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
隨著時間的推進,共享單車市場的格局正越來越明朗,越來越多的有利證據紛紛指向ofo。
共享單車的原創(chuàng)者和領騎者ofo小黃車7月6日宣布完成超過7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yè)基金聯合領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續(xù)跟投,易凱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自2015年6月在全球率先啟動以來,ofo小黃車已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覆蓋最廣、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連接超過650萬輛共享單車,日訂單量超2500萬個,為全球5個國家、150余個城市的上億用戶提供了超過20億次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出行服務。憑借其行業(yè)領軍者地位及強勁的發(fā)展勢頭,ofo贏得戰(zhàn)略及財務投資方的一致青睞,創(chuàng)下共享單車行業(yè)單筆最高融資,融資總額行業(yè)第一,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共享單車平臺。
繼滴滴和快的的打車大戰(zhàn)之后,共享單車市場成為共享市場的下一個爭奪焦點。隨著ofo和摩拜競爭的不斷升級,不僅各方勢力競相出面站臺,還引發(fā)了騰訊CEO馬化騰和金沙江創(chuàng)投合伙人朱嘯虎的公開爭論——就雙方數據誰是第一激辯幾個回合。但隨著更多第三方數據佐證和資本市場的傾斜,ofo似乎正在成為這場大戰(zhàn)的最后贏家。
多項權威數據顯示ofo已經勝出
共享單車的馬太效應已經開始顯現,但兩位巨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在市場份額數據方面,雙方你來我往,各不相讓。該數據已經成為雙方都必須攻克的高地,不僅直接影響雙方對營銷話語權的控制,還將影射公眾對共享單車市場的直觀認識。
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共享單車的市場格局越來越明朗,越來越多的有利證據紛紛指向ofo。近日,一家美來自美國紐約知名的研究公司7Park Data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ofo已占據近7成的市場份額,正建立更具優(yōu)勢的市場地位。
該報告還針對雙方的App數據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四季度—2017年一季度,ofo的每周活躍用戶以386%的速度呈現爆發(fā)式增長,盡管摩拜單車也有180%的增速,但與ofo的爆發(fā)性增速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獵豹全球智庫、易觀、艾瑞、trustdata、極光大數據等權威第三方數據也罕見地一致表明,勝利的天平正在朝ofo傾斜。在App應用方面,易觀千帆數據顯示,ofo的月活用戶規(guī)模位列App排行榜第83名,比摩拜領先11個位次;用戶增速更是摩拜的近3倍。在市場影響力方面,ofo出現在了國際著名風投調研機構CB Insights的“全球最具價值獨角獸榜單”,而該榜單未見摩拜的身影。
布局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
獵豹全球智庫分析指出,ofo最大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低成本控制和快速鋪量能力,使得ofo能在同樣資本投入情況下比摩拜投放更多車輛,低成本控制已經成為ofo攻城略地的最大“殺器”。
不可否認,ofo和摩拜在膠著期的競爭不相上下,ofo甚至曾失掉先發(fā)優(yōu)勢落后于摩拜。但ofo憑借低成本控制,快速建立規(guī)?;瘍?yōu)勢,力挽狂瀾。緊接著,ofo與螞蟻金服芝麻信用合作,螞蟻金服更完善的信用系統(tǒng),使得ofo可以無后顧之憂地開展免押金信用騎服務,并以此為爆點在市場快速推進。與摩拜動輒299元的押金門檻相比,ofo更低的押金甚至免押金服務能吸引更多消費者參與,使用戶門檻降至更低。
另外,ofo一直被外界貶低智能化技術,但事實上,ofo的智能化程度、技術水準也已經達到業(yè)內領先水平。尤其是ofo率先與華為電信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共享單車NB-IoT“物聯網智能鎖”,具有更強信號穿透能力、更強的網絡鏈接能力、更低功耗等特點,讓NB-IoT物聯網技術真正進入到日常的移動互聯場景中為用戶服務。
此外,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ofo引進了與AlphaGo相同的卷積神經網絡,以及谷歌的TensorFlow人工智能系統(tǒng),可以更加準確地預測用戶出行需求,這使得共享單車進入了“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新時代。而且,ofo率先也與北斗導航展開戰(zhàn)略合作,裝有衛(wèi)星導航定位技術的北斗智能鎖的共享單車已投放市場,進一步引領行業(yè)定位技術升級。
占據上游產業(yè)鏈70%產能
免押金服務模式、物聯網技術水平領先是ofo打出的產品組合拳,但在這背后,ofo還練就了供應鏈方面的強大內功。ofo不僅依靠大數據計算進行生產、投放,而且跟飛鴿、鳳凰、富士達等專業(yè)自行車供應鏈企業(yè)合作,真正實現“云端制造”。據了解,ofo儲備了全球近50%的自行車供應鏈產能(共享單車行業(yè)70%產能)并簽訂了排他協議,其上游工廠的產能要遠遠超出摩拜等競爭對手。
為了讓本區(qū)域投放車輛更加快捷,ofo還采用近工廠生產模式,建立起國內工廠近距離點對點的供應鏈協同體系。以ofo與自行車制造企業(yè)鳳凰的合作為例,鳳凰將自身成熟的生產制造技術、供應鏈管理體系為ofo小黃車提供支持,并且利用自身的工廠布局、裝配線生產資源與ofo進行整合,將小黃車的品質和應用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
同時,ofo更成熟的線下運維團隊,不僅能實時記錄用戶體驗、零部件磨損等關鍵信息,還會將其反饋給上游制造企業(yè),以達到設計改進、生產提升的目的。在這種雙向互動的合作模式下,一個智能化、人性化的產業(yè)鏈已經初露崢嶸,使得ofo在于摩拜的競爭中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
近7成的市場份額已經宣告ofo在這場共享單車大戰(zhàn)中基本勝出,輕便好騎、免押金服務、新型的智能技術、強大的生產鏈支撐都讓共享單車第一品牌的殊榮名至實歸。未來,ofo還將以新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引領共享單車在人性化、智能化的路上繼續(xù)領跑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