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軼
魚眼鏡頭的視角接近或超過180度,已經(jīng)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圍,并且使景物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形。因此,一些攝影師喜歡利用魚眼鏡頭的夸張變形來營造奇特的透視感和畫面效果。但也正是這種超越尋常的視角和變形,使魚眼鏡頭并不容易把控,長久以來使大多數(shù)攝影人敬而遠之。不過,在如今這個影像越來越凸顯個性化的時代,魚眼鏡頭的魅力也越來越被更多地認識和挖掘出來。尼康就在最近推出了AF-S 8-15mm f/3.5-4.5E ED全畫幅魚眼變焦鏡頭。
獨特而可變的成像效果
魚眼鏡頭在成像形狀上分為圓周魚眼和對角線魚眼,前者拍攝的畫面呈正圓形,涵蓋的視角更廣闊,變形也更強烈,后者則依然拍攝的是矩形畫面,接近正常超廣角效果。而尼康這只變焦魚眼鏡頭集這兩種影像拍攝能力于一身,顯然能適應和滿足更多的創(chuàng)作需求。圓周魚眼效果只能在全畫幅相機上實現(xiàn),變焦到14mm左右才能拍攝無黑角的對角線魚眼畫面。DX格式(鏡頭焦距刻度上有DX白點標記),則在約11mm開始可獲得對角線魚眼效果。從對比畫面可以看到,即使是15mm焦距拍攝的對角線魚眼畫面,也與常規(guī)超廣角鏡頭有很大不同。需要說明的是,這只鏡頭雖然配備了漂亮的大小雙層遮光罩,但基本是為DX畫幅準備的,小遮光罩在全畫幅相機上14mm焦距以下也會遮擋畫面,必須摘下。
全方位技術加持
我們知道,之前競爭對手佳能也推出過一只同樣焦段的魚眼變焦鏡頭,且為恒定光圈的L級專業(yè)定位,在當時也引起了相當?shù)年P注度。時隔多年,尼康推出這只鏡頭可以看作不僅是填補空白,也是為了滿足用戶日益強烈的個性化需要,并且這款產(chǎn)品配備了尼康當前最先進的多種技術和材質,以保證其出類拔萃的成像質量。鏡頭后部就印有Nano Crystal Coat(納米結晶涂層)、SWM(Silent Wave Motor,寧靜波動馬達)、ED(低色散)、IF(內(nèi)對焦)、Aspherical(非球面鏡片)、Fisheye(魚眼)等六個技術標識。在光學結構和用料上,尼康也更為復雜,15片鏡片中應用了2片非球面鏡片和3片ED低色散鏡片,以保證在整個畫面范圍內(nèi)提供高素質圖像。
實拍畫質出人意料
人們通常不對魚眼鏡頭的成像素質抱太高期望,而更多看重它帶來的如哈哈鏡般的奇異影像。筆者過去用過的一些定焦魚眼鏡頭,畫質就難以恭維,甚至有的慘不忍睹。雖然尼康這只鏡頭是最新推出并采用了多種材料和新技術,但實拍效果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檢驗,用出人意料來形容并不過分。就算在最廣的8mm端,畫面中心和邊緣的清晰度也差距不很大,在15mm時就更加均衡。鏡頭色彩表現(xiàn)也非常驚艷,高反差邊緣色散在大光圈下有些明顯,但作為魚眼鏡頭已經(jīng)算控制不錯的了,縮小光圈還可以大為改善。因為應用了納米結晶涂層,這只鏡頭能有效減輕鬼影和眩光的出現(xiàn),對于實用很有意義。此外,這款鏡頭在鏡頭后卡口處還設計了濾鏡插槽,可以使用廣角鏡頭常必用的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