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
合作學習能力,是小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素質(zhì)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深層次發(fā)掘教材內(nèi)容,選準合作學習的“點”,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合作學習活動高效開展,從而真正實現(xiàn)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目標。
一、選擇教材的重點處
小學英語教學中采取合作學習模式,以期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充分展現(xiàn)自我,從小組合作交流探討中,不斷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度發(fā)掘教材,選擇教材的重點處,只有這樣才能讓合作學習模式效益最大化。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Unit4“Seeing the doctor”為例,這一課涉及到的重要知識點為“descriptions of body parts”。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初步的知識,如“l(fā)eg、arm、foot、hand、headache”,并引導性提出問題,讓學生對知識重點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教師舉起貼著創(chuàng)可貼的手問:“Whats wrong ?”學生結(jié)合對本單元知識點的了解,異口同聲回答:“Your hand hurts”。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要求學生分組合作進行口語交流。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口語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利用這種方式開展學生口語交流活動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有效克服了教師無法與每個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的不足,對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水平發(fā)揮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教師必須選擇教材中的重點處,對于這一部分知識進行深化鞏固,確保學生可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語重要知識點,從而為提高小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二、選擇教材的兩難處
小學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障礙,可以將這些障礙稱之為影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兩難處”,如何克服這些兩難之處的問題,直接關(guān)系到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正確認識這些“兩難處”問題,以合作學習方式克服這些問題。
以Unit4“Seeing the doctor”教學為例,在明確本單元知識重點的同時,教師深度發(fā)掘教材,明確本單元內(nèi)容涉及到的“兩難處”問題,如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Whats wrong with you?”為主題講述了一個笑話,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靈活運用所給英語句型進行口語交流。
學生1:Whats wrong with you? You look upset today.
學生2:No,Mum,but…
學生1:Is there anything wrong?
學生2:Well.What shall I do? I happened to break a window in Mr. Henrys house.
學生1:Oh,did you apologize to Mr. Henry?
由此可見,由學生以合作學習方式參與到英語課堂中,對于復雜英語知識點化難為易,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英語知識點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就可以真正實現(xiàn)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重要目標。
三、選擇教材的開放處
小學英語教學中以合作學習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在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提升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從實際教學經(jīng)驗可以看出,通?!笆桥c否”的問題,會限制學生思維的拓展。對此,在英語合作教學中,必須選擇教材的“開放處”,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現(xiàn)以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教學為例,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活動前,教師先讓學生講述“皇帝的新衣”這個故事,在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產(chǎn)生較為深刻印象的同時,教師巧妙導入教學話題,并要求學生用英語的視角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由此可見,教師選擇“視野開闊”的話題,由學生結(jié)合所學知識暢所欲言,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到樂趣,也有利于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總之,深度發(fā)掘教材,選準合作學習“點”,是開展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出路。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官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