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欣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8)
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實踐探究
李萌欣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8)
在移動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tǒng)學習環(huán)境的局限,通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類的移動技術手段完成移動學習。當前,移動學習開始成為新時代教育教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內容。微信作為目前最熱門的移動終端應用程序之一,通過在其眾多的功能中發(fā)掘微信的教育屬性,為移動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在此基礎上,探究翻轉課堂實踐活動所需的技術支持,并提出以微信為媒介的解決方案,總結出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模式的優(yōu)劣之處并提出相應的可行性建議,為今后翻轉課堂的發(fā)展提供經驗性的參考。
微信;移動學習;翻轉課堂;實踐探究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之前通過視頻教學等相關的學習材料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課堂學習,最大化地推動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1]
移動學習是通過社會和內容的交互、使用移動設備進行跨情境學習,強調學習者利用移動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自定步調的個性化學習。[2]這種移動學習的方式打破了空間的限制,使學習者不僅脫離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室的束縛,同時打破了線上學習模式必須要在PC端的電腦桌前進行學習的限制,優(yōu)于目前所有投入使用的學習模式。針對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隨時隨地展開移動教學,本文將移動學習同翻轉課堂理念相結合,使學習者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地進行自主學習,充分將細碎的時間利用起來,更完美地實現學習目標。
(一)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優(yōu)勢分析
1.調查統(tǒng)計
在進行了微信支持下翻轉課堂的初步實踐后,在學期結束前,以問卷調查為研究方法了解。本次共發(fā)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根據學習者的使用評價進行微信支持下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分析,具體數據見表1。
2.優(yōu)勢分析
如表1所示,56%的學習者認為這種微信支持下的翻轉課堂能夠優(yōu)化學習效果,60%的學習者認為能夠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有86%的學習者認為在這種微信支持下的翻轉課堂模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整個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移動學習,并且通過和其他學習者和教師的交流完成學習資源的共享,在及時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增強自我表達能力,提升學習者的綜合素質。
表1 學生對移動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模式評價
由此可見,移動環(huán)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其發(fā)展的優(yōu)勢在于將創(chuàng)新的移動學習模式同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結合起來,最大化地發(fā)揮移動學習的理念優(yōu)勢。并且將移動學習平臺建立在微信這種集豐富的應用功能和大眾認可度于一身的熱門程序上,有利于學習者接受這種個性化的學習平臺。另外,在平臺中教師能夠及時對學習者的各項學習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及時進行反饋和指導。
(二)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翻轉課堂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階段以及課堂教學階段。
例如,學生在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學習的時候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導致學習效果沒有達到最佳;另外,翻轉課堂模式下各個階段的學習任務銜接比較緊密,一旦前期自主學習階段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或者完成效果不佳,就很容易影響到后續(xù)的學習進程。只有學習者在自主學習階段對新知識點進行了充分學習,在課堂教學時針對這些知識展開的內化活動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當個別學習者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無法理解的疑難問題且得不到解決時,就會直接導致課堂教學進度的落后,影響最終的學習成果。
4)檢查者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做到真懂會查。負責監(jiān)督檢查的個人應通過培訓、學習、參觀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安全知識儲備。檢查部門負責人應切實了解部門內檢查員的能力,可通過筆試、安全案例分析、現場檢查問答等方式嚴格考核,確保檢查員的勝任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通常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的模式展開,在目前的翻轉課堂學習過程中,小組分工沒有明確的依據,顯現出隨意性。[3]如果組內個別成員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在小組學習時蒙混過關,就無法實現知識的轉化,導致知識內化效果大打折扣。這也是翻轉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針對翻轉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1.細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
通過移動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對學生注意力的要求比較嚴格,為了保證翻轉課堂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將各個模塊的學習時間進行細化,對微信平臺上自主學習的材料也要進行學習量的減少。一般錄制上傳的教學視頻應控制在4-10分鐘為宜,多媒體材料的時長要保證在5分鐘之內,同時需要學生進行閱讀分析的材料也不宜超過10分鐘。[4]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的控制讓學生在分散分塊的時間里保持精力高度的集中,將學習效率最大化。
2.移動學習程序應內嵌記憶功能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習,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對新知識點的掌握,教師就無法做到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那樣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所以,移動學習程序應包含記憶功能,在每一次學生完成線上學習后,后臺教師都能夠及時掌握學生自主學習的進度及學習平臺的使用情況,方便教師能夠更有針對性地組織課堂教學內容。
3.增加學習程序中的交互功能
學習程序中的交互功能是保證學生及教師良好溝通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重要途徑。由于學生是通過移動環(huán)境下的學習程序中完成的新知識的積累,那么,學習資料首先就需要通過交互功能呈現在移動學習程序中。同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各種交流和討論的展開也需要在交互功能的條件下實現,因此,增加移動學習程序中的交互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4.更新后臺教師的評價方式
傳統(tǒng)教師的評價方式主要通過學生學習結果的評估和考核對學生進行評價,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由于本身在結構上與傳統(tǒng)課堂有所差別,因此,不能照搬原有的評價方式對移動學習程序上的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以當前的教學模式前提下,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其中包括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情況的評價以及課堂進行中的表現的評價等。教師要更多地將過程性的評價內容納入到課程評價體系中來,盡可能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5.盡量以“小班化”為人數標準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為了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傳統(tǒng)的大班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達到翻轉課堂的教學要求,在移動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中,以教師“一對一”輔導為最優(yōu)的教學方式。[5]由于后臺教師的師資力量有限,導致目前無法實現這樣的課堂呈現。當然,班級學生人數過多也達不到很好的課堂效果。因此,應盡量以“小班化”的學生數為理想標準,如果無法完成這一目標,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至多也不能多過50人。
6.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移動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教師無法面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可能沒有辦法及時向老師詢問。由于自主學習是在課前完成的,如果許多疑難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就會導致整個自主學習階段的效果不理想,進而影響后續(xù)學習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自我學習的基礎上及時向他人尋求幫助,多和其他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教師也應該積極主動地針對學生的個別疑難問題進行指導,及時將個別疑難問題逐一攻破。
7.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移動翻轉課堂完成課堂學習的學生在選擇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之初,就要做好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的準備。只有盡可能快速地習慣這種教學方式才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受益。該教學模式對學生素質的要求較高。首先,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以及收集消化信息的能力;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同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因此,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對學生也有一定的要求;最后,由于移動翻轉課堂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無法面授知識,這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自制力也是一種挑戰(zhàn)。然而,長期接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指導的學生,其綜合素質水平并不理想。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在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時空局限,同時以微信作為新型教學媒介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這種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不同學生個體有區(qū)別地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既有效開發(fā)了微信的功能又使教育資源得到了最大化的應用。在微信支持下的翻轉學堂教學模式下,將傳統(tǒng)教學法與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相結合,增加各項競賽及各類教育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起來。
[1]范文翔,馬燕,李凱,等.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轉課堂實踐探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3):90-97.
[2]蘇仰娜,孫方,李海峰,等.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模式設計與構建——以中學 “信息技術”課程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32(10):22-26.
[3]左寶霞.基于移動終端的微信支持下的高級英語翻轉課堂實踐探索[J].價值工程,2016,35(12):212-214.
[4]梁中,陳波,于泠,等.基于手機微信的信息安全翻轉實驗課堂教學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0):156-160.
[5]王偉,趙桐,鐘紹春,等.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網絡學習空間設計與案例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3):71-77.
G434
A
1671-2862(2017)03-0005-03
2017-05-23
李萌欣,女,河南長垣人,碩士,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