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要:國內(nèi)投運較早的污泥焚燒廠,參照GB18485-2001標準選擇焚燒煙氣凈化工藝,但隨著我國環(huán)保要求的日益嚴格,GB18485-2014提高了排放控制要求,因此,應結合焚燒煙氣污染特點,分析探討出一套滿足現(xiàn)行的GB18485-2014排放標準的煙氣凈化組合工藝。
關鍵詞:污泥;焚燒;煙氣;凈化
1、污泥的焚燒處理
用于固體廢物焚燒的爐型主要有:1、多級階梯式鏈條爐排;2傾斜往復式爐排和反送式馬丁爐排等爐排爐;2、流化床焚燒爐;3、旋轉式燃燒回轉爐。但是,由于污泥的含水率高、組分復雜、顆粒黏稠性高,如采用鏈條式或爐排式焚燒爐,易造成鏈條、爐排的堵塞,造成機械運轉設備故障、物料燃盡度低、二次污染嚴重等問題。流化床爐內(nèi)無轉動的機械設備,通過爐膛下部布風板,使爐膛內(nèi)可燃物料在流化狀態(tài)下,與載熱的惰性顆粒、與空氣充分接觸,高強度的進行傳熱和傳質,物料在床層內(nèi)幾乎呈完全混合狀態(tài),具有燃燒效率高、負荷調節(jié)范圍寬、污染物排放低、爐內(nèi)燃燒強度高、單位爐床面積單位時間焚燒處理物料量大等優(yōu)點。流化床采用惰性顆粒做載熱體,熱容量大,適合焚燒污泥、紙漿廢液等低熱值燃料,是污泥焚燒的最佳選擇。
從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濃縮池底排出的剩余污泥含水率約97%,焚燒處理前,首先要降低污泥含水率,進行脫水、干化的預處理,一方面濃縮污泥體量,減小焚燒設備運轉負荷,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熱值。經(jīng)脫水處理后的剩余污泥含水率可下降至65%,體積可縮減90%,但熱值僅600kcal/kg左右,須再經(jīng)過干化處理,污泥含水率可下降至45%,體積可再縮減30%,熱值可達到1200-1500kcal/kg。理論上,通過干化處理污泥含水率可進一步降低,但會大幅增加干化處理費用,考慮到保證焚燒爐穩(wěn)定燃燒的燃料熱值至少要達到1500kcal/kg,因此,干化到含水率45%的污泥可入爐焚燒,但為保證焚燒爐的穩(wěn)定運行,一般情況下需通過摻燒煤,提高混合物料的熱值,可緩沖污泥熱值波動變化造成爐內(nèi)熄火、燃燒不徹底的影響,摻燒比例一般控制在5%-20%。
2、污泥焚燒煙氣中污染物分析
污泥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致病微生物,以及砷、銅、鉻、汞等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焚燒后煙氣中污染物成分也極為復雜,主要特征污染物有:煙塵、SO2、HCI、NOx、重金屬和二嗯英等,以及少量的重金屬揮發(fā)物。
1)酸性氣體
污泥中的硫、氯、氟過焚燒后都會轉化為SO2、HCl、HF等酸性氣體隨煙氣排出。
可通過污泥的元素分析計算酸性氣體的理論產(chǎn)生量和初始濃度,城鎮(zhèn)污水產(chǎn)生的污泥中測得的硫元素含量與一般的低硫煤相當,在1%以下,據(jù)此計算,煙氣中S02初始濃度在800-1500mg/Nm3左右,氯元素含量一般較低,不到0.02%,煙氣中HCl初始濃度在200-500mg/Nm3左右。
2)NOx
焚燒煙氣中NOx的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燃料中的含氮成份在爐內(nèi)高溫環(huán)境與空氣中的氧化合而成,稱為燃料型NOx,生成量主要依賴于燃燒溫度;另一個是燃燒時空氣中的氮在高溫下與氧反應生成,稱為熱力型NOx,生成量主要與燃燒溫度、氧氣濃度、氣體在高溫區(qū)的停留時間有關;采用流化床焚燒爐污泥,爐內(nèi)料層溫度一般控制在850-950%之間,燃燒溫度較低,幾乎沒有熱力型NOx產(chǎn)生,燃料中的氮也只有10%~20%轉化成燃料型NOx??赏ㄟ^污泥的元素硫氮分析計算NOx理論產(chǎn)生量和初始濃度,也可通過類比同類爐型、處理能力相同或相近的煙氣數(shù)據(jù),大致估計NOx的初始濃度,一般在200~400mg/Nm3(按N02計)。
3)煙塵
由一般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組分分析可知,污泥干基灰分含量達到了30-50%,可參照《火力發(fā)電廠除灰設計規(guī)程DL/T5142-2002》中的灰渣量計算公式,依據(jù)混合燃料的低位發(fā)熱量、未完全燃燒的熱損失、煙氣帶出的飛灰份額,計算得出煙塵產(chǎn)生量和初始濃度,一般在30~50g/Nm3。
