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恒 陳菲
一起來讀
他用力把眼睛睜大,簡直能和一顆紅提子比美。脖子伸得好長,像長頸鹿!身體前傾,都趴到前面同學(xué)的背上了。大概還看不清楚,他又慢慢瞇起眼睛,哈哈,真像用刀片劃開的一條縫。眉頭也緊緊地鎖在一起,使勁低垂著,都挨著鼻梁了??磥?,字太小,他還是看不到。嘿嘿,所有的努力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一起討論
李老師:小朋友們,這段話描寫的是“看”這個動作,讀完之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趙一銘:我知道,寫“看”不僅僅只描寫了眼睛上的變化,還把配合“看”的“伸”脖子,“傾”身體,眉毛的“鎖、垂”都寫出來了。
王靖杰:每個部位的動作都加上了聯(lián)想,比如“脖子伸得好長,像長頸鹿”,瞇起的眼睛“像用刀片劃開的一條縫”,這畫面,讓我不禁想笑。
張瑜函:結(jié)尾還用一個歇后語對這么費勁“看”做了評價。
李老師:其實呀,生活中真實的動作都不可能單靠一個肢體器官孤立地去完成,比如,撿起地上的紙屑,要完成“撿”,需要彎腰、低頭、伸臂、眼睛聚焦等。所以呢,我們描寫動作的時候,要把與主體動作“相伴”的動作按順序描寫出來,就像是給動作“找伙伴”,這樣寫出的動作才是真實的,才是立體的。
曹子昂:李老師,給動作“找伙伴”是不是要把做這個動作時,人的肢體表現(xiàn)、神情都寫出來呢?
李老師:把與“主體動作”相關(guān)的動作寫出來即可,如果面面俱到,反而會造成語言啰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