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鋒 黃 華 (上海市崇明區(qū)廟鎮(zhèn)農業(yè)綜合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2153)
“滬香粳151”在崇明區(qū)的種植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
黃 鋒 黃 華 (上海市崇明區(qū)廟鎮(zhèn)農業(yè)綜合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2153)
“滬香粳1 5 1”系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種,上海市崇明區(qū)于2 0 1 4年引進種植,經(jīng)3年種植,該品種表現(xiàn)出產(chǎn)量高、米質優(yōu)、抗逆性強、熟期早等特點,較適合在崇明地區(qū)種植。經(jīng)過實踐,該品種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為適期播種、培育壯秧、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科學肥水管理以及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滬香粳1 5 1;種植表現(xiàn);栽培技術;崇明區(qū)
“滬香粳151”是上海市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以“武運粳7號”為母本、“武2699”為父本,經(jīng)雜交,F(xiàn)1代植株與“太湖香粳”復交,再經(jīng)連續(xù)多代系統(tǒng)選擇培育而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種,2015年通過上海市品種審定(編號:滬審稻2015003)。2014年開始崇明區(qū)廟鎮(zhèn)引進該品種種植,3年的示范種植結果表明,該品種具有產(chǎn)量高、抗逆性強、熟期早等特點,能較好地解決當前水稻生產(chǎn)中品種結構單一、茬口矛盾等問題,適宜在上海崇明地區(qū)進一步示范種植。為促進“滬香粳151”的推廣應用,筆者對該新品種在崇明區(qū)的示范種植表現(xiàn)進行了介紹,并提出了科學、高效的配套栽培技術。
“滬香粳151”于2014年小面積直播試種,每667 m2產(chǎn)量610.7 kg。2015年機插試種,每667 m2產(chǎn)量585.8 kg;直播試種,每667 m2產(chǎn)量590.4 kg。2016年直播試種,每667 m2產(chǎn)量608.2 kg。
“滬香粳151”于2015年直播示范種植,示范面積10 hm2,每667 m2產(chǎn)量589.2 kg;2016年直播示范種植,示范面積13.33 hm2,每667 m2產(chǎn)量600.7 kg。
“滬香粳151”在上海市崇明區(qū)可采用機插和直播兩種栽培方式。表1表明,采用直播栽培能減輕勞動強度、節(jié)約成本;采用機插栽培能促進分蘗,提高成穗率,為高產(chǎn)奠定基礎。
表1 “滬香粳1 5 1”不同種植方式的種植表現(xiàn)
“滬香粳151”作直播栽培,于5月底至6月初播種,10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40 d左右;作機插栽培,全生育期155 d左右,屬早熟晚粳類型。株高90 cm左右,株型緊湊,分蘗中等,長勢較旺,穗型中等,每667 m2有效穗數(shù)22萬~24萬穗,每穗總粒數(shù)120粒左右,千粒重27 g,結實率97%左右,葉色綠,后期轉色好,熟相較好,田間綜合抗性好,抗稻瘟病,抗倒性較強。
2016年示范田稻米經(jīng)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米質主要指標為糙米率84.2%、整精米率70.5%、堊白度2.0%、透明度1級、堊白粒率15%、堿消值7.0級、精米率74.2%、蛋白質含量9.0%、長寬比1.8、膠稠度70 mm、直鏈淀粉含量15.5%,達國家2級優(yōu)質稻谷標準,適口性好。
為防止種傳病害,播種前必須用藥劑浸種,嚴格消毒種子,并進行催芽?!皽憔?51”在崇明區(qū)一般作為綠肥后茬種植。采用直播栽培,一般播種期在5月底至6月初,每667 m2播種量為4~5 kg;采用機插栽培,一般播種期在4月底至5月初,移栽期在5月底至6月初,秧齡一般控制在25 d左右,苗期適時施好斷奶肥,移栽前施好送嫁肥。
移栽大田必須做到精心整地,隨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1 500 kg左右。機插時,一般每667 m2栽插密度為1.8萬穴,每穴機插3~4株,每667 m2基本苗數(shù)控制在7萬~8萬苗;肥力較差的田塊,每穴機插株數(shù)可適當增加1~2株,每667 m2基本苗數(shù)控制在8萬~9萬苗。
根據(jù)“滬香粳151”的需肥特點,每667 m2施用純氮總量控制在20 kg左右。采用前促、中穩(wěn)、后控的施肥策略,即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基面肥占總用肥量的50%左右,分蘗肥占30%,長粗肥占10%,穗肥占10%。同時,應注意增加磷、鉀肥的施用比例,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為1∶0.4∶0.5,磷、鉀肥主要通過施用BB肥或復合肥提供。
前期淺水插秧、深水活棵。分蘗期淺水勤灌并適當脫水露田,要求每灌1次水,待其自然落干再上新水,以促進分蘗早生快發(fā),避免因長期灌深水、不脫水而造成田腳爛、通氣性差、根系缺氧出現(xiàn)僵苗現(xiàn)象。中期干干濕濕,強稈壯根。后期以濕潤灌溉為主,確保水稻活熟到老。當單株帶蘗2個時脫水擱田,由輕到重,做到既要控制好群體,又不使退蘗太多。
第1次化除,直播稻在落谷后1~2 d內(稻芽開始現(xiàn)青、稗草萌芽期)、機插秧在機插后1 d,可每667 m2用35%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120 g對水35 kg,對秧板均勻濕潤噴霧。第2次化除,直播稻在第1次用藥后15~18 d、機插秧在機插后10~14 d(活棵返青以后),可每667 m2用53%苯噻·芐可濕性粉劑90 g制成10 kg藥肥或藥土撒施,藥后保水3~5 d(注意水不可淹沒心葉,并做好平水缺)。
機插稻秧苗期、直播稻幼苗期要重點防治灰飛虱、稻薊馬,分蘗期應重點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等,中后期應重點防治稻縱卷葉螟、螟蟲、稻飛虱、紋枯病、稻曲病等。具體防治措施應參照當?shù)刂脖2块T的病蟲情報執(zhí)行。
待90%谷粒黃熟時即可收獲。
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