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晶
寒冷的深冬,總讓人不禁向往起熱帶島嶼來:棕櫚樹,椰樹林,陽光,沙灘,浪花。因此,不少歐洲人都趁機逃離這里的嚴寒,飛去暖和的地方度假。往年冬日,我們也常去加那利群島度圣誕與新年假,去年是在泰國,總之得靠近赤道一帶。今年呢,我們在巴伐利亞享受了一個寧靜、夢幻的冬天。
我們的農(nóng)場靠近阿爾卑斯山與基姆湖,這一帶也稱為Chiemgau。這里的自然風光與美景,模糊了生活與假日的界限。我如在異境中旅行一般,保持著孩童般的好奇心,認真地觀察與體驗著生活。
晨曦落在樹梢、田野與睫毛上,煙囪里飄出緩緩的炊煙,家家戶戶都備足了木柴,廚房總是燒得暖暖的,喜歡木柴燃燒的聲音。爸爸負責砍柴、生火,寶寶也愛幫著添柴,我燒上一壺熱咖啡或熱茶,一家人在溫暖的廚房里享受著這人間煙火。犯懶的時候就做一鍋燉飯,如香菇雞飯,鹵肉飯,排骨飯等;若有朋自遠方來,就熱鬧熱鬧,來一頓火鍋,吃到窗子上都是一層霧氣;若是能買到新鮮的三文魚,就切好做刺身,搭上芥末與醬油,熱上壺清酒,吃到心滿意足。冬天里身體需要儲備不少熱量,人吃飽喝足了,才捱得過去。
除了身體,精神也需要充足的糧食。這樣的深冬太適合讀書了,尤其是圍坐在爐火邊,配上一杯紅酒。這樣的時刻,生活本身與旅行已沒有什么區(qū)別了。我自由自在地在我的精神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里穿梭,借由書本抵達不同的地點與時代,人與境。正如毛姆所言:“聰明的旅行者只在想象中旅行……守在火爐邊上就能抵達各地,也不會對現(xiàn)實中的旅行帶去任何幻滅。”夜里,我常等柴火燒盡了才舍得離開去睡覺,有時也不知道是柴火陪著我,還是我陪著柴火。偶爾我因迷戀讀書而廢寢,先生比我先上床,睡在我那邊,替我暖好被子。
冬日里的阿爾卑斯山特別迷人,被冰雪覆蓋,處處都是童話般的景象。周末,開車來到山腳下,搭纜車緩緩上山,兩側是松樹密林,小鳥藏于林間,唱著美妙的歌,我猜大概是一首關于山林的贊歌吧。寶寶總被鳥的歌唱所吸引,山上住著她親愛的小伙伴阿爾卑斯山的少女Heidi,于是她開心地唱起 Heidi 來。
抵達山頂,大片的陽光與環(huán)繞四周的山巒,360度無敵美景。山上的人都浸泡在這通透的美與光里,這里的游客大多為本地人,操著巴伐利亞方言,愉快聊天,爽朗大笑,好像看不到一個心情不好的人,世俗的煩惱好像無法抵達這山峰。在山中小屋里點上大杯啤酒,來碗熱湯,幾根香腸,配面包吃,坐在露臺上享用,欣賞著連綿的山與平靜的谷,這就是巴伐利亞式愜意生活。
這里自然是滑雪愛好者的天堂,以及老少咸宜的雪橇。雪天里,我們總隨身拉著雪橇,用雪橇替代兒童推車。有時拉著坐在雪橇上的孩子,有時孩子拉著我們。遇到合適的坡,可不能錯過一個滑雪橇的好機會。
基姆湖位于阿爾卑斯山的北部,是巴伐利亞最大的湖泊,因此也稱作巴伐利亞之海。湖中有兩座小島,一個男人島,一個女人島。男人島上有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所建的奢華宮殿與壯觀的林蔭大道。女人島上有一個著名的修道院,此島更具生活氣息,小而愜意。即使在冬日,湖上也聚集著不少鳥群,天鵝、鴨、火焰鳥等。在這樣的寒冬里看到粉色的火焰鳥,的確是不凡景象。在湖邊散步,帶些面包來喂鳥,欣賞山與湖景,如置身于明信片當中。若嫌此景太明信片風,我們常去另一個山中之湖Weitsee,那里的景色更為蒼茫幽靜。夏日那里是我們最愛的天然浴場,到了冬天,湖上結了厚厚的冰,可在湖上打冰球,溜冰,以及巴伐利亞獨有的冰上滑盤。
在這冰天雪地的世界與大自然里,我們天性里的孩子總是忍不住出來撒野,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里是我們的天然游樂園,如兒時記憶中的雪花。
在院子里散步,看雪花從樹上飄落下來,落在地上,覆蓋了整片田野,踩上去松散、生脆,晶瑩剔透的雪花。與孩子一起辨識雪地上的動物腳印,貓、鹿、黃鼠狼、鳥、狐貍與雞,隨著這些腳印去散步,拉著雪橇,孩子坐在雪橇上,向森林的方向走去。
在林間,雪從樹上落下來,遇見森林之光,大自然的魔法,沒有什么比這更美妙的了。林子里很安靜,聽落雪的聲音與鳥兒的歌唱,十分悅耳,我們與光做游戲,拾松果,趕在太陽落山前回家。傍晚的光是粉橘色的,落在透著藍的白雪上,天的盡頭是無限的藍,大地的邊緣是溫柔的橙,在我們的農(nóng)場與老菩提樹之間,懸掛著一輪月亮,這里是我們的人間天堂。
夜晚的星空如白天的冰霜一樣亮晶晶的。我們愛在夜里圍著篝火,觀星賞月,心誠時則可遇到流星。可惜冬天夜里溫度很低,天文望遠鏡上都結了層霜。只有跨年夜那天,我們不顧低溫,與友人一同在篝火旁,喝香檳,許下新年愿望。
無論是彼時的熱帶島嶼,還是此刻的巴伐利亞冬日仙境,在這無盡的宇宙與有限的人生里生活與體驗,就是我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