4)二嗯英類
焚燒垃圾、污泥最受大眾關注的污染物就是二嗯英,二嗯英類是多氯代二苯并對二嗯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總稱。二嗯英主要由物質的不完全燃燒所導致,主要是以氣態(tài)形式或吸附在煙塵上存在于煙氣中的。當煙氣溫度達到850%,停留時間2s以上且O2濃度大于6%時,既可分解成CO2和水等物質。
5)重金屬
污泥中含有的金屬及含金屬物質在燃燒過程中被熔化、揮發(fā),而隨煙氣帶出,但高溫煙氣在經(jīng)過熱交換等設施后,煙氣溫度逐漸降低,使煙氣中的金屬成份附著在煙塵、脫酸劑、循環(huán)灰上而被除塵器除下,只有少部分隨煙氣排入大氣。
6)CO
污泥中的有機物不完全燃燒形成的,燃燒越完全,煙氣中的CO濃度越低。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煙氣中各類污染物濃度依據(jù)污泥元素量、燃燒工況等,存在波動變化,但能從理論上掌握大致規(guī)律性,在選擇污泥焚燒煙氣凈化技術時,就需要運用理論規(guī)律,選擇滿足排放標準、經(jīng)濟合理的組合工藝。
3、污泥焚燒煙氣的排放標準
污泥焚燒處理應執(zhí)行《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詳見表1。
注:本表規(guī)定的各項標準限值,均以標準狀態(tài)下含11%O2的干煙氣為參考值換算;GB18485-2001中限值標有①代表為測定均值。
GB18485首次發(fā)布于2000年,2001年第一次修訂,GB18485-2014是第二次修訂,與GB18485-2001相比,本次修訂將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產(chǎn)生的污泥納入到本標準中,并提高了各類型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但與EU2000/76/EC(歐盟2000)標準相比,考慮到經(jīng)濟技術條件,顆粒物、氮氧化物、氯化氫的排放限值還是略高,重金屬和二惡英限值一致。
國內(nèi)投運較早的生活垃圾或污泥焚燒廠,按照GB18485-2001選擇煙氣凈化技術,控制污染物排放,多采用的煙氣處理工藝為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器,從運營情況看,能使煙氣主要污染物排放達到GB18485-2001。但是難以滿足現(xiàn)行的GB18485-2014的排放控制要求,因此,須探討出一套能滿足GB18485-2014、EU2000/76/EC(歐盟2000)排放標準的煙氣凈化處理組合工藝。
4、焚燒煙氣的凈化技術
4.1脫酸技術
干式脫酸有2種方式。一種是干性藥劑(一般采用消石灰)和酸性氣體在反應塔內(nèi)進行反應;另一種是在進入除塵器前的煙氣管道中噴入干性藥劑,在此與酸性氣體反應。消石灰與酸性氣體發(fā)生中和反應要有合適溫度(140-170℃),而余熱鍋爐出口的煙氣溫度往往高于這個溫度,為提高脫酸效率,一般需通過噴水降低煙溫。
半干法脫酸一般采用氧化鈣或氫氧化鈣為原料,制備成氫氧化鈣溶液。利用噴嘴或旋轉噴霧器將氫氧化鈣溶液噴入反應器中,形成粒徑極小的液滴,與酸性氣體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中水分被完全蒸發(fā),故無廢水產(chǎn)生。
濕法脫酸的藥劑一般采用燒堿,以提高除酸效率,配置好的燒堿溶液噴人濕式洗滌塔,與煙氣中的酸性氣體進行反應。洗滌塔產(chǎn)生的廢水需經(jīng)專門處理后排放,處理后的煙氣需再加熱。
煙氣脫酸除塵工藝有袋式除塵器+濕式反應塔、半干式反應塔+袋式除塵器、干式反應塔+袋式除塵器3種組合形式,其酸性氣體去除率及優(yōu)缺點見表2。
煙氣中SO2初始濃度在800-1500mg/Nm3左右,HCl初始濃度200-500mg/Nm3,要達到GBl8485-2014標準的SO2小時均濃度100mg/Nm3,HCl小時均濃度60mg/Nm3,除去率分別要達到93%和88%12上,須選擇半干法或濕法工藝。如要達到EU2000H6/EC(歐盟2000)標準,則必須選擇濕法脫酸工藝。
4.2脫硝技術
