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粉蠟箋代表了中國手工制紙的最高水平,歷代多作為皇家御用紙張,讓它身價倍增??上?,粉蠟箋的制作技藝在清末失傳。安徽省非遺傳承人劉靖將這項失傳百年的紙箋加工技藝恢復,重現(xiàn)粉蠟箋的輝煌。據(jù)說,有他署名的“真金手繪瓷真正龍粉蠟箋”售價可達4.5萬元,可謂“一紙千金”。
粉蠟箋的重生
在安徽巢湖岸邊,一座閑置的鄉(xiāng)村小學里,劉靖伏在案幾前,正在一張張做工精致的紙上“描金”。他制作的正是一種在清朝末年已失傳的手工紙—粉蠟箋。
粉蠟箋是紙箋的一種,自唐代誕生之日起一直作為皇家御用紙,皇帝書寫圣旨的部分用紙就是這種紙。可想而知,這種紙不但物稀且貴,一般人甚至連見一面都難。更重要的是,粉蠟箋的制作工藝復雜,且極為考究。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隨著清王朝的覆滅,粉蠟箋也隨之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成為造紙界的一個謎。
盡管粉蠟箋已消失上百年,可是它歷久彌新、適宜書寫而又不失柔韌的特性讓無數(shù)藝術家、收藏家和紙箋愛好者著迷。這其中就有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紙箋加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靖和他的父親劉錫宏。
上世紀80年代,劉錫宏還在安徽省外貿部門工作并負責文房四寶出口業(yè)務。有一次出訪日本,一位日本造紙專家取出收藏的中國古代手工制作的粉蠟箋:“粉蠟箋是中國最好的紙,只是現(xiàn)在再也造不出來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錫宏回國后開始搜集粉蠟箋的文獻資料。可令人遺憾的是,歷史上只有關于粉蠟箋工藝的只言片語,對粉蠟箋的研究并沒有實質性作用。
苦于尋找無果,劉錫宏帶著十幾歲的劉靖北上故宮博物院、榮寶齋,南下安徽省博物館、涇縣宣紙博物館等地親自查找紙箋歷史實物和文獻資料。同時,為了方便研究,他還創(chuàng)辦了“掇英軒”—一家專注于手工制作紙箋的作坊。
受父親的影響,從小耳濡目染,讓劉靖對紙箋加工技藝有著濃厚的興趣,更對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皇家御用紙張——粉蠟箋多了幾分探知欲。早在他上高中時,就開始利用課余時間跟隨父親學習染色、涂布及木版水印等紙箋加工技藝。后來,他從合肥聯(lián)合大學畢業(yè)后,幾經輾轉仍然選擇回家,仍舊選擇了研究恢復粉蠟箋。
1997年,在父親的鼓勵下,他從合肥城里搬到巢湖市黃麓鎮(zhèn)的祖屋,開始安心研制粉蠟箋?!白畛醯?個月里,屋里沒電,晚上只能靠手電筒和蠟燭工作,更要命的是,由于祖屋常年無人居住,到處都是老鼠。雖然艱苦,但好在堅持了下來。”經過4個月的反復試驗,劉靖成功試制出了合適的配方,做出了一張質量上乘的粉蠟箋樣品。劉靖帶著紙樣找國內的著名書法家“試筆”,得到“可與明清時的粉蠟箋媲美”的贊賞。至此,失傳百年的粉蠟箋加工技藝終于在劉靖的手中重生了。
摸著石頭過河
“其實剛開始我也沒把握能夠成功,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只是比較幸運而已?!痹缭趧⒕冈囍浦?,國內已有不少人嘗試過恢復粉蠟箋,但做出的箋紙不是容易斷裂就是過于光滑且不宜于書寫。
據(jù)劉靖介紹,手繪粉蠟箋多以皮紙、宣紙為底,經過染色、施粉、施蠟、砑光等,再用金銀粉一筆一筆細描細畫出各種吉祥秀麗的圖案加工出來的?!爸谱鞣巯灩{難就難在它巧妙地融合吸水的粉和防水的蠟。粉多了會斷,蠟多了不宜于書寫,既要達到藝術觀賞性,又要有良好的書寫性能,還要能夠便于長久收藏,這對各種材料的配比要求非常高?!眲⒕敢环矫嬖诤迫鐭熀5奈墨I資料中尋找粉蠟箋制作工藝的蛛絲馬跡,同時,又在上百種原料中尋找適合的材料,“我把市場上能買到的礦物粉、蠟、動物膠、植物膠等都買回來,經過反復試驗和對比,最終找到一套制作粉蠟箋的配方及工藝流程?!?/p>
