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
奚美娟經(jīng)常說,藝術工作就像頭頂一碗水在走路,一滴都不能灑。有時候覺得灑一滴沒關系,下面再撿回來。其實是不行的,這兒灑掉一滴,一會兒又灑掉一滴,慢慢你的表演就不真實了。表演必須真實、真實、再真實,才能給角色填充更多豐滿的東西,演員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
親切的微笑,淡泊的神彩,優(yōu)雅的氣質(zhì),但凡見過表演藝術家奚美娟老師的人,都會為她身上所散發(fā)出那獨特而美好的詩書氣與古典美而贊賞不已。多年來,她成功塑造過各種不同性格命運的母親,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國民媽媽”,更幾乎拿遍了影視界所有的表演獎,迄今仍堅守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第一線。盡管擁有著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等諸多顯赫的頭銜,更曾實至名歸地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飛天獎、第二屆德藝雙馨藝術家等國家頂級文化獎項和榮譽稱號——但這一切,都不足以概括奚美娟的藝術與為人。在生活中,她樸實善良大氣,在藝術上,她講究鉆研認真,她常說:“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別人看到,在你塑造的角色里,有一種文化涵養(yǎng)所賦予的魅力?!痹谒纳砩?,看不出歲月的痕跡,留下的,只有優(yōu)雅、淡然與美麗。
拒絕概念化的角色塑造
說起自己的藝術經(jīng)歷,奚美娟總是這樣告訴大家:“我的簡歷特別簡單,兩行字就寫完了:1976年10月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yè),同年進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工作至今,就這么簡單。”
然而,這樣的簡單與純粹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以藝術為生命,以生活為老師,無論在話劇的舞臺上,還是影視大屏幕中,無論是站在中央的主角,還是甘當綠葉的配角,每一個角色,每一段劇情,每一句臺詞,奚美娟無不用心演繹,全身心地投入,以一顆赤子之心,真誠地對待她所從事的表演藝術。人們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可在奚美娟看來,生活就是生活,決不能戲劇化,因此,在她的人生軌跡中,絲毫找不出一點值得夸耀的戲劇性。
在奚美娟長達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她曾扮演了六個以真人真事的原型人物為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其中有長治市人民醫(yī)院的趙雪芳,有沙漠治沙能手牛玉琴,有北京少年法庭的法官尚秀云,還有哈爾濱211醫(yī)院的院長賈丹兵,以及綠化標兵楊善洲的妻子張玉珍,科學家蔣筑英的妻子路長琴等等。在走進角色、演繹人物的過程中,奚美娟最大的體會就是:決不能把典型人物演得概念化?!胺彩侨ニ茉焖^英雄人物的時候,生活當中原型人物的時候,值得去謳歌的這些人物的時候,我們總是把他們往高大上去推,然后引起觀眾甚至對這樣的形象反感,我覺得是我們的失職?!?/p>
正如奚美娟自己所說的那樣:“塑造那些優(yōu)秀女性,會讓我覺得是一種幸運,看到很多、學到很多,讓我得到更多滋養(yǎng),也讓自己的內(nèi)心強大起來,有能力去理解這樣的人了,自己再現(xiàn)她們的時候起碼不能和生活中的她們有太大差距。如果連這個人的精神都沒能力去理解,又怎么去塑造人物呢?這就是演員和藝術形象之間的關系。”
在奚美娟的心中,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與科學家蔣筑英妻子路長琴見面的經(jīng)歷。當時,得知自己要扮演這位英年早逝的科學家的妻子時,奚美娟一開始通過大量閱讀,去了解兩人的故事。直到有一天,劇組把真正的路長琴請到了奚美娟面前,但不知道為什么,奚美娟特別不愿意坐在路長琴的身邊,“我特別想有一種距離感來觀察她,因為我即將要扮演她。就像這么對著,你在那邊,我就坐在這兒,然后我就聽她說她丈夫的事情?!?/p>
