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書蓉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對術(shù)后切口的影響。 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分析對象,并按隨機分配數(shù)字表達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的總例數(shù)為33例,給予該組患者格列美脲與阿爾波糖進行治療;研究組的總例數(shù)為33例,給予該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采用二甲雙胍進行聯(lián)合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的切口愈合情況、糖化血紅蛋白值及空腹血糖值。結(jié)果 研究組于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值、空腹血糖比對照組優(yōu),對照組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長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控制,能促使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得到有效的縮短,建議臨床應(yīng)用與推廣。
[關(guān)鍵詞] 血糖控制;乳腺癌合并糖尿?。恍g(shù)后切口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a)-0009-02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on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YU Shu-rong
Department of Breast Surgery, De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Deyang, Sichuan Province, 6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on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66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from March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ith breast cancer in thi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distribution of number. 3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glimepiride and Acarbose capsules; 33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ed metformi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wound healing condition,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value and the value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ealing time of the inci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blood glucose control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an promote the shortening of the healing time of postoperative incision,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Blood glucose control; Breast cancer with diabetes; Postoperative incision
乳腺癌是一種消耗性病癥,患者在患病后,需及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以滿足機體的需求,尤其是剛做完手術(shù)的患者,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更需要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1]。但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術(shù)后卻存在矛盾,由于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過多地攝入營養(yǎng)物質(zhì),以預(yù)防患者的血糖過高。同時,乳腺癌手術(shù)會促使患者產(chǎn)生應(yīng)激反應(yīng),導致患者的血糖不斷升高[2]。當前,如何合理地控制血糖及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是相關(guān)研究者重點討論的課題。因此,為了探討血糖控制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shù)后切口的影響,該次研究選取了該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6例)作為該次觀察分析的對象,同時還對該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深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6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此次觀察分析的對象,按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3例。兩組患者均為女性。對照組中,最大年齡為75歲,最小年齡為45歲,平均年齡為(59.34±1.26)歲;病程為0.5~5年,平均病程為(2.61±1.12)年;受教育程度:大專以上學歷為9例,初、高中及中專學歷為16例,小學學歷為7例。研究組中,最大年齡為73歲,最小年齡為46歲,平均年齡為(59.32±1.20)歲;病程為0.3~5年,平均病程為(2.50±1.07)年;受教育程度:大專以上學歷為14例,初、高中及中專學歷為10例,小學學歷為8例。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值的范圍為8.64~19.31 mmol/L,平均空腹血糖值為(14.05±0.56)mmol/L。根據(jù)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格列美脲(國藥準字H20010577)與阿爾波糖(國藥準字H20103164)進行治療。其中,格列美脲的使用方法:于飯前30 min口服格列美脲,2 mg/次,1次/d。阿爾波糖的使用方法:與第一主食嚼服,50 mg/次,3次/d。給予研究組格列美脲、阿爾波糖與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0)進行聯(lián)合治療。其中,格列美脲與阿爾波糖的使用方法與對照組相同。二甲雙胍的使用方法:口服二甲雙胍,1片/次,1次/d。兩組均以5 d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在對患者治療的同時,還應(yīng)每天觀察患者的病情,若出現(xiàn)不良的現(xiàn)象,及時通知主治醫(yī)師進行相應(yīng)的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于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值、空腹血糖值與切口的愈合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該次研究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并用t對其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比較兩組治療后的相關(guān)指標
研究組于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值、空腹血糖值均比對照組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切口的愈合情況
對照組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為(7.68±1.31)d,研究組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為(5.34±1.25)d,組間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0,P<0.05)。兩組均無出現(xiàn)切口感染的情況。
3 討論
隨著環(huán)境條件的不斷惡化,致使患乳腺癌的人數(shù)不斷上升。乳腺癌不僅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還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病癥,容易誘發(fā)心理與生理的變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麻醉與手術(shù)時會促使去甲腎上腺素與生長激素的分泌增加,從而使患者的血糖升高,并引發(fā)一系列的并發(fā)癥,對乳腺癌患者的術(shù)后康復造成不良的影響[3]。而高血糖能降低白細胞的吞噬能力,為細菌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而誘發(fā)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由于乳腺癌患者的消耗能力較高,在與糖尿病合并之后,極易致使蛋白質(zhì)的代謝發(fā)生紊亂,且術(shù)后患者機體修復需消耗的能量同樣較高,從而導致患者機體的抵抗力不斷下降,并誘發(fā)感染[4]。因此,必須對患者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供給進行加強,并對血糖進行合理的控制,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格列美脲是一種黃脲類促泌劑,不僅能有效地對葡萄糖的合成進行抑制,還能促使胰腺分泌胰島素,并能促使肌肉組織攝取外周的葡萄糖,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阿爾波糖屬于糖苷梅抑制劑,能有效延緩碳水化合物在腸道的吸收[5],因此,具有在飯后促使血糖降低的作用。二甲雙胍是一種雙胍類降糖藥,能有效減少肝糖的產(chǎn)生。此外,該藥物與黃脲類促泌劑進行聯(lián)合使用,具有協(xié)同的作用,能有效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上述藥物聯(lián)合使用,能有效對血糖進行合理的控制,從而加快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療效顯著。該次研究中,給予患者合理地控制血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對照組于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值、空腹血糖值分別為(8.06±0.86)mmol/L、(7.31±1.24)mmol/L,研究組于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值、空腹血糖值分別為(6.08±0.95)mmol/L、(5.12±1.20)mmol/L,組間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為(5.34±1.25)d,對照組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為(7.68±1.31)d,組間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控制,能有效縮短術(shù)后切口的愈合時間,建議臨床應(yīng)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聚彩,宋艷麗,陳勝敏,等.運動指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5,37(25):3830-3831.
[2] 魏春首,阮國棟,李志安.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術(shù)后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35(9):2081-2083.
[3] 李元,董偉杰,秦世炳.腰椎結(jié)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shù)期的血糖控制[J].北京醫(yī)學,2015,37(11):1081-1083.
[4] 朱霞.控制血糖護理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術(shù)后并發(fā)癥及預(yù)后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5):130-132.
[5] 李俊杰,劉志良,趙亞男,等.不同營養(yǎng)途徑對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術(shù)后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 18(33):4044-40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