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軍
縱觀歷史,與社會變革相適應,社會意識領域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思潮變幻。這其中,積極的、理性的思潮居多數,但也不乏各種消極的、非理性思潮。歷史虛無主義就是這樣一種消極的、非理性思潮。歷史虛無主義并非一個學術流派或一種學術觀點,而是帶有強烈政治傾向和政治意圖的錯誤思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學說,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敝腥A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是民族自豪感、認同感和凝聚力的源泉。每一個共產黨人,都要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實質和危害,在珍惜和維護歷史中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歷史事實不能篡改,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不容否定。1840年以來的中國近現代史,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這一進程,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歷史事實和偉大歷史貢獻。在這一進程中,后一個歷史階段的開啟都內生于前一個歷史階段的實踐探索,從而得出“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的必然結論。否定任何一個階段,都是對歷史的無情割裂,都是對歷史必然性結論的無理
背棄。
革命成果不能丟失,社會主義道路不容否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果決不能丟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決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決不能動搖,這是黨和人民在當今世界安身立命、風雨前行的資格。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的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fā)展的根本成就,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那些無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性、合理性、必然性的論調,是同中國人民根本利益完全背離的。
馬克思主義沒有過時,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容否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事實一再告訴我們,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于資本主義必然消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比祟惿鐣衅渥陨淼陌l(fā)展規(guī)律。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沿著正確的發(fā)展道路闊步前進。歷史虛無主義將歷史運動視為無規(guī)律可循、隨英雄人物意志改變、受偶然性支配的事件堆積的一件件“個案”,以歷史的個別現象否定歷史的本質。任其蔓延的后果,必將使我們的發(fā)展道路偏離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最終走向失敗。
歷史人物作用不能抹殺,革命領袖不容否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并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黨會犯錯誤,領袖有功也有過,這是不爭的歷史事實,但如果不是全面地、歷史地、辯證地看待黨的失誤和領袖過失,而是進行夸大、丑化、污蔑甚至詆毀,就會造成否定黨的全部歷史,就會導致執(zhí)政地位的喪失。
歷史就是歷史,假設不能代替歷史事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睔v史虛無主義經常通過提出假設的觀點而推論可能產生的效應與結果來證明自己判斷的正確。這種邏輯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其邏輯基點是不存在的。人們認識問題只能是對已經發(fā)生的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只能是探尋真實的、已發(fā)生的歷史邏輯,而不能以想象作為依據,不能依靠無客觀依據的偽“邏輯推導”。歷史不承認“假設”,研究歷史只能研究分析已經發(fā)生的事件和人物,判斷功過是非也
只能放到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下,不能用今天的條件去衡量過去的事件和人物,否則就會陷入歷史虛無主義。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