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業(yè)局發(fā)生森林火災。經過武警森林部隊官兵及林業(yè)職工共計9000余人72個小時的連續(xù)奮戰(zhàn),大火被撲滅。
2017年5月2日,晴,星期二
早上8點多,我正帶著全班植樹,忽然接到上級滅火作戰(zhàn)的命令:大興安嶺原始林區(qū)發(fā)生特大森林火災,過火面積一萬多公頃,要求我支隊立即趕往火場。我們放下圓鍬、鐵桶、臉盆,立即準備滅火機具和給養(yǎng)。9點半,我們登上了滅火運輸車,向畢拉河開進!
2017年5月3日,晴,星期三
經過10個小時的摩托化行軍,今天早上6點半,我們終于安全到達畢拉河林場附近。8點,換乘直升飛機,大約半個小時后,直升機停在一個平地上。我們在支隊和大隊領導的指揮下,趕緊卸下給養(yǎng)和裝備,帶著水壺挎包,一路小跑上火場。
去往火場的路山高林密,非常崎嶇,樹枝把許多戰(zhàn)友的臉劃爛了、手扎破了,但大家都顧不上處理。好多地方是九十度的山,我們搭人梯,一個拉著一個,終于爬上了火場。
2017年5月4日,狂風,星期四
到了離火場大約一公里的地方,我們的隊伍停下來觀察火情。
只見方圓幾十公里的地方,到處是濃煙,大火燃燒的聲音嘎巴嘎巴地響,有幾個新戰(zhàn)士嚇得直往后退。作為班長,我安慰他們別害怕,跟在我身后,只要科學滅火,就一定能保證安全。
根據上級分工,我們主要擔負火場清理任務。這個任務其實也很危險,如果不注意觀察,一旦風向有變,火場復燃,我們就可能被熊熊大火包圍。所以我格外小心,帶著我們班在大風中認真清理,及時發(fā)現復燃點,哪怕有一絲青煙甚至煙味都不放過,直到把火清理得干干凈凈。
2017年5月5日,狂風夾小雪,星期五
凌晨,天還蒙蒙亮,我們大隊早早就投入了清理著火點和煙點的戰(zhàn)斗。
下午五時許,我和風機手梁杰正在密林中進行清理,突然發(fā)現山頂有明火燃燒,且火勢隨風力愈加迅猛。我們當機立斷,向中隊長報告情況。說時遲那時快,我倆背起風機轉身向山頂爬去。由于山路陡峭,我倆互相協助,采取肩扛、拖拽、攙扶等方式,用了一個小時爬上山頂。到達山頂后,火勢還在蔓延,我倆迅速啟動裝備,對著火焰一陣橫掃,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將肆虐的火苗消滅得無影無蹤??粗饻缌?,我們累得癱坐在地上。即便如此,還是緩口氣就趕緊爬起來,繼續(xù)向前清理。
晚間11時40許,我們從火場返回集結地域時,途中翻山越嶺,橫穿水塘溝,到達休息區(qū)時已筋疲力盡,渾身濕透。
2017年5月6日,狂風夾大雪,星期六
早上4點,我們就起床了,按照前兩天的路線趕往火場進行清理。
在清理一處倒木余火時,一名新兵只顧埋頭清理樹冠火,全然忘了離自己不遠處的另一棵燃燒的樹木就快要倒下了。細心的李觀路發(fā)現險情后,一個箭步沖過去,抱著那位新戰(zhàn)士剛滾到一旁,那棵大樹就轟然倒地。好懸??!
連續(xù)幾天的負重行軍,不少戰(zhàn)士腳底起泡浮腫,李觀路總惦記著別人,他把自己拿的五雙新襪子都拿出來分給了腳傷較重的戰(zhàn)士。他的一言一行,不斷地鼓舞著戰(zhàn)士們。正是有了像李觀路這樣的好戰(zhàn)友,這場大火才最終成功被撲滅。
2017年5月7日,狂風夾大雪,星期日
在持續(xù)了四天四夜的連續(xù)作戰(zhàn)后,大火終于被全部撲滅。接到上級撤退的命令后,我們開始收拾裝備行囊。撤離火場時,大雪已經封山,為了讓全體官兵安全撤離,梁杰拿著一把鐵鍬,在前面開路,一會兒爬山頭,一會兒下山谷,用一把鐵鍬開出了一條通暢的雪山路。
撤離途中,途經一條河流,需搭建簡易木橋,必須有人先冒著冰冷的河水到達對岸進行接應。梁杰二話沒說便蹚了過去,配合對岸的戰(zhàn)友順利搭起了木橋。由于天氣寒冷,他的鞋進水了,很快就成為滿鞋的冰碴子,但他全然不顧,依然在前面拿著鐵鍬開路,硬撐著抵達目的地。我?guī)退撓铝诵灰娏航艿淖竽_腫得跟豬蹄似的。大家的眼角濕潤了,紛紛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賞析】
這篇日記是武警內蒙古森林總隊呼倫貝爾支隊鄂溫克旗大隊班長劉創(chuàng)所寫,記錄了不久前的一次奮戰(zhàn)任務?!摆s緊”究竟有多緊張,“九十度”究竟有多陡峭,一句“好懸啊”究竟有多危險,我們只能透過劉闖的文字感知一二,真正的艱難與兇險只有烈火熊熊中的逆行者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