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強
百姓抗稅,官員道歉
◎朱光強
光緒六年(1880年)十月中旬,《中國先驅(qū)報》陸續(xù)報道了發(fā)生在重慶的一件事情。十日,蒲江知縣發(fā)布告示,要征收殺豬稅。屠戶每殺一頭豬就要交200文稅金。同時還對豬肉零售給出了溫馨的建議指導價,每斤提高兩文,以抵消稅收。消息一出,屠戶嘩然,大罵知縣。原來以前的知縣也出過類似的稅收告示,每頭豬要收100文,由于屠戶的集體抵制沒有成功。這次竟然翻了一倍,屠戶們更加氣憤。
于是,屠戶們決定罷市,停止殺豬并收回市場上所有的豬肉,大約五百名屠戶全部集中在豬肉行業(yè)協(xié)會內(nèi),閉門不出。百姓買不到肉,紛紛到縣衙去抗議。知縣立即帶領300名衙役直奔豬肉協(xié)會,要求屠戶立即開門營業(yè),否則將依法進行嚴懲。無論衙役們怎么砸門,屠戶們就是巋然不動。眾多圍觀百姓起哄,說知縣有本事就應該一人前往與屠戶單獨談判。
知縣氣急敗壞。三日后,縣城到處軍警林立,幾乎處于戒嚴狀態(tài)。所有商鋪關門歇業(yè),市場一片蕭條。百姓躲在家里,屠戶們?nèi)栽谛袠I(yè)協(xié)會內(nèi)不露面。到了這個劍拔弩張的地步,百姓都擔心真的會打起來,亂了社會治安,擾了正常生活。又僵持了兩天,知縣強令非賣肉商戶開張營業(yè),保證正常市場供應。而屠戶們訴求強硬,官府必須取消殺豬稅。知縣同樣也很強硬,必須收。
令人沒想到的是,僅過了一天,知縣突然再次發(fā)布告示,百姓們一看,哈哈大笑并熱烈鼓掌。原來,這則告示是封致歉信。知縣鄭重向全體百姓道歉,同時還特別對屠戶致歉。告示一出,縣城立即恢復了繁榮景象,殺豬稅也就沒有再征收。
一直強硬的知縣為何突然向百姓道歉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如果繼續(xù)僵持下去,百姓生活無以為繼,必然會到縣衙去鬧事,知縣也怕挨揍。再者,縣城一旦治安不穩(wěn),就會面臨問責,恐烏紗帽不保。另外,大清官員還是比較畏民的,民意對官員仕途影響甚大。
同樣的報紙,九年后又報道了杭州一起抗稅事件。原來,杭州府準備強行收取茶葉稅,用來賑濟災荒。茶商們認為不合理,集體罷市抵制。杭州府沒有強硬要求茶葉鋪必須營業(yè),也沒有抓人,而是與茶商展開了談判。首先官府向茶商道歉,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難處,讓茶商體諒。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官府向本地茶商一次性共征收1500兩銀子,不再征收茶葉稅。于是,幾百家茶商一起湊了銀子,大家恢復正常營業(yè),事態(tài)徹底平息。
同樣的事情還發(fā)生在廣東浦口。浦口一帶走私鴉片比較嚴重,當?shù)毓俑犚恢谎坶]一只眼。某天,官府突然要收稅,鴉片商們當然堅決抵制,以罷市相要挾。癮君子們集體去官府鬧事,還打砸了稅務局。這種緊張的局面怎么收拾?當?shù)毓賳T立即出面談判,答應向百姓妥協(xié),只向外國鴉片收稅,本地鴉片照常不納稅。最奇葩的是,對于打砸鬧事者,官府也不追責。
因為收稅,造成官民對立,甚至達到劍拔弩張的態(tài)勢,根本原因在于,收稅之前沒有廣泛征求民意,屬拍腦袋的政策。不過還好,即使是大清的最基層政府與官員也能誠懇道歉,主動減免稅收。不管怎么說,至少稅收免了,百姓負擔沒有增加,還是值得稱贊的。
編 輯/子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