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生
摘 要:電梯,是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扮演著特別重要的角色,在高樓大廈中運輸人員和貨物,其安全性是影響電梯運轉和人員安全的關鍵。而危害最大的就屬轎廂的意外移動,對轎廂的意外運行監(jiān)測,要能可靠的通過安全裝置及時采取保護措施。本文著重分析了電梯轎廂意外移動及保護裝置的設置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梯;轎廂意外移動;UCMP;安全保護裝置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9.100
隨著當代社會的大力發(fā)展,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隨之而來的是電梯的作用越來越大,作為高層建筑中垂直運輸的工具,它為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但同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其安全性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電梯轎廂的意外移動容易造成乘坐人員剪切、擠壓等事故,因此結合在電梯檢驗工作中發(fā)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
1 轎廂意外移動的原因
1.1 控制系統(tǒng)
電梯執(zhí)行的所有指令、信號,均由電氣控制系統(tǒng)來完成(如圖1),電氣控制系統(tǒng)中的可編程控制器和電氣元件的某一部分出現故障,可能導致電梯誤動作而出現事故,如門鎖電氣驗證失效,可能導致電梯在平層開門狀態(tài)下運行導致人員造成嚴重傷害如剪切、墜落事故。
1.2 驅動系統(tǒng)
曳引式電梯多采用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電梯的上下運行主要靠曳引輪繩槽和鋼絲繩的摩擦力來實現。曳引輪繩槽的嚴重磨損、鋼絲繩的磨損都可能導致摩擦系數的改變從而導致曳引力的變化,以及繩槽和鋼絲繩上的油污都可導致曳引力不足而導致鋼絲繩打滑出現轎廂的意外移動。
1.3 制動系統(tǒng)
制動器作為電梯最重要的安全裝置,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對電梯的安全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各種電梯事故分析中可以發(fā)現,制動失效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制動器閘瓦與制動輪間隙調整不當、閘瓦磨損嚴重、頂桿螺栓調節(jié)不當、抱閘滯后延時等,以及制動閘瓦因維保不慎沾有油污等都可造成制動失效。
1.4 人為原因
維保人員違規(guī)操作電梯,如人為短接轎門、層門電氣聯(lián)鎖裝置導致電梯開門運行,超載裝置失效使電梯超載運行在平層開門后造成溜車,電梯困人后救援操作不當等。
2 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定義
根據GB7588-2003第一號修改單對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UCMP(Unintended car movement protection system)有以下表述:在層門未被鎖住且轎門未關閉的情況下,由于轎廂安全運行所依賴的驅動主機或驅動控制系統(tǒng)的任何單一元件失效引起轎廂離開層站的意外移動,電梯應具有防止該移動或使移動停止的裝置。即通過對電梯系統(tǒng)的優(yōu)化設計,最大程度保證電梯轎廂的安全運行,消除意外移動等安全隱患,保障乘客的安全。
3 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的要求
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安全裝置主要包括檢測裝置和制停部件兩部分。用于監(jiān)測轎廂意外移動,并向操縱裝置和制停子系統(tǒng)發(fā)出動作信號的電路,其主要包括檢測轎廂意外移動的變換器或傳感器,以及對于檢測到的信號進行邏輯處理和運算,并發(fā)出動作信號,切斷觸發(fā)電路電流的電路。
(1)轎廂意外移動裝置需在轎廂到達開門區(qū)后在廳門未被鎖止且轎門未關閉的情況下,檢測電梯轎廂是否有意外移動的現象,然后通過檢測廳門門鎖和轎門門鎖的回路是否通斷,判斷廳門和轎門是否關閉,此時轎廂意外移動裝置即需要開始檢測轎廂是否存在意外移動,因此需檢測如下信號:轎門鎖信號、層門鎖信號、平層區(qū)信號、轎廂意外移動信。
(2)制停裝置可以作用在曳引輪、曳引輪軸、鋼絲繩、轎廂、對重等部分來實現制停作用。制停裝置不僅僅是使轎廂制停,它還必須使轎廂一直處于停止狀態(tài)。制停裝置不僅可以作用于轎廂使其停止運行,還可以與上行、下行超速保護裝置共同作用,制停作用于對重、轎廂時,通過安全鉗來產生制停功能,此時防止轎廂意外移動的保護裝置由限速器、檢測系統(tǒng)來完成。如果此時制動器作用于曳引輪,因為制動區(qū)域曳引輪的功能可以用制動器來實現,則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保護功能有制動器和檢測系統(tǒng)來完成。如果制停裝置作用于曳引鋼絲繩,此時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保護裝置由鋼絲繩夾繩器與檢測系統(tǒng)來完成(如圖2)。
(3)制停距離和位置要求。
①最大制停距離:轎廂地坎相對原??繉诱镜乜驳你U垂距離不大于1.20m。
②停止后防滑落(墜入井道)間隙:層門地坎與轎廂護腳板最底部分之間的鉛垂距離不大于0.20m;對部分封閉的井道,轎廂地坎與面對轎廂入口的井道壁最低部件之間的距離不大于0.20m。
③停止后轎廂內人員可能被救出的安全間隙:a、轎廂高出救援層平層位置時,轎廂地坎與層門門楣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小于1.00m;b、轎廂低于救援層平層位置時,層門地坎與轎廂門楣之間的處置距離不小于1.00m。
(4)防止轎廂意外移動的保護裝置動作后,應該由具有相關維保資質的專業(yè)人員將其復位。按照要求,釋放該裝置應不需要接近轎廂、對重(平衡重),釋放后該裝置應處于工作狀態(tài)。
隨著電梯應用的日益廣泛,電梯的安全性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針對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保護需要從事故發(fā)生的源頭上入手,分析其原因,在出現意外之前提前預警,及時控制電梯,保護乘客的安全,使電梯成為一種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參考文獻
[1]GB 7588-2003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劉鐵.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檢測及保護裝置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
[3]韓向青.防止電梯轎廂意外移動的保護裝置研究[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6,(03):166+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