出乎奚美娟的意料之外,路長琴經(jīng)常會說這樣一句話:“我其實一點兒都不想說,我是為了配合你們工作,我真的不想說?!边@一下,完全打破了奚美娟原來的主觀印象與假設的種種可能,“這跟我對于英雄人物或者英雄人物家屬的那種認知是有差別的,我一直以為英雄人物或者他們的家屬是很愿意我們文藝工作者把他們的事跡拍成電影廣為宣傳的。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后來突然間意識到我們其實蠻殘酷的,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來說,我們是想問她特別越細,越仔細越好,可是她作為一個女性,要從此以后拖著兩個小孩,一個人這樣過日子,其實是特別艱難的??墒俏覀円彩乔橛锌稍?,因為我們真的想做得好,但是她一直在那樣說。”也就是因為這句話,拉近了兩位女性的心靈,互相之間多了一層尊重、信任與理解。
到后來,在休息時,兩位女性終于坐在了一起,奚美娟對路長琴說道:“老蔣去世以后,你作為他的妻子,你是怎么來面對你今后的生活的?你是怎么在這十年當中撫養(yǎng)你的孩子的?”當時,奚美娟問了路長琴三個問題,都是有關她的,沒想到路長琴聽完之后特別激動,她由衷地感嘆:“十年來所有的記者來找我,都是問我老蔣的事兒,從來沒有人問過我的體會?!睂Υ?,奚美娟微微一笑解釋道:“我要演你,我必須問你的體會,問你的感受。老蔣的事跡我在報紙上、雜志上都已經(jīng)看了好多遍了?!币舱虼?,路長琴最終打開了心結,真正與奚美娟交上了朋友。很多年來,她原來連家都不讓人去的,后來卻主動接待了劇組到訪,“我們因為想去要一些更真實的道具什么的,到她家看看有沒有這些東西,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他們家一張蔣筑英的照片都沒有,我們以往的一些文藝作品,往往會通過滿屋子都是逝世丈夫的照片,來表達一種感情,但事實上,路長琴的家中一張蔣筑英的照片都沒有,因為她說她把老蔣的照片、連報名照她都全部收起來,放在箱子底下,她怕看到了會觸景生情,她會難過。所以這個也是我意想不到的,就是生活的實質(zhì),根本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概念化。”這段真實的經(jīng)歷給了奚美娟極大的震撼,她覺得這些細節(jié)如此真實,如此動人,如此細膩,對自己塑造人物非常有幫助。后來,這些對人物的理解與體會,都放在奚美娟精湛細膩的表演之中了。
記得還有一場戲,表現(xiàn)的是人家告訴路長琴,你的丈夫在太平間里,于是她走到那里見丈夫最后一面。原來的劇本上寫著,奚美娟所扮演的這個角色一下就沖進去了,可奚美娟仔細研究之后,覺得并不妥帖,于是就在拍攝現(xiàn)場問導演:“她憑什么相信她丈夫在里頭?她為什么要沖進去?她可能就是不相信,她哪怕知道,她也不愿意相信。我覺得她可能轉(zhuǎn)身就走了。因為她不愿意相信?!焙髞恚^眾所看到的畫面就是這樣安排的——當奚美娟扮演的路長琴走到太平間門口時,突然一下子調(diào)轉(zhuǎn)頭離去,拿著鑰匙的醫(yī)院保安急了,追著問道:你的丈夫是不是姓蔣?“這個時候,她才一下子站定了,她想她的預感終于實現(xiàn),因為她是瞞著人家悄悄地到醫(yī)院里去看,因為所有人都在瞞她,之前不知道,她感覺不對,她自己晚上一個人到醫(yī)院里去看的。然后這個時候,她證實了以后再轉(zhuǎn)過身來的時候,她就恨不得一步跨進去。我覺得這就是藝術一種反差而產(chǎn)生的巨大感染力。這個戲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說,我們不能把這些生活當中的原型人物概念化,臉譜化。我真的非常反感藝術當中的概念化,我也不要看那樣的電影。如果通過我們虛假的概念、臉譜的演繹而讓觀眾對這樣的人物有所誤解,有所誤導,我覺得是我們的失職?!?
歲月荏苒,轉(zhuǎn)眼到了2005年,事隔13年以后,當奚美娟知道自己參加的一個電視劇要在長春拍外景的時候,她特別高興。心里早就想好了,到那兒的第一件事就要去看望路長琴??烧娴搅碎L春,一下子心情又變得復雜了起來,因為那個時候路長琴已經(jīng)60多歲了,那么多年沒見,真不知道她的生活狀態(tài)會是怎樣的,奚美娟打心底里由衷地害怕會看到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令人難過??墒钱斪约赫娴奶みM路長琴家,門一開的時候,只見多年不見的路長琴剪了一個短短的頭發(fā),穿了一件短袖T恤,滿臉堆著笑,整個見面過程中,路長琴一直在笑,親切地與奚美娟聊天,滿屋子的歡聲笑語?;貞浧疬@件事,奚美娟依舊感動不已:“我真的好欣慰,好開心,好像我的心也落地了,更讓我欣慰的是,我看到他們家的墻壁上掛著一張?zhí)貏e大的蔣筑英的照片,說明她已經(jīng)從陰影里走出來了,這樣真好!”
