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如瑾
在人們的印象中,圓明園是一座華美的帝王園居游憩之地,但實際上,它也是重要的聽政理政之所。比如,“正大光明”“廓然大公”等日常辦事場所的命名;再如,《圓明園匾額略節(jié)》記載的“所其無逸”“天君淡寂”“審幾慎獨”“自強不息”等匾額,幾乎均為勉勵君主勤于政事的座右銘。
“乾隆全年有168天駐蹕圓明園?!鼻迦A大學賈珺博士根據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穿戴檔》的記錄統(tǒng)計出的這一結果,也是圓明園作為清代最重要離宮御苑的明證。
圓明園的御苑性質決定了它遠比普通的皇家園林復雜得多,除了豐富的景觀建筑和山水花木之外,還承擔著舉行儀典、視事理政和日常生活的功能。
據考證,圓明園中有若干農事建筑,以便帝王時時刻刻體察農情。在《御園親耕》中,乾隆寫道:“創(chuàng)武守以文,耕稼尤留意……謂是御園中,朝暮便親視?!边€設有專為皇子讀書的場所“洞天別處”,告誡皇子們“愿為君子儒,不作逍遙游”。圓明園各景區(qū)中冠以書屋、書室之名的多達20余處。
“人們習慣將圓明園與山水開闊、高下相映、中軸線一脈貫通的頤和園相比,認為圓明園過于緊湊,失于凌亂。但當我們從二維的圖紙轉向三維的實景,并以人的視角真正行走其中,才發(fā)現圓明園的造園藝術并不體現在平面的秩序和邏輯,而是更關注空間格局的多變巧妙和庭院尺度的親切宜人。”北京清城?,F數字科技研究院院長賀艷說。也許這就是為什么五朝皇帝一直把圓明園當作紫禁城外的第二個“家”,而清漪園(頤和園前身)在圓明園被毀前一直只是偶爾游賞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