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芬+齊俊林
摘要:針對現(xiàn)行高中化學教材中“H2在Cl2里燃燒”實驗的不足,利用集氣瓶、注射器、干燥管、漏斗、微型吸氣泵等簡單儀器的巧妙組合,對該實驗進行了創(chuàng)新設計。很好地解決了教材中毒氣污染、氫氣和氯氣制備復雜,以及該實驗存在的火焰被酸霧遮罩等問題,使實驗現(xiàn)象明顯,教學效果好。
關鍵詞:H2在Cl2里燃燒;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改進;酸霧;電動微型吸氣泵
文章編號:1005–6629(2017)7–0058–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1 提出問題
“H2在Cl2里燃燒”實驗是現(xiàn)行高中化學教材的一個經(jīng)典實驗(如圖1所示)[1]。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該實驗設計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一,由于該實驗設計受到當時設計思想和材料的限制,只重視效果,不重視污染,致使生成的氯化氫氣體和剩余的氯氣大量外逸,污染室內(nèi)空氣;其二,沒有給出簡單易行的氫氣和氯氣發(fā)生裝置,只能用傳統(tǒng)的制備方法制取氫氣(如圖2所示)和氯氣(如圖3所示),在制備、收集過程中不僅使氯氣容易外逸污染環(huán)境,而且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強度,影響了教學效率。由于這些不足,教師對該實驗極易形成不想做、不愿做、不敢做的“三不”觀念,采取消極的“紙上談兵”法進行課堂教學,用講解實驗的手段來完成課堂實驗教學任務,其結(jié)果必然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為此,我們對該實驗進行了創(chuàng)新設計,很好地解決了原有實驗的不足。
2 研究現(xiàn)狀簡述
針對教材中“H2在Cl2里燃燒”實驗存在的不足,一些教師對該實驗曾進行過探究,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進。例如:有的實驗方法[2,3]雖然解決了污染問題以及制備氫氣和氯氣的復雜裝置問題,但難于觀察火焰的顏色,其主要原因是,氫氣燃燒時生成的氯化氫遇到少量的水蒸氣就會產(chǎn)生明顯的酸霧,若不及時除去將逐漸使蒼白色火焰被酸霧所遮擋,嚴重影響學生的觀察效果;有的實驗方法[4]不僅火焰因酸霧干擾難以觀察,而且仍然需要復雜的氫氣和氯氣的制備系統(tǒng),給課堂實驗教學帶來極大的不便;還有的實驗方法[5]雖然對點燃氣體的方法作了改進,可以看到蒼白色火焰,但制氣及儲氣裝置復雜,況且依然會對空氣造成污染;也有的實驗[6]雖然解決了氯氣制備系統(tǒng)復雜問題,但沒有解決好制取氫氣的復雜問題以及空氣的污染問題。綜合目前研究現(xiàn)狀和教材中實驗方法,我們認為有必要對該實驗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盡可能改進并完善“H2在Cl2里燃燒”實驗的方法。
3 設計理念
我們對“H2在Cl2里燃燒”實驗方法的創(chuàng)新設計,其目的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其一,實驗過程中逸出的氯化氫和氯氣污染教學環(huán)境問題;其二,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火焰難于觀察且容易被白色酸霧遮蓋問題;其三,制備氫氣、氯氣的設備復雜、不實用問題。通過對實驗巧妙創(chuàng)新設計,使其充分體現(xiàn)裝置簡單、安全環(huán)保、現(xiàn)象明顯、便于操作、重復性好等諸多特點。
4 設計方案
在兩個集氣瓶內(nèi)分別裝入高錳酸鉀晶體和鋅粒,通過兩支注射器分別注入濃鹽酸和稀硫酸制得氯氣和氫氣。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產(chǎn)生的氯化氫氣體以及剩余的氯氣,通過干燥管內(nèi)浸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脫脂棉吸收掉,用微型吸氣泵將多余的氣體排放到燒杯內(nèi)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二次吸收,從而解決污染、酸霧對蒼白色火焰的遮蓋等問題。
5 實驗材料和藥品
單球干燥管3支、集氣瓶(250mL)2個、玻璃漏斗1個、電動微型吸氣泵1個、一次性注射器(20mL)2支、橡膠塞(5號)2個、單孔橡膠塞(2號)3個、彎玻璃尖嘴2支、注射針頭2支、燒杯1只、火柴1盒,鐵架臺、十字夾、鐵夾各1個、脫脂棉、膠管若干
高錳酸鉀晶體5g、鋅粒5g、濃鹽酸(37%)20mL、稀硫酸20mL、10%氫氧化鈉溶液200mL,堿石灰顆粒、無水氯化鈣顆粒若干
6 實驗裝置及說明
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
實驗裝置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氫氣發(fā)生器、氯氣發(fā)生器和毒氣吸收系統(tǒng)。
氫氣發(fā)生器由集氣瓶、橡膠塞、一次性注射器和干燥管組成。制取氫氣時,將注射器內(nèi)的稀硫酸注入到盛有鋅粒的集氣瓶內(nèi),反應立即進行,產(chǎn)生的氫氣通過干燥管內(nèi)的堿石灰顆粒得到干燥的氫氣,經(jīng)檢驗后點燃氫氣。
氯氣發(fā)生器也是由集氣瓶、橡膠塞、一次性注射器和干燥管組成。制取氯氣時,將注射器內(nèi)的濃鹽酸注入到盛有高錳酸鉀晶體的集氣瓶內(nèi),反應立即進行,產(chǎn)生的氯氣通過干燥管內(nèi)的無水氯化鈣顆粒得到干燥的氯氣,然后將干燥的氯氣通入到燃燒的氫氣火焰中。
毒氣吸收系統(tǒng)主要是由玻璃漏斗、干燥管和微型吸氣泵組成。打開微型吸氣泵后,有毒氣體通過玻璃漏斗和干燥管內(nèi)的蘸有氫氧化鈉的脫脂棉團,然后被排到燒杯內(nèi)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最終被全部吸收。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火焰自始至終暴露在空氣中,由于酸霧被吸到毒氣吸收系統(tǒng)內(nèi),不妨礙對火焰的觀察。
7 實驗方法
首先將儀器、藥品按圖裝接好,如圖4所示。
7.1 制取氫氣
8 幾點說明
(1)直流電動微型吸氣泵的型號:kvp真空泵,可網(wǎng)購。
(2)微型吸氣泵也可用兩用打氣筒代替。
(3)若要觀察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的氯化氫氣體,停止抽氣片刻就可觀察到火焰周圍有白霧產(chǎn)生,說明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了氯化氫氣體。
(4)為了便于觀察火焰的顏色,還可以在火焰的后面放上一塊黑色的紙板作為背景。
(5)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一飽眼福,觀察到蒼白色火焰,可以借助攝像頭、電腦、大屏幕以及手機攝像頭、QQ、微信等對火焰進行放大處理。
(6)該實驗裝置取材容易,制作簡單,便于操作,現(xiàn)象明顯,且無空氣污染。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學室編著.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化學(第一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2]侯立平,齊俊林,王培明.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封閉式裝置[J].化學教學,2012,(11):48~49.
[3]王建芬,齊俊林.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巧妙設計[J].化學教學,2016,(11):63.
[4]劉洪運.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6,(10):44~45.
[5]羅功舉,卞國州,樊玉田.氫氣與氯氣反應的封閉式實驗裝置設計[J].化學教育,2010,(11):70,78.
[6]王偉友.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實驗改進[J].化學教學,2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