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惇
談書法觀念之清理與超越
黃 惇
觀念的交叉就在于碑學(xué)和帖學(xué)的不同。
若說二十世紀的話題女人,陸小曼與林徽因難分伯仲。胡適曾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fēng)景?!庇暨_夫評價“陸小曼是一位曾振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倍熘灸t說“她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睛光里蕩起,心泉的秘密?!比欢?,多年來人們對陸小曼誤讀頗深,常認為她是驕奢淫逸的壞女人。筆者近年來有幸收藏陸小曼所繪《紅楓仕女圖》,故著意收集陸氏資料,每每為她叫屈。
陸小曼(1903—1965),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yè)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chuàng)作五幕話劇《卞昆岡》。她還諳昆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華東醫(yī)院逝世,享年63歲。
陸小曼1903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其父陸定晚清時考中舉人,曾擔(dān)任皇族貝子貝勒學(xué)校的老師,后留學(xué)日本,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xué),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學(xué)生。回國后,在國民黨政府財政部供職,歷任參事、賦稅司長等職位二十余年,同時也是中華儲蓄銀行的主要創(chuàng)辦人。
陸小曼出生名門,可以說是含著金勺匙長大。但她自幼接受了全面的中西方文化熏陶,她精通英語、法語,1920年,十八歲的陸小曼被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聘用兼職擔(dān)任外交翻譯,逐漸名聞北京社交界。她擔(dān)任翻譯期間,不僅僅是做傳聲筒,面對洋人的侮辱,常常會當(dāng)場駁斥。陸小曼在文學(xué)上亦有造詣,寫過小說、劇本、詩歌,翻譯意大利戲劇《海市蜃樓》,徐志摩合著有劇本《卞昆岡》。她還喜歡演戲、看戲。1924年,出演《春香鬧學(xué)》,結(jié)識徐志摩,并與之戀愛。美國好萊塢甚至給陸小曼寄來5000美元,邀請她去美國演戲,被她斷然拒絕。陸小曼多才多藝,但最終留給世人并以此立身的還是她的繪畫藝術(shù)。
陸小曼的繪畫啟蒙是由她的母親吳曼花完成的,1925年8月陸小曼拜劉海粟為師學(xué)畫。后又陸續(xù)拜賀天健、陳半丁為師,可謂師出名門,先后臨摹過宋代院體畫、仇英的人物畫、沈銓的花鳥走獸畫等,她天資聰穎,徐志摩去世后謝絕一切社交閉門不出,潛心習(xí)畫,創(chuàng)作,故而在民國繪畫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海寧馬徐浩先生,供職于徐邦達藝術(shù)館,距徐志摩故居不足千步,收藏陸小曼繪畫不遺余力,小有積累,2016年7月于杭州舉辦“曼筆生姿——陸小曼繪畫展”,筆者得訊,專程前往學(xué)習(xí)。
馬徐浩先生所藏陸小曼繪畫有山水、人物、看陸小曼的畫作,清麗婉約之余,總是感到一種淡淡的哀傷。它隱約在淡煙清嵐的山水之間,藏匿在春花秋草的蕭疏之中,暗含于仕女微顰的眉宇之間,雖然它不可名狀,卻也揮之不去。是否是因為陸氏對徐志摩的思戀,還是對其身世的自憐,我們已無從所知,但這份哀傷為她的作品增添了些許意味,總之,她的畫讓人“耐看”,