《北京法源寺》重塑慈禧
從生活出發(fā),從人物出發(fā),精準、傳神地表達藝術的核心感染力,是奚美娟始終堅持的從藝原則。近年來,對于影視界越來越多的概念化創(chuàng)作,奚美娟始終選擇說“不”。因為,在奚美娟看來,藝術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藝術絕不是簡單地復制生活,藝術家是要去動腦筋去研究的。因此,藝術家要不斷地把自己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潛移默化地演繹到角色身上去?!叭绻f演員自己就比較單薄,你的理解力就會影響到角色創(chuàng)作,那我們可能就會看到一個相對呆板的、概念化的角色,而看不到太多高于生活的成分?,F(xiàn)在的觀眾都非常聰明,看戲看得也多,藝術感覺也都很好,他一眼就能看出演員的高低不同。反過來說,觀眾對我們演員也提出了新要求?!?/p>
奚美娟經(jīng)常說,藝術工作就像頭頂一碗水在走路,一滴都不能灑。有時候覺得灑一滴沒關系,下面再撿回來。其實是不行的,這兒灑掉一滴,一會兒又灑掉一滴,慢慢你的表演就不真實了。表演必須真實、真實、再真實,才能給角色填充更多豐滿的東西,演員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
就拿近年來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文藝作品中的“上海媽媽”來說,似乎有一種概念化、臉譜化的約定俗成,好像上海媽媽就是小市民,整天圍著房子存款來轉(zhuǎn),還恨不得要把女兒推到大款身邊去。在奚美娟看來,這種創(chuàng)作概念是非常片面,不與時俱進的。實際上,也許在計劃經(jīng)濟時候,在上海人住房特別緊張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比較計較錢財、把錢看得很重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是實際上,上海媽媽已經(jīng)在今天有了更為包容、大氣與多元的形象,“有一次,我一個朋友就說,她女婿家是在外地的,他在上海,家人都不在,她說我覺得我要對女婿好一點。我覺得這是現(xiàn)在一部分上海媽媽的想法,這是我親耳聽到的。聽的時候其實我挺感動的,實際上上海媽媽的形象,在生活當中是在發(fā)生變化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在這里,我作為上海人,要為上海媽媽說兩句話?!?/p>
盡管身為善良、真誠、質(zhì)樸的“國民媽媽”專業(yè)戶,在奚美娟的藝術生涯中,也曾有過3次出演不怒自威的“慈禧太后”的經(jīng)驗——去年,在話劇《北京法源寺》中,她霸氣出演慈禧太后,從平常百姓家的慈母到皇權籠罩下的老佛爺,整整12年未登話劇舞臺的奚美娟把自己“歸零”,在舞臺上塑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慈禧,演繹出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之下無法釋懷的母子親情。
“我身后是一片惶惶然的大清版圖,大清,植桑、耕田、人民、炊煙,一個美好清明的大園子”,在話劇 《北京法源寺》中,奚美娟扮演的慈禧一出場,臺詞就“文藝范兒”十足,少了幾分威嚴與恐怖。對此,奚美娟稱:“以往我在影視中演過兩三次慈禧,但那一般都是點綴式的人物。過去無論是在小說還是影視劇里,慈禧給我們的印象都是被妖魔化的,很多時候都是戴著淺薄的面具出現(xiàn),對這些我是很不屑的。”對于此次出演慈禧太后,奚美娟表示:“通過看書反思歷史,我發(fā)現(xiàn),慈禧能夠掌權40多年,即使她是失敗者,也要展示出其內(nèi)涵和智慧,這里可探究的東西太多,這樣才客觀,僅這一點,我和導演在排練前就有共識。因此這一次排《北京法源寺》我是真正塑造這個角色,而且是從零重新開始,這也是我塑造角色的一個習慣,每一次演出都要從零開始。這一次這個作品的呈現(xiàn)是蠻新穎也蠻震撼的,用的是寫實和寫意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我敢說,這個戲有著以往影視劇中沒有過的內(nèi)容。我們在戲中也貢獻了自己的觀點?!?/p>
因此,今天觀眾在《北京法源寺》中所見到的慈禧,不僅是太后,是統(tǒng)治者,更是一個女人,一位母親,一位年邁的長者,奚美娟希望能從人性的角度重新來詮釋慈禧作為母親的情感?!皬哪缸拥慕嵌?、從人性的情感上,皇家與普通人是沒有區(qū)別的。近期我看了很多資料,對于戊戌這段歷史,慈禧最不能釋懷的,便是光緒對她的態(tài)度。為此,幾次上朝她都曾失聲痛哭,這恰恰給了我一個情感的支點。這是一個女人的正常表達?!痹谒磥?,《北京法源寺》是一個男人戲,不是以慈禧為主線,所以戲份占的比例不多。但是由于身份的特殊她要傾聽每一個人的談話,因此從情感上非常復雜,也比較累心。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如今更多的觀眾了解奚美娟都是因為她的大銀幕作品,而實際上身為上海人藝的一分子,奚美娟在話劇舞臺上早就擁有了一批鐵桿粉絲,尤其是她上個世紀演出的話劇《中國夢》《留守女士》等,作為海派戲劇的代表作品,至今仍被戲劇觀眾津津樂道。
