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殷棕
吉米一家人圍坐在餐桌邊,邊吃飯邊聊天,吉米問他爸爸:“恐懼是怎樣產(chǎn)生的?”
“孩子,為什么想到問這個問題?”
“爸爸,這我能理解,一個人站在懸崖邊,擔(dān)心掉下去,那一定很恐懼,可是班上我有個朋友,他害怕課上問問題,也害怕回答問題,他跟我說,一想起舉手,或被同學(xué)的目光注視,他就會全身發(fā)抖,就想躲藏到桌子底下哭,他以前并不是這樣,那時候很自信,一個人怎么會變得如此恐懼呢?”
“噢,這是他的事呀。你為什么要問呢?”爸爸問。
“他似乎并不怎么在意,可是我聽老師跟他媽媽說,老師非常擔(dān)心他,老師為什么要擔(dān)心呢?在班上害怕舉手肯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對此我就是想不明白?!?/p>
爸爸想了想,問:“你還記得你叔叔比利嗎?”
“記得,叔叔兩年前被熊吃掉了?!奔谆卮?。
“是的,可是這背后的故事你并不知道。有一天,你叔叔在家附近的林子里發(fā)現(xiàn)了一只熊崽,熊媽媽不見了,熊崽顯然無法自我保護,于是你叔叔就給它喂食,他每天送一些食物到林子里給熊崽吃,后來有一天,熊崽跟著你叔叔回家了,熊崽慢慢長大,吃得也越來越多,你叔叔就一直和熊生活在一起,一直給它喂食,熊越長越大?!?/p>
“后來呢?”吉米問。
“我們都牽掛著你叔叔,告訴你叔叔不要再喂養(yǎng)了,可是你叔叔卻聽不進去,因為熊已經(jīng)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無法想象沒有熊會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盡管熊已經(jīng)開始?xì)募依锏奈锲?,?yán)重影響到你叔叔的社交生活,他都不聽我們的話?!?/p>
爸爸頓了頓,繼續(xù)說:“然后有一天,熊站立起來,用它那強壯有力的巨掌,在你叔叔背上猛地一擊,你叔叔當(dāng)場斃命。”
“好痛心!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可是這跟恐懼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爸爸看著兒子,說:“我們的恐懼常從小事開始,我們讓其進入我們的生活,并一直給它喂食,它們長得越來越大,最終超過我們,并將我們吞噬,這種比喻可能不太恰當(dāng),但是恐懼會以某種方式限制我們生活的能力,卻是名副其實的。”
“我想我懂了,可是我的同學(xué)在學(xué)校里應(yīng)該怎樣做呢?”
“下次有機會要舉手。”
“但是他害怕呀,要是他問了個愚蠢的問題呢?或是回答錯了呢?他會羞死的?!?/p>
“不會的,吉米,”爸爸回答,“他不會羞死的,相反他的恐懼倒會使他不斷退步,他越是敢于面對,他的感覺會越好,下一次就不會像第一次感覺那么糟糕,最終他會克服恐懼,記住,你喂食它,它就會長大,你讓它挨餓它就會餓死?!?/p>
“爸爸,我要把你講給我聽的,都告訴我朋友?!奔赘吲d地說。
(潘燁摘自《哲思》 圖/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