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閆春梅(富漁水產)
實戰(zhàn)派|亞鹽中毒,同時細菌感染的防治方法
■ 閆春梅(富漁水產)
6月18日,左灘養(yǎng)殖戶余老板,帶來1瓶水讓我們幫忙檢測。幾滴試劑下去,亞硝酸鹽迅速顯色,亞硝酸鹽嚴重超標。余老板顯得特別匆忙,沒有來得及多問,立即拿了降亞鹽的產品回去潑灑。(水產人都知道,亞硝酸鹽中毒是非常緊急的事,處理不及時可能泛塘。)
6月21日,余老板再次拿來水樣和瀕臨死亡的鳊魚過來檢測,只說是發(fā)生死亡有一段時間,最嚴重的時候1d死亡8桶多,少的時候1d也有2~3桶,然后又匆忙離開。閑話少說,我們先觀察魚體情況,再檢查鰓絲,解剖內臟。
體表:體表出血,各鰭條充血、眼眶充血,眼球突出(死亡的魚特別明顯);鰓絲:鰓絲發(fā)黑,腫脹;內臟:肝臟發(fā)白,脾臟發(fā)黑,膽囊腫大,肝臟、脂肪有出血點;肝損傷,細菌感染。
首先,前幾天這個魚塘用過降亞硝酸鹽的產品,證明這個魚塘的底質、水質和溶氧肯定都不好。所以在治療漁病的時候,不能只是單純地給魚用藥治病,必須先調整好水質,“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這話一定要牢記于心,必須先搞好魚類的生存環(huán)境,才可能控制好漁病。
第二,要快速控制住死亡量才是王道。依靠外用消毒劑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內臟已經有明顯病變(過度的投喂,魚塘的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等毒性物質,頻繁使用殺蟲藥,過度使用抗生素等,都會嚴重損傷魚體肝臟),加之生病時間也比較長。在內服治療的時候,護肝藥物必須增加劑量,還有就是在計算用藥量的時候,必須要根據魚的體重來算,單次藥物劑量必須足夠,同時療程也必須達到,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6月21日內服:抗菌藥+護肝中藥+清熱解毒+維生素,1d1次,連續(xù)3~5d。同時配合氧化分解型底改。
第三,就是要求養(yǎng)殖戶朋友,在魚體嚴重發(fā)生過疾病之后,尤其是病程很長的,一定要在治療之后,再喂5d恢復體質、提高免疫的產品,才能保障魚體恢復健康,并且恢復抵抗力,避免復發(fā)。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復發(fā)之后,又要重新做治療,豈不是前功盡棄?
左上角剪開鰓蓋的魚亞鹽中毒導致鰓絲發(fā)黑,鏡檢無寄生蟲;最上面未剪開的魚腹部有明顯出血現象;剪開的三條魚背鰭、胸鰭、腹鰭、尾鰭,各鰭條充血發(fā)紅,肝臟發(fā)白,出血現象明顯,腹部肌肉發(fā)紅,有輕微腹水,細菌感染
眼眶出血點,吻端、口腔出血發(fā)紅
肝臟發(fā)白出血,腹腔出血點
眼眶、鰓蓋、各鰭條充血發(fā)紅,腹部出血
肝出血,脾臟發(fā)黑,腸道充血發(fā)紅,無食物
6月26日內服:維生素+提高免疫力藥物,1d1~2次,連用5d。
最后,我們的魚塘,平時一定要改底,氧化分解型的產品最好。很多養(yǎng)殖戶朋友肯定會問:“多久改底一次?”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定論的,一般建議7~10d1次。我們的魚,天天在吃飼料,天天在拉糞便,你說需要不需要改底,你說需要不需要定期改底?有些魚塘密度低,老板又嚴格控制投喂量,這種魚塘,15d改底1次,可能效果都會很好。換言之,假如你的魚塘,密度非常高,投喂量也非常大,魚拉的糞便肯定很多,這種情況5d就必須改底1次。所以,對于“改底”這件事,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魚塘的具體情況去處理。
再回到我們這個案例來:本次治療過程,3d以后死亡量只有幾條魚。內服治療完成以后,停藥2d,繼續(xù)投喂5d調增強體質的藥物。同時定期改底,建議5~7d1次。
在后續(xù)的聊天中我們才得知,這位老板,7畝水深2m的魚塘,至少有10萬斤魚。所以我們建議老板:將一部分達到上市規(guī)格的魚賣掉;一定要勤改底,多改底,避免毒素積累;15d1次內服保肝+提高免疫力,提高魚體免疫力,提升肝臟的排毒功能,增強魚體抗病力,保障綠色健康養(yǎng)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