《丙戌夏月山水扇面》,全畫繪江渚平遠之景,墨筆淡設(shè)色。畫面開合有度,筆精墨妙,有“四王”遺風(fēng)。其中叢樹與點景部分尤其精彩,用筆磊落活潑,墨彩濃淡有致。重墨的點苔讓畫面氣脈貫通也在畫面層次上拉開了距離。兩葉江帆游走于空闊的水面之上,更增江天浩淼之氣。
《仇英筆意圖》是陸氏描繪的設(shè)色山水人物畫。是幅以明代無門派仇英為師法對象,描繪深山崖穴間高士對弈的情景。山石嶙峋層疊,斧劈為皴,干凈利落,氣格剛硬。雜樹如曲鐵,俊朗峭拔。雙勾填色,色彩明麗。崖間飛瀑直瀉,注入湍流的溪谷之中。水氣升騰間使畫面氛圍脫俗,襯托了主題。二高士凝神弈棋,閑散自適。一樵夫觀棋在側(cè),似有所思。人物刻畫精微,形象生動,渲染自然。全幅與李唐的《采薇圖》有異曲同工告之妙。
陸小曼在上海時結(jié)識了名媛唐瑛,親如姐妹,并且在繪畫上相互切磋,共同精進,后來陸氏到北京后,時有“南唐北陸”之稱。馬徐浩先生藏有三件陸小曼贈唐瑛的作品,其中《對弈圖》是描繪二仕女對弈場景,二人柳眉櫻口,窄肩細手,乃典型的清代仕女畫法。棋局剛剛開始,九枚棋子星布,左邊女子纖手探入棋盒,眼神游離間似乎猶豫不決,右邊女子香手托腮,左手輕叩案幾,耐心等待對手出子。畫面閑適悠然,情景平和,同時也略有清冷之意,體現(xiàn)了深閨女子的寂寥之氣。全畫設(shè)色雅淡自然,不著痕跡。陸氏在作品上的題識為:“余此身除好梅花成癖外,另愛棋道,常與小妹唐瑛對弈。有上品女兒紅一著一酌,彼為有趣。”表明了自我的情感和情趣。
陸小曼同類的仕女作品還有題為“甲子秋月臨仇實父本”和“閑情樓閣中”兩幅。其中,前一幅的內(nèi)容應(yīng)為《紅樓們》中的片段,描繪寶黛夜行的情景。人物端莊秀麗,技法精巧細膩,特別是在描繪人物夜行的謹慎狀態(tài)時,達到了特定的效果,令人欽服。是幅扇面的點景也十分精彩,濃重的松柳,嚴謹?shù)膰鷻谂c石階,柔若輕紗的煙靄,都處理的恰到好處,尤其是光影的效果,似有月光瀉下一般。點明了時間也襯明了空間。后一幅描繪的是樓閣亭臺中的仕女形象。人物眾多,神態(tài)各異,或賞畫弈棋,或耳語閑談,或撫琴吟詠,或嬉戲弄姿,整體中求變化,變化中有統(tǒng)一,可見陸氏對于大場景的駕馭能力。
她的另一幅題為“錦成世伯榮壽之慶”的條幅最為精彩,畫面取“仙人乘槎,白鶴添籌”之意。二仙人應(yīng)為麻姑和壽星,乘坐在古柏所制的仙槎之上,泛波與遼闊的湖海之間。麻姑奮力搖櫓,目視海天,神態(tài)準確生動,特別是因天風(fēng)吹動的發(fā)髻和帛帶,有“吳帶當(dāng)風(fēng)”的筆意,和超凡脫俗的神采。而臥于槎內(nèi)的壽星,手指云天中的仙鶴,雖龍鐘老態(tài),卻也仙風(fēng)道骨。二仙人皆露喜色,點名了祝壽的主題。仙槎之中更置芝蘭仙草,壽桃葫蘆,豐富了色彩,注明了吉祥。作品中的云水刻畫,尤其高妙,線質(zhì)曲鐵游絲,流暢生動,在淡墨清染間增強了體感,也與人物的精工細刻產(chǎn)生了對比,陸氏的功力和靈性可見一斑。
陸氏的另一張青綠界畫《蓬萊仙境》圖,工整細致,有條不紊,體現(xiàn)了她深厚的傳統(tǒng)功力和藝術(shù)品味。
花鳥畫是陸氏的拿手題材,筆者特別鐘愛她的一副為摯友唐瑛所繪的《蝴蝶虞美人圖》,全用南田技法,但較南田之作更為沉穩(wěn)莊重。其中,虞美人取折枝之勢,生發(fā)與畫面的左下角。葉子不過兩三片,卻刻畫出翻轉(zhuǎn)向背的變化和色彩的差別。朱紅色的花頭,以白色和胭脂變化和體感,雅艷嬌羞,全似美人漲紅的面頰和怯人的神態(tài)。一群彩蝶逐香而至。色彩斑斕,翻飛生姿。蝴蝶的技法是以焦墨檫染出形象的骨架和色相,并且?guī)в泻岚虻镊[絨質(zhì)地。再加上礦物質(zhì)顏料的搭配和渲染,形象更加逼真可愛,讓人心生喜悅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