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點撥】
遺:留。余力:剩下的力量。
比喻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不保留。
【小故事】
戰(zhàn)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zhàn)當中,由于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替下了老將廉頗,結果趙軍大敗,四十萬趙軍被秦軍坑殺。秦軍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但是趙國依城池而守,秦軍一連包圍了三年,也沒能拿下邯鄲。到了后來,在魏、楚兩國的斡旋之下,秦軍撤出去了。但是秦國提出要趙國割讓六座城池作為和談的條件。
割地求和還是不答應秦國的要求再和秦國打仗,趙王左右為難,就問從秦國來的樓緩。樓緩立刻勸說趙王不可與強秦為敵,割地求和是明智的選擇,因為秦國實在太強大了。趙王聽了樓緩的分析覺得有幾分道理,就傾向于向秦國妥協(xié)。
大臣虞卿聽說以后,對趙王說道:“樓緩說的都是騙人的鬼話,不值得相信?!壁w王十分奇怪地詢問道:“怎么能夠這樣說呢?”
虞卿反問趙王道:“秦軍圍困三年都沒有攻下邯鄲,是自己精疲力竭才撤軍,還是因為不想要傷害大王才主動收兵的呢?”
趙王非常肯定地說道:“秦軍當然是已經用盡了全部精力,因為攻不下邯鄲,疲憊不堪才撤兵的?!?/p>
虞卿說道:“秦軍已經盡了全力也沒能得到它想要的,最后只得灰溜溜地撤軍了,如果大王要是拱手把這些地方割讓給秦國,就是在幫助敵人,讓它變得更加強大,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這對趙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p>
虞卿再三勸說趙王不能夠向秦國割地求和,并且當面揭穿了樓緩誘降趙國的詭計。最終使趙王下定決心,拒絕了秦國的無理要求,保證了自己國家領土的完整。
【智慧領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我們要認真分析事實,不盲目接受不切合實際的建議,堅信正確的建議,相信自己的判斷,這樣一定可以渡過眼前的難關,平復一切未知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