決朝核問題。
《紐約時報》稱,歐洲領導人的暑期休假已被各種政治不確定性打斷。往年,這些領導人通常聚焦于俄羅斯的威脅,而今年關注重點主要集中在了朝鮮半島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表示,“我深信言語上的升級不會有助于解決沖突?!彼瑫r表示軍事也不是解決沖突的辦法。默克爾表示外交是擺脫危機的唯一途徑。
外界的勸說對局勢有什么影響?有媒體稱,對于默克爾的勸告,特朗普不以為然。據德國《焦點》周刊13日報道,特朗普說,“她是我好友?;蛟S,她指的是德國,而不是美國”。
但也有分析充滿期待。韓聯(lián)社13日稱,在習近平和特朗普通電話后,韓國總統(tǒng)府正高度關注半島局勢會否轉入對話局面。雖然此前朝美使用激烈言辭互相威脅,導致半島局勢進入一觸即發(fā)狀態(tài),但隨著中美元首級別的溝通渠道展開,外界對半島整體局勢會否發(fā)生變化開始出現(xiàn)期待。青瓦臺核心幕僚表示,從以往的慣例看,在朝核問題激化到一定程度時,往往會突然轉入對話局面,并隨后取得一定成果。特別是最近美國國內傳出美朝正利用在紐約的渠道進行秘密接觸,更增加了外界的期待值。
鄧福德:要確??偨y(tǒng)有切實可行的軍事選項
在各方關注之下,美軍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約瑟夫·鄧福德13日抵達韓國訪問。據“美國之音”報道,鄧福德在前往韓國途中對記者表示,美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支持政府旨在使朝鮮半島實現(xiàn)非核化的外交和經濟戰(zhàn)略。與此同時,做好在該戰(zhàn)略一旦不奏效的情況下,選擇采取軍事行動的準備。鄧福德說:“作為美軍指揮官,我要確保一旦外交和經濟努力失敗,總統(tǒng)有切實可行的軍事選項?!?/p>
報道稱,鄧福德14日將與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在青瓦臺舉行會晤,就韓美聯(lián)合防衛(wèi)態(tài)勢等交換意見。在結束訪韓行程后,鄧福德將前往中國訪問。鄧福德表示,他此行希望進一步建立美中兩軍之間的關系,避免誤判。
“如果美國準備與朝鮮打仗,卻沒人把這一消息告訴美軍”,美國《防務新聞》調侃說,如果你觀看電視新聞或者關注特朗普的推特,那么你就會認為美國正走向對朝鮮開戰(zhàn)。但是人們卻忘了通知美軍。在太平洋,人們根本就不知道世界正處于核戰(zhàn)爭的邊緣。在日本的橫須賀基地,美國海軍前沿部署的“里根”號航母正和第七艦隊指揮艦“藍嶺”號安靜地停泊在港口。海軍陸戰(zhàn)隊士兵沒有登上兩棲艦,沒有水兵從休假中被召回應對緊急作戰(zhàn),沒有向朝鮮、日本海域或者關島部署彈道導彈防御艦。
《今日美國報》也說,什么戰(zhàn)爭?盡管存在朝鮮威脅,但美軍并沒有動員。報道稱,盡管特朗普和金正恩之間滿是戰(zhàn)爭言詞,但兩國都沒有在地面上采取行動。五角大樓說沒有部署額外的軍艦、飛機或者部隊。同樣,美國的盟友韓國也沒有做出動員部隊的任何聲明。蘭德公司分析家伯內特說:“嘴上幾乎沒有把門,但軍隊真正保持了極大的克制?!蔽褰谴髽菦Q定不向該地區(qū)調遣部隊或者至少是公開任何行動,在這個高度緊張的時刻可能意在降低誤判。美國避免展示武力可能向朝鮮發(fā)出信號:戰(zhàn)爭并不是迫在眉睫。
盡管如此,美朝誤判的風險也不容忽視。美軍前參聯(lián)會主席麥克·馬倫上將在13日表示:“我十分擔心朝鮮半島局勢,不知道和平解決方案何時到來?!瘪R倫說,目前,朝鮮和美國都放出狠話,這擠壓了雙方決策者采取行動的空間。一旦美朝發(fā)生沖突,將會有不對稱的相互攻擊和誤判,很可能很快失去控制。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美朝陷入危險的軍事對峙的原因之一,是他們不能完全相互理解對方所說的話。特朗普和金正恩一連串“世界末日般的聲明”提高了理解錯誤和誤判的可能性。倫敦智庫皇家聯(lián)合軍種研究院研究員瓦雷爾說:“我們所看到的是兩位領導人相互大喊大叫,對于該地區(qū)的盟友來說這具有難以置信的破壞穩(wěn)定的作用。”這種語言意味著“誤判是最大的挑戰(zhàn)和風險之一”。而朝美之間缺少傳統(tǒng)的溝通構成了另一層不確定。即使在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蘇聯(lián)及其盟友的理解都比美國今天對朝鮮的理解更好。
朝鮮各地集會支持政府
外界議論局勢的危機與轉機時,朝鮮以自己的方式發(fā)出信息。
《勞動新聞》8月13日發(fā)表題為《朝鮮的戰(zhàn)略核武力是守護和平的強力寶劍》評論文章稱,只要美國的核威脅依然存在,朝鮮對戰(zhàn)略核武力的質和量的提升就不會中斷和放棄。如果美國及其追隨勢力不能頭腦清醒、做出正確選擇,朝鮮將繼續(xù)研發(fā)精密化、多樣化的核武器和核打擊手段,這是朝鮮的意志和一貫的立場。
《勞動新聞》此前一天的報道說,自從朝鮮發(fā)表政府聲明后,朝鮮全國有347.5萬余人申請參軍。報道說,對于美國炮制聯(lián)合國“制裁決議”,企圖扼殺朝鮮自主權、生存權和發(fā)展權的行為,朝鮮人民充滿了憤怒,懷著要進行千百倍報復的意志,紛紛要求投身誓死守護祖國的圣戰(zhàn)之中。
《勞動新聞》還大篇幅報道了朝鮮平安南道、平安北道、黃海南道和咸鏡南道等地群眾舉行集會,對朝鮮政府聲明表示支持,對“美國炮制的聯(lián)合國安理會制裁決議”表示抗議和反對。參加集會的群眾表示,制裁決議是被朝鮮的威嚴嚇破膽的人的垂死掙扎。
《環(huán)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連日來朝鮮民眾的工作和生活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平壤街頭比較平靜。今年4月下旬曾出現(xiàn)過限制汽車加油的情況,但此次并沒有出現(xiàn)這種狀況。另外,朝鮮《勞動新聞》、朝中社等媒體連日來還紛紛報道了外國客人抵達朝鮮參加“第五屆白頭山偉人稱頌國際慶典”的消息。記者也接到朝方的通知,屆時將邀請記者參加此次白頭山偉人稱頌國際慶典的采訪。
對于朝鮮的意圖,意大利《新聞報》評論說,很難說朝鮮是認真的,還是想通過威脅引起注意、真正的目的是重新恢復談判,讓自己在該地區(qū)的角色受到承認,讓政權得以繼續(xù)存在。
捷克《人民報》認為,朝鮮還沒瘋狂到真的以為和美國打仗能贏,但它也許認為,可以讓美國把它當作平等成員來談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