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彩虹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發(fā)展,學校教育制度也緊隨不斷改革。新材料作文成為了高中語文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眼下的教育中,高中作文寫作的地位在一步步的提高,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的寫作不僅僅能看出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新材料作文也能考察出學生對審材料的綜合素質。本文筆者對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對同行從業(yè)人員提供幫助和指導。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新材料作文 審題 教學方法
現(xiàn)在高中階段很多的學生一提到作文寫作就會覺得很困難,學生感覺現(xiàn)在的作文越來越難寫,題目越來越大,作文的主題也越來越難確定,很難再去把握作文的主體,很容易就寫跑題。所以就要求我們高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在新材料作文的寫作中進行指導。在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寫作的過程中,要先學會對材料進行審題,在審查題目的過程中進行對作文的主題和思想的確定,才能去進行寫作。
一、新材料作文
傳統(tǒng)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不同,在出題的內(nèi)容和材料上沒有限制,學生需要通過一段材料,對材料的主題內(nèi)容進行分析而進行寫作。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內(nèi)容與材料作文的內(nèi)容相比,新材料作文的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整篇材料中不會給出作文的宗旨與核心。學生要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提取有用的寫作價值,從而確定作文的寫作主旨。所以說新材料作文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同時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新材料作文是現(xiàn)階段我國大部分高中主要學習的作文模式。
二、高中新材料作文所存在的問題
1.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就是大多說高中語文教師就習慣拿一個材料,發(fā)給大家讓大家自己閱讀,之后就開始對材料進行講解,沒有主動讓學生做課堂的主體,這種方式的教學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新材料作文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制約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導致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喪失,只能等著老師的講解。
2.現(xiàn)在的高中學校,有很多老師上課很多的時候還是運用陳舊的教學方法。一般的一節(jié)語文課,選出一個材料作文,老師帶領大家先進行分析講解,再去讓學生進行寫作。學生寫完了以后,把作文交給老師。老師一到兩周批改完畢再發(fā)給大家,因為時間太長,學生們有的甚至都已經(jīng)忘記寫了什么。這樣的寫作方式根本對學生的作文寫作起不到一點作用,只能說是練練字、練練筆。
3.每一個老師與老師之間缺乏合作意識,話說“人無完人”,對待不同的材料作文,或許包含好多個含義,有的老師或許只能看出一個或者兩個,找不出全面的含義。老師之間不能夠進行很好的合作,作為老師,都不能對材料有一個透徹的分析,怎么能要求學生去全面分析,又怎么能傳授學生呢?
4.大部分的老師不注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應對高考分數(shù)的要求,只會培養(yǎng)學生應對考試作文的寫作技巧。從而致使學生為了高考而學習,當學生真正面對一篇嶄新的材料時,會出現(xiàn)措手不及的現(xiàn)象,自然就會出現(xiàn)寫跑題的現(xiàn)象,導致考試失利。
三、學生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能力的方法
1.明確材料類型,新材料作文不會明確告訴學生需要寫作的核心,而是通過材料的閱讀來自主立意。學生要思考歸納材料的特點,通常給出的材料有寓言性材料,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文學性材料,這樣的材料包括詩歌、散文片段等,還有敘述整個完整事件的事件性材料,此外還有評述性材料。
2.教導學生勾畫材料要素。在進行新材料作文寫作的時候,要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拿到新材料作文題目的時候,沉下心來通讀材料兩到三遍,勾畫出材料的要素。通讀材料時要做的是分清材料中的主次關系,明白材料講的什么,勾畫出材料的核心要素和相關要素。
3.歸納不同材料類型,進行板書總結。寓言性的材料要找出揭示寓意的句子,評述性材料要找出議論抒情的語句,事件性材料要找出因果的語句,文學性材料要找出體現(xiàn)哲理的語句。在了解了材料要素和關鍵性語句后,學生要選取要點,進行材料分析。在標注出材料的要素之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要點來進行分析,思考確定文章的立意方向。
4.進行專題訓練,強化審題立意能力。在以上的抓取關鍵語句的方法的基礎上,要進行專題強化訓練,以便出現(xiàn)某種類型的材料時,學生可以盡快抓取重點。專題強化訓練主要是教師設置材料讓學生去閱讀、理解、推理,加強所學知識的運用,可以寫出多種理解,多種立意,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評判,目的是讓學生開闊思維,能夠聯(lián)系社會、聯(lián)系客觀、主觀,全面解讀材料,提煉出主題。
5.在經(jīng)過訓練后,老師可以提供材料,讓學生獨立審題。老師可以使用多個材料對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進行培養(yǎng)。雖然每一個例子看上去都不一樣,但是其中的主旨是相通的,例如;愛迪生燈泡實驗、萊特兄弟飛機制造、華盛頓砍桃樹。這些故事看上去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但是其都表達出做事情不要害怕困難和失敗,擁有堅強的意志,努力下去就會成功的主旨。這三個故事還可以發(fā)散出去,聯(lián)系王羲之練習毛筆字故事。
【結 語】
綜上所述,新材料作文對部分學生難度比較大,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審題立意的方法。這就要求老師能積極去引導學生,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找出合適科學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保證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水平,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吳娟.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邱為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3(11)
【3】馬宏麗.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思維訓練研討【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7)
【4】汪雋.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6(8)
【5】白呈才.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探討【J】.讀與寫(上,下旬),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