粉蠟箋試制成功后,劉靖首先將目光盯向了國外,國外客戶使用過后,紛紛對掇英軒的粉蠟箋大加贊賞。“當時幾乎所有的粉蠟箋都銷往國外,其中大部分客戶來自日本?!?/p>
可就在劉靖以為一切順利時,又遇到了新的難題。1998年的梅雨季節(jié),劉靖剛剛為日本客戶趕制了一批粉蠟箋,卻發(fā)現(xiàn)箋紙上用銅粉手繪的金色圖案變成了黑色,一查原因,原來是因為空氣太潮濕所致。后來經過反復試驗,劉靖發(fā)現(xiàn)金色珠光粉不會變色,而且可以達到銅粉一樣的效果,從而徹底解決這一難題。在不斷遭遇挫折中不斷改進,紙箋加工技藝日趨成熟,而掇英軒制作的粉蠟箋也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
為了打開國內市場,1999年底,劉靖帶著進一步完善的粉蠟箋走進北京榮寶齋,結果榮寶齋的書畫家“試筆”后紛紛稱贊“掇英軒的粉蠟箋可代表中國手工制紙之最高技藝”“精美滑膩,不減貢箋”。當即購買下所有粉蠟箋,把經營大廳最顯眼的兩節(jié)柜臺騰空,擺上劉靖的粉蠟箋,并將大廳中間柱子上的字畫也更換成粉蠟箋。直到現(xiàn)在,劉靖的粉蠟箋仍掛在那四根柱子上。
通過粉蠟箋,劉靖還結識了很多藝術家朋友,如陳長智、唐迺昌、馮大彪等。他們不惜將自己珍藏的明清時手工制作的紙箋送給劉靖,供其研究之用,其中有一些,劉靖只在書本上見過。這些實物給了劉靖很多啟發(fā),經過長期試驗和探索,不但提高了粉蠟箋加工水平,還恢復了很多失傳的傳統(tǒng)紙箋,如純金泥金箋、絹本泥金箋、刻畫箋等。
目前,掇英軒的紙箋產品包括粉蠟箋在內,有12個系列,上千個品種花色,如泥金箋、木版水印箋、羊腦箋、流沙箋、刻畫箋、金銀印花箋、絲網水印箋、染色箋、灑金箋、砑花箋等,既豐富了產品種類,又把傳統(tǒng)紙箋加工工藝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目前紙箋品種繁多,價格也相差較大,從幾角至上萬元都有。北京榮寶齋有一張劉靖署名的“真金手繪瓷青正龍粉蠟箋”售價為4.5萬元。劉靖介紹:“真金手繪粉蠟箋使用了昂貴的金銀粉及礦物色等原材料,工藝復雜,耗工耗時。它不僅具有實用功能,而且本身就是一種極具收藏價值的工藝品?!?/p>
追尋失傳的技藝
2005年,劉靖因在中國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及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做出的貢獻,劉靖被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為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員。2008年,以粉蠟箋為代表的紙箋加工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劉靖被評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盡管如此,劉靖沒有停下腳步,他仍努力研究中國傳統(tǒng)紙箋?!白罱谘芯恐谱魇鞯脑竟{,就是將原用于布料的扎染技術運用到紙箋加工工藝中?!睋?jù)劉靖介紹,目前扎染箋已經制作出來了,紙箋市場又將添加一個新品種。
為了研發(fā)紙箋,劉靖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在該校手工紙研究所下成立了“中國歷史名紙復原研究中心”。通過合作,近年陸續(xù)開發(fā)出了造金銀印花箋、羊腦箋、絹本泥金箋等。
自2007年起,劉靖陸續(xù)受邀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為學生講授紙箋相關知識。課上,劉靖不僅教授手工紙的制作和紙箋加工的技藝,還要求學生利用所學技藝,開發(fā)、制作現(xiàn)代生活所需紙箋制作的新產品。他坦言:“我把很多秘方和技術都教給了學生,希望他們把這門手藝傳承發(fā)展下去,希望在他們中間找到真正喜歡紙箋的人,愿意和我們一起去保護、傳承、發(fā)展紙箋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