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丹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像網球這一類的貴族運動漸漸走進體育課堂。從運動項目轉向小學體育課堂必定會有不適應和需要改變的地方。于是,衍生了兒童短式網球,但由于師資力量和傳統觀念等問題的影響,短網也沒有真正走出競技訓練的怪圈。筆者從教學指南體育學科的八個顯性特征出發(fā),從體育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多樣性和啟發(fā)性著手,大膽探索短式網球啟蒙教學的新途徑,使學生在游戲中熟悉球性,在練習中體會方法,在實戰(zhàn)中提高興趣。
短式網球特點
網球作為一種競技項目,日常訓練是非??菰锖蛧乐數?。一個動作要練上幾課時才能學習下一個動作,學生總是在重復練習,教練員們更關注動作的準確性,防止一個動作不對會影響下一個動作的銜接。
筆者所教授的二年級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都很高,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同時,他們對于簡單的事物有所掌握,對熟悉的知識有所感悟,具備表演的欲望。但注意的時間較短,容易思維發(fā)散。對枯燥機械化的學習內容和練習方式很快失去興趣。之前也沒有真正接觸過網球,個別學生也是通過課外訓練初步了解網球。
短式網球的課堂案例
充分熱身階段 筆者在給學生上網球第一課時,讓二年級學生先成四路縱隊站立,體委整隊。隨后教師進行簡單的介紹之后,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先熱身跑再熱身操的固定套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空間感,而且學習興趣占了學習態(tài)度的很大一部分。設計了成兩路橫隊面對面站的熱身活動,面對相距5米,聽“哨音”相對人相向往前跑,靠近時做擊掌、小步跑,相近時擊掌、高抬腿,相近時擊掌做側滑步等練習。這樣的練習既可以使學生充分的熱身。兩人一組面對面的擊掌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對學生練習起到互相評價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在設計時就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這時的學生更適于加強網球場橫向練習,縱向對于他們來說還有點難度。于是在這樣的熱身中,學生也能達到對短網場地的適應。
興趣激發(fā)階段 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在這個時期如果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學生感受不到網球帶來的樂趣,會直接影響到下面內容的學習和學生對網球的整體認識。于是,筆者在開始時就讓學生接觸球。組織學生進行托球練習和原地左右手自顛球練習。這些練習都是讓學生熟悉球性,同時能讓學生盡快碰到球,不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活躍身心階段 在簡單的球性學習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面對面即興互相用手擊球的練習,這是球性學習也是實戰(zhàn)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網球的完整教學過程就是從握拍開始的。在充分的球性學習之后,我開始讓學生握拍,相對于向學生強調大陸式、東方式、半西方式這種專業(yè)名字,筆者認為最簡單的能讓學生拿拍子打球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于是,筆者讓學生把拍子平放在地上。掌心朝下把拍子拿起來,只要能拿起來拍一下就算通過。這樣簡單的兩個步驟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更簡便和易于接受。
呼應前面手擊球,在學生了解握拍方法之后,讓學生先握住拍面,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ハ嗄门淖幼呓攦蓚€拍面重合這就是擊球位置,再退回到原來自己的位置。這樣簡單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正確的擊球位置。在之前用手擊球的基礎上,讓孩子們用拍面進行擊球練習。這樣就有擊球的重復練習,也讓學生在實際對打情境下進行練習,畢竟現實比賽中沒有球是固定給孩子打的,都是不穩(wěn)定的來球。最重要的就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拍面練習后就是正式的持拍練習。兩人一組握拍柄進行擊球練習。在前面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兩人相隔距離到網球場寬的距離。這樣學生能形成場地意識也不會因為負荷過大超出他們能力承受范圍。最后進行輪換比賽,讓學生在真實的比賽情境中鞏固網球擊球動作。
恢復身心階段 課堂結束,筆者給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塊小抹布,讓他們在清理自己的網球拍的過程中放松自己。如此一來,培養(yǎng)了學生愛護器材的習慣。
在實踐中反思
注重學生的參與,以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在游戲中熟悉球性。在球類項目的學習中,熟悉球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對球拍和網球的重量、大小以及彈性等有一定的了解后,對學習、掌握運用短式網球技術動作有促進作用。筆者設計了原地左右手顛球、托球等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逐漸了解球拍和網球的性質,逐漸體會擊打網球時的用力大小,逐漸體會正拍擊球動作??梢钥闯?,學生在這種游戲性的氛圍中學習始終保持著高漲的學習熱情。
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學生的認知習慣,包括學生一節(jié)課能接受的知識容量都是筆者關注的重點,將學習方式簡化,將網球知識融入課堂。鼓勵學生在練習中體會方法,在練習中領悟動作,了解網球比賽的規(guī)則。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身體素質,將學習內容重新組合、安排,真正適合學生。
注重學生心理需求,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學習正拍擊球動作后,學生必然想親身體驗,能夠隔網對打可以稱得上是初學者的最高境界。本課中,筆者安排兩人一組進行各種形式的對打練習,既滿足了學生這一心理需求,又使學生將所學動作與實際應用建立起聯系,對逐漸掌握正確動作有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