NOx的控制主要采用低NOx燃燒技術,相對簡單,經(jīng)濟有效,通過控制過量空氣系數(shù)、爐內(nèi)料層溫度等,NOx初始濃度一般可控制在200~400mg/Nm3,如按GBl8485-2001標準,一般不需進行單獨的煙氣脫硝處理,但標準提高后,GBl8485-2014標準中NOx小時濃度300mg/Nm3,日均濃度250mg/Nm3,須設置專門的脫硝裝置。
脫硝工藝主要有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和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以NH40H(氨水)或(NH2)2CO(尿素)作為還原劑,將其噴入焚燒爐內(nèi)。NOx在850℃~1100℃下被還原為N2和H2O。SNCR法可將NOx排放濃度控制在200mg/m3以下,可達到GBl8485-2014標準和EU2000/76/EC(歐盟2000)標準。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則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NOx還原為Nz,SCR法發(fā)生還原反應所需要的溫度為280℃~420℃,為達到這一溫度,要對煙氣進行升溫。SCR法可將NOx的排放濃度降低到50mg/m3。
與SNCR法相比,SCR法脫氮效果更好,但需要消耗昂貴的催化劑,加熱還需耗用大量熱能,處理成本遠大于SNCR法。因此,在滿足現(xiàn)行標準的情況下,更適合應用SNCR工藝。
4.3顆粒物去除技術
GBl8485-2001明確規(guī)定生活垃圾焚燒爐除塵裝置必須采用袋式除塵器,濾布應選擇PTFE(聚四氟乙烯)覆膜,除塵效率可達99.99%。
煙氣顆粒物初始濃度可達到50g/m3,如要達到GB18485-2014標準30mg/m3和EU2000H6/EC(歐盟2000)標準10mg/m3的排放限值,須設置旋風除塵器做預除塵。
4.4重金屬及二嗯英去除技術
“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器”的組合工藝可以滿足重金屬和二嗯英去除,完全可達到GB18485-2014標準和EU2000H6/EC(歐盟2000)標準。
焚燒煙氣從鍋爐出來時溫度極高,重金屬多為液態(tài)或者氣態(tài),當溫度下降后會,氣態(tài)重金屬會轉化成適合捕集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微粒,二嗯英在高溫條件下被分解去除,但溫度降低會二次合成,二次合成的二嗯英可以被活性炭吸附和布袋除塵器捕集。
5、滿足標準的煙氣凈化處理工藝組合
使用一種工藝并不能做到污染物的全部去除,煙氣凈化應采用組合式工藝,有以下幾種:
工藝1為:SNCR+旋風除塵+減溫塔+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器+濕式洗滌塔+煙氣再加熱器。
工藝2為:SNCR+旋風除塵+半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器+煙氣再加熱器。
工藝3為:SNCR+旋風除塵+減溫塔+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器+濕式洗滌塔+煙氣再加熱器。
工藝1為純濕法脫酸,但由于脫酸完全在濕式洗滌塔內(nèi)進行,造成洗滌塔的負荷過大,且廢水的產(chǎn)生量也大。工藝2為半干法工藝脫酸,當煙氣酸性氣體濃度波動時,難以保證出口酸性氣體的達標排放。工藝3為干法+濕法的組合脫酸,可不專設干式反應塔,結合活性炭噴射,采用在煙氣管道中噴入干性藥劑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系統(tǒng)的復雜性,還可降低后續(xù)濕式洗滌塔的負荷,減少廢水產(chǎn)生量。
6、結語
結合排放標準的要求,綜合分析各處理工藝的優(yōu)缺點,能滿足GBl8485-2014標準和EU2000H6/EC(歐盟2000)標準,并較適合我國當前階段污泥焚燒的煙氣處理工藝組合為:工藝3,即干法+濕法的組合脫酸工藝。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5281983083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