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的畸形兒
別里科夫是一個滑稽可笑的人,也是一個可憐可悲的人。
可笑,在于他的外表和生活習(xí)性。從頭到腳,用帽子、眼鏡、大衣、雨鞋等種種套子把自己包裹起來,就連睡覺都要放下帳子,用被子蒙住腦袋,生怕會有什么人突然闖進(jìn)來。如此古怪、荒唐,怎能不令人捧腹呢?
而生活對他來說除了恐懼再無其他內(nèi)容。他所做的事除了教古代語言,就是看政府的文告,勸人們不要闖出“亂子”。他甚至連婚也不敢結(jié),四十多歲了,好不容易有了結(jié)婚的念頭,但一次“騎車事件”就嚇得他魂不附體了,不但結(jié)束了他的婚姻生活,而且葬送了他的性命,真是可悲、可憐至極!
二、別里科夫的守法
他遵守每一項法律,他不想別人犯錯也不讓自己犯錯,他這樣為別人著想,背地里反而被他們指責(zé)和唾罵,難道這就是他的回報嗎?也許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得到他們的回報,他只是想盡到自己應(yīng)有的責(zé)任而已,但沒有人會思考他所做的一切是否對他們有利而只是往壞處想,浪費了他的一片良苦用心。其實我們也知道腐朽保守的勢力在新生事物面前是不堪一擊的,但為什么幾乎沒有人去擊破舊思想呢?而只是一味地聽從,盲目地跟從,難道這也是別里科夫的錯嗎?
三、“我的無奈”誰能懂
別里科夫,你并不專制,“千萬別鬧出亂子?。 辈坏荒苷f你是衛(wèi)道士,而且可以說這是沙皇專制殘害你的最好證明。你應(yīng)該是契訶夫創(chuàng)造出來揭示和批判俄國沙皇專制的英雄。你受委屈了,一百年了,你也該得到應(yīng)有的“榮耀”了。試想一個整天躲在套子中的人,一個膽小到晴天都要打傘的小小教師又怎么會有“資格”擔(dān)任沙皇專制的助手呢?別里科夫,你并不孤獨,一百年過去了,你的影子依然存在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四、別里科夫不虛偽
別里科夫為人并不虛偽。他公然聲稱(而非悄悄告密)要把和科瓦連科的談話報告給校長,這種宋襄公式的做法其實是出于愚蠢的、守舊死板的義務(wù)感和自保的心理。從別里科夫惴惴不安的口頭禪“千萬別出什么亂子”里,我們感受到的是他內(nèi)心的脆弱與敏感,他似乎預(yù)知了即將到來的革命將給俄國社會帶來巨大的動蕩。對未來的敏感使他惶恐不安,現(xiàn)實中專制統(tǒng)治的沉沉鐵幕又讓他倍感危機四伏。于是,像別里科夫這樣軟弱的小知識分子只有竭力地紡織“套子”。他的命運喻示了在一種特定的社會形態(tài)下,軟弱而膽怯的小人物的可悲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