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唯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表現(xiàn)。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的密切結合。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訓練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它既是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是認識水平的訓練。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xiàn)著學生整體素質的高低??v觀小學語文教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其中的一個難點。作文中的“八股習氣”,小學生對作文認識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作文難,難于上青天的現(xiàn)狀。如何才能讓學生樂意寫作,使寫作成為他們的一種內在需求,自由地以“我手寫我心”,寫出真情實感呢?
一、小學生習作現(xiàn)狀
1.作文教學中的“八股習氣”
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讓學生背作文,講作文套路,按部就班地向學生灌輸現(xiàn)成的寫作技法,不厭其煩地講解如何審題、立意、構思,如何開頭、展開、結尾,真可謂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教學生作文完全是應試式作文模式,寫作文時就把平時背的內容填到已有的框架里去。就像八股文,它專講形式、沒有內容,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
2.小學生的認識偏差
平時不注重學習基本而重要的寫作技巧,只是一味地收集美詞佳句,摘抄本一本接著一本,作文時不顧基本的行文要求,就把所謂“集錦”中的詞語往文章中亂抄。寫出的文章往往是無病呻吟,詞不達意,讓人看了啼笑皆非。一來二去,費時費力而目的不達,必然會導致學生害怕作文,厭惡作文。我以為,用樸實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也是很好的,小學生作文大可不必追求華美。如果有真情實感,樸實無華的語言照樣能夠放出光彩。
二、采取策略,豐富作文教學系統(tǒng)
1.觀察,給孩子一雙明亮的眼睛
生活是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寶庫。為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我積極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如放學時校門口神態(tài)各異的家長,起風時東倒西歪的樹,下雨時噼里啪啦的雨聲……這一切無一不是練筆的素材,只是學生沒有認真觀察過。
老師首先要有一雙善于捕捉的眼睛,能時時刻刻抓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積極引導學生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豎起耳朵認真傾聽。積少成多,相信孩子們也能練就一雙慧眼。
2.閱讀,充盈孩子的心靈
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和練筆兩者應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只讀書不練筆,是囫圇吞棗,泛泛而讀;只練筆不讀書,是無水之源。班里孩子讀書的熱情不高,在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只喜歡讀帶圖的童話書,全班同學人人有作文參考書。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給他們朗讀故事《夏洛的網》《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同學們一下被吸引過來了。興趣激發(fā)后,我們又師生共讀一本書,一起交流讀后感。慢慢地,學生就會自己找書讀。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作文來說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班里部分孩子開始體會到了寫作的樂趣。
3.練筆,給孩子一顆敏感的心
觀察與閱讀為學生的練筆充實了豐富的內容,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在練筆過程中的方法指導。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文質兼美,教學中,我把練筆的訓練當作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去落實,因文而宜,找準練筆的切入點,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讓學生在讀寫訓練中看到一片新天地,獲得一種新認識,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
(1)仿寫
兒童都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借助范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仿寫時,要精心選擇具有明顯特征且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段。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課,“原野熱鬧非凡!”這個總分段落,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品位好詞佳句的基礎上反復誦讀。然后要求學生仿寫“節(jié)日的公園熱鬧非凡?!薄罢n間的操場熱鬧非凡?!焙⒆踊顚W活用,運用積累的詞句和學到的表達方法寫出了一段段生動的文字。仿篇成了孩子摸索寫作之路的一個拐杖,被攙扶著堅強地站了起來,最終學會的是自己攀登。
(2)續(xù)寫
讀完一篇好故事,常常會使人覺得意猶未盡。這時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大膽去想象故事發(fā)展下去的結果應該是什么樣的, 如學《蒲公英》《三袋麥子》讓學生續(xù)編故事?!皝砟昶压⒌姆N子會怎么做?”“如果你得到了土地公公的麥種你會怎么做?”故事由孩子的筆變得隨心所欲,充滿想象,充滿溫情。新奇大膽的設想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3)讀后感
每學完一篇課文,我們的作業(yè)中總有“一句話感受”。讓學生寫寫學完課文后自己的感想,抒發(fā)自己的感受。教材中的許多課文是能給人以強烈感染力的。學《徐悲鴻勵志學畫》,學生被徐悲鴻的勤奮刻苦所打動;學《虎門銷煙》,學生被那偉大的壯舉所震撼……這樣的練筆方式,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中抒發(fā)了真情。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在小練筆的研究、跟進過程中拋開了急功近利的目標,而把目光聚集在了過程的細節(jié)上。內外相輔相成,用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相結合等手段促進了學生習作興趣的提高。負擔輕了,質量高了,漸漸的,孩子們開始樂寫、善寫……
總之,作文教學的道路是任重道遠,寫作是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教師必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班正海.新課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學[J].廣西教育,2004(28).
[2]祝新華.研究作文教學心理 提高作文教學水平[J].湖北教育,1997(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