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澤兵
周末是母親生日,我決定回家一趟。給母親打通電話時,她說:“都五十多的人了,還過什么生日?別回來了,幾百公里的路程,坐車很辛苦。你平時上班忙,趁周末好好休息休息。再說了,回來就只能待一天,一來一去路費好幾百,省下來還可以還按揭?!甭犞赣H的話,我鼻子一酸。從小到大,母親的關愛一直如影隨形,哪怕成家后,父母的牽掛仍如綿綿的情絲,牽扯著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剛走到小區(qū)門口,已遠遠望見父母在此等候,一如念書時在村口盼我回家一樣。我一陣詫異,自從我到省城工作后,父母在小縣城閑不住,到環(huán)衛(wèi)所聯(lián)系了一份保潔工作,每天負責清掃一段200米左右的馬路,既打發(fā)時間,又能掙錢貼補家用。這會兒才四點,二老應該當班才對。問母親,母親告訴我,她聽說我要回家后,就和工友換了班,今天一早就守在樓下等我。
陪我回家后,父母便拎著菜籃出門了。不一會兒,他們拎回了一大籃子菜,還有我最愛吃的魚。我不在家時,父母很少上街買菜,都吃鄉(xiāng)里八親從農村給他們捎來的菜。母親把這些鄉(xiāng)親們送來的菜晾在通風的地方,十天半個月后,菜全都蔫了,但父母仍舍不得扔掉。如今,兒子回家了,父母親到菜市場買最新鮮的蔬菜,深怕怠慢了兒子。
做飯時,我坐在灶臺前燒火,父母則在廚房里忙這忙那,母親嘴里不停地給我講村里的事:東家的兒子討媳婦了,生了雙胞胎;西家的老母親九十高齡了,是村里最高壽的老人;鄰家的叔叔上房蓋瓦時不慎摔了下來,住進了重癥病房;農民也可以買醫(yī)療保險,交20元錢保費可以保全年……一番閑聊后,自然說到我的事兒上。說我老大不小了,也該考慮生小孩了,趁她和父親還年輕,能幫著照看;還說他們不會到我工作的大城市居住,房子包裹得像鳥籠似的,連個說話的人也不好找……我一一點頭應承著。母親覺著自己說的話奏了效,心情十分舒坦,皺紋深重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晚飯后,坐在電視機前,和父母東一句西一句地聊著,平日里父母九點不到就上床睡覺了,可他們見到兒子卻總有說不完的話,完全不知疲倦。
第二天一早起床,沒有見到父母,跑上屋頂空壩才看見二老,二老忙得不亦樂乎:殺了兩只雞,把毛清理干凈后裝在塑料袋里;挑了100只個頭大的雞蛋,裝了滿滿一籃;把手工做的鞋墊用報紙包好,放進我的行李包……我把父母精心準備的禮物一一收下,那是世間最珍貴最無價的真情。
父母送我到車站后久久不肯離去,細細地打量我,車輛啟動,父母的眼角流下了淚水,那是一份深深的不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當我長大成人后在外拼搏,父母卻孤獨地守在家中,我回家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可每一次,父母都像接待尊貴的客人般傾注濃濃的愛意。
人生的路途何其漫長,但起點總源于一個叫家的地方。當我們漸行漸遠,一定不要忘記時時回望,因為那里有日漸老去的父母——他們,是為人兒女最深切的牽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