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建明
有感于“近水樓臺不得月”
□ 劉建明
黎 青/圖
1955年授銜時,彭德懷在“哈軍工”就讀的侄子彭起超,按規(guī)定可授上尉。時任國防部長的彭德懷,硬是打電話讓陳賡院長給侄子授了個中尉。顯然,彭總這樣做,為的是服眾,體現(xiàn)公平。后來,他給侄子寫了一封信解釋此事:“起超,你既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風,那就是任何時候都要清正、廉潔、誠實。老實人有時會吃虧,但從長遠看,老實人不吃虧。想想那些為革命犧牲的人,你還會為肩上多一顆豆豆、少一顆豆豆煩惱嗎?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可從我這,得改改這個規(guī)矩,那就是近水樓臺不得月……”
好一個“近水樓臺不得月”!讀完這段史實,我們禁不住要為彭德懷所立的這種“不近人情”的家規(guī)而拍案叫好。這無不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公私觀、大局觀和公平觀,展示了一名共產黨人的高貴品質和高風亮節(jié),給當今的黨員領導干部上了生動的一課。
平心而論,在一些人眼里,權力就是近水樓臺,按照他們的思維,只要接近了手握權力的領導或上級,就能較早地吸引“月光”,或多或少地會得到他們的關照,或提拔使用,或獲得經濟利益,或得到其他方面的好處。于是,少數領導干部的身邊人便利用近水樓臺的優(yōu)勢,拿雞毛當令箭,拉大旗做虎皮,在領導干部管轄的一畝三分地里呼風喚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v觀近年來被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不少領導干部就是因為對配偶、子女、親屬、秘書、司機等身邊人要求不嚴,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其謀取私利,有好處只給自己人,用干部只用身邊人,有機會只送圈內人,最終毀掉前程,身陷囹圄,成了人民的罪人。例如:劉鐵男是“老子辦事,兒子收錢”,縱容子女,仗勢斂財;蘇榮是“前門當官,后門開店”,把家庭當成了權錢交易所,把家人當成了利益共同體。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由是觀之,在對待自己身邊人的問題上,領導干部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嚴格約束管理,注重教育引導。如果搞“近水樓臺先得月”那一套,一事當前只看親疏遠近不管原則有無,利益關口只顧人情長短不管法紀規(guī)定,對身邊人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其結果必定是讓親情綁架公權,讓私利盤剝公益,這不僅嚴重損害了公平公正,破壞了政治生態(tài),惡化了從政環(huán)境,還嚴重損害了黨的良好形象,敗壞了黨風政風,最終只會失去群眾的信任。
“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領導干部擔任公職,手握公權,一定要樹立“公款姓公、公權為民”的思想,時刻提醒自己分清公私界限,自覺摒除私心私念,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帶頭管好自己,管好身邊人,不因私利拋公義,不因私誼廢公事,切實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這樣,才能讓“近水樓臺不得月”成為鐵規(guī),讓群眾得到應有的“月”,從而贏得他們的衷心擁護和真心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