談到對于話劇的感情,奚美娟說:“畢業(yè)后我在上海人藝演了15年話劇,上個世紀80年代演得最多,我對舞臺有著太深的感情。雖然這些年不演了,但演話劇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鞭擅谰昊貞洠骸?003年巴金先生百歲誕辰時,我演了話劇《家》中的瑞玨,之后糊里糊涂過了12年。90年代初我才開始接觸影視劇,因為后來影視創(chuàng)作很繁榮,就一直沒有回到話劇舞臺。”
盡管這么多年沒有回歸舞臺,但是此番一到排練場,奚美娟仿佛就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在她看來,舞臺才是演員應該待的地方?!拔枧_對于演員的鍛煉很大,因為你的整個身心都要暴露在觀眾面前,沒有人能夠幫助你,也不能重來。所以舞臺是一個能夠檢驗一個演員業(yè)務能力、可以錘煉演員的地方?!?/p>
不忘一顆初心
毋庸置疑,奚美娟是時代的寵兒,藝壇的精英。多年來,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深刻的思想追求與獨特的藝術品位,為大家?guī)砹艘粋€個全新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刻畫人性,達到了表演藝術的新高峰。盡管如此,信奉著“人淡如菊”的她始終保持著優(yōu)雅、平和與低調(diào),在紛紛擾擾的藝術界,娛樂圈,始終不忘初心,保持真我,令人感佩。
至今為止,奚美娟依舊感恩于就讀上海戲劇學院時,老師們的嚴格、敬業(yè)與認真。這也影響了她一輩子,因為“老師們在傳遞藝術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把對藝術的堅守精神也傳遞給我們”。
有這樣一件事,讓奚美娟始終難以忘懷,1987年,當時她已經(jīng)畢業(yè)十年了,在排演話劇《中國夢》時,因為戲劇需要,她要獨唱一段民歌《小河淌水》。當時,一般舞臺話劇是很難得有演員在戲中獨唱的。奚美娟在上戲的聲樂老師看完戲后,找到了她,主動讓她到自己家去,細細打磨,認真調(diào)整一下發(fā)聲與音調(diào)。那幾天,奚美娟正忙著辦去新加坡的出國手續(xù),盡管如此,老師卻依舊堅持:“你再忙,晚上演出完了也要到我家來?!庇浀媚翘煅萃陸蛞院?,奚美娟騎著自行車來到老師家里,年邁的老師立刻投入進去,積極幫她調(diào)整發(fā)聲、講解中國民歌唱法?!袄蠋熡X得在藝術上還應該給我提醒,希望我更完美一些,不會因為我已經(jīng)畢業(yè)了、已經(jīng)演了好多的角色了而改變。”在奚美娟的心中,對老師的感恩與敬佩始終不絕,因為她知道,老師希望自己的歌聲是從心里流出來的,這樣才能打動觀眾。更難得的是,老師在她畢業(yè)十年以后還來關注學生,堅持要自己的學生做到最好的這份“堅守”,讓奚美娟對藝術有一種敬畏、敬仰,影響巨大?,F(xiàn)在,奚美娟也常常會遇到一些年輕演員,有時會來跟自己討論一些關于表演的問題,“此時此刻,我不知不覺地就會像我的老師們那樣去教,去幫助他們。因為,表演是一門學科,需要默默執(zhí)著地堅守,不是玩玩就能達到一定高度?!?/p>
文化化人,藝術育人。在奚美娟的心中,藝術是神圣而崇高的,因為無論是怎樣的藝術形式,都會對人造成一定的影響,對社會風氣還是存在引領作用?!昂玫淖髌?,會給觀眾的生活、給社會風氣一種好的引領。如果說觀眾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看到親情劇里扭曲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內(nèi)容,說得難聽一點,這就是藝術作品源于生活卻低于生活了。有時候,我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會很焦慮,為什么要這樣?生活明明就不是這一個樣子的?藝術作品就不能站得更高一點么?”在她的身上,看到的是當代藝術家的思想與擔當,責任與品格。
奚美娟常常會說起自己年輕時期非常流行的幾句話——“機會是給已經(jīng)做好準備的人的”,“是金子總會發(fā)光”?;蛟S,這兩句話是如此質(zhì)樸直白,卻對她的內(nèi)心產(chǎn)生著強烈的震撼與共鳴?!霸谖夷贻p的時候,這樣的話是非常激勵我的,直到今天,我還在身體力行地去努力,去學習,去實踐著這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