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霞
楊海燕2014年通過公務(wù)員招錄考入邯鄲市紅十字會工作。先后兩次被磁縣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一次榮立三等功。在邯鄲市紅十字會工作期間,她負責的項目連年在河北省紅十字系統(tǒng)位居前列。2017年6月份,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楊海燕把三大器官、兩個組織無償捐獻給他人,用短暫的一生書寫了人間大愛。
丈夫眼中的“巨人”
1982年端午節(jié),楊海燕出生在磁縣樂善社區(qū)一座磚砌的老平房里。父親在一家村辦造紙廠上班,每月30元錢工資養(yǎng)活一家老小。海燕到市紅十字會工作后,生活上很簡樸,但每次為災區(qū)、貧困人口、殘疾人捐款,都少不了海燕。2016年,市里一家殘疾學校經(jīng)營困難,在網(wǎng)上發(fā)了一封求助信,海燕看到了,抹著眼淚捐款100元……這樣的捐款,多到她自己都記不清。
海燕的丈夫尚雙在日記里這樣寫道:海燕,你是一位巨人。
一位嬌小柔弱的女子,何以成為丈夫眼中的巨人?海燕的表姐韓書娟說,外表看起來“沒脾氣”的海燕,有一顆要強的心。
2003年,海燕考上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父親帶著家里僅有的6000元錢送女兒報到?!按髮W四年,孩子申請了貧困補助,又勤工儉學,晚上還偷偷撿過飲料瓶,卻再也沒向家里要過錢?!睏钚旅裾f,這么困難的條件下,海燕畢業(yè)時,飯卡里竟然還剩下了800元。
樸實要強的海燕成績很好,英語達到專業(yè)8級水平。2007年大學畢業(yè)后,海燕孤身南下廣州打工,做過翻譯、賣過家具,吃過多少苦,家人不得而知。
那一年南方雪災,鐵路中斷。海燕在電話里哭著說過年回不去了,讓父親母親、哥哥嫂子保重,隨后往家里寄了4000元錢,讓家人過個好年。
2009年,磁縣事業(yè)單位編制招聘考試,海燕高分通過。
工作單位在距離縣城40公里外的白土鎮(zhèn),交通不方便,吃住在單位,娛樂活動又少,鎮(zhèn)政府財政所所長韓文付擔心新來的年輕人受不了,可他很快發(fā)現(xiàn),海燕話不多,不講究吃穿,只是踏踏實實地干活,很快就精通了財務(wù)工作,又考取了會計證。
2014年,楊海燕從400多名公務(wù)員考試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邯鄲市紅十字會的一名工作人員。考上公務(wù)員后,她回家報喜。楊新民記得那一天,女兒調(diào)皮地摸著父親的白發(fā)說:“爸,你放心,我一定讓咱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p>
救災的事不能等
2010年,海燕和尚雙結(jié)婚,婚后一直沒有孩子。2016年初,海燕懷孕了,對全家人來說,這個孕育中的小生命有多么寶貴。
就在那一年,邯鄲市發(fā)生了7·19特大洪災。大雨傾盆,市紅十字會門口積水漫過大腿根。懷孕7個多月的海燕挺著大肚子,在丈夫的攙扶下涉水上班,沒有遲到一分鐘。
大家紛紛“訓斥”尚雙,“這么大雨,還讓海燕上班!”尚雙一臉委屈:“我勸了,她不聽……”邯鄲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王俊玲埋怨海燕:“水都到腰了,萬一出點意外怎么辦?”海燕說:“會長,這么大雨,大家都要去一線,讓我在單位做點事吧,救災的事等不了,何況我還戴著黨徽呢。”
從救災到災后防疫、協(xié)調(diào)物資、組織志愿者,再到災后重建、恢復生產(chǎn),數(shù)不清的申請、文件、材料如雪片一樣,楊海燕一份材料沒有落下,一天假也沒有請。當年10月份,直到臨產(chǎn)前一天,王俊玲才接到海燕的假條。第二天,海燕的女兒呱呱墜地。
在市紅十字會工作的兩年中,海燕的善良、勤懇、敬業(yè)打動了每一位同事。市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渠子敬說,海燕負責“博愛家園”“博愛小學”等項目,工作量大、周期長。雖是新人,但海燕憑著一股子倔勁和韌勁,多次到縣里實地調(diào)研,認真把好每一處細節(jié),這些項目如今都成了中國紅十字會的精品項目。
6月9日,海燕去世后,平時和海燕對接工作的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李振英驚聞噩耗,立刻趕到醫(yī)院。聽聞海燕要捐獻器官,李振英再也抑制不住淚水,她跟王俊玲說:“多優(yōu)秀的姑娘啊,就這么走了?”
生命,在大愛中延續(xù)
2017年5月20日,楊海燕突發(fā)腦疝,生命垂危。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家人做出決定,幫助海燕完成生前遺愿。6月6日,海燕的表姐韓書娟代表全家人來到市紅會,向負責器官捐獻工作的賑濟處處長張靜表達了捐獻器官的愿望:“海燕生前說過好幾次,萬一有什么意外,就捐獻自己的器官救別人的命?!?/p>
轉(zhuǎn)院去省三院前,海燕的母親放聲痛哭,父親楊新民緊緊抿著嘴唇,咬牙簽下同意書。他哽咽著告訴記者:“孩子說過,她是共產(chǎn)黨員,要講奉獻。雖然女兒去了,但她的一部分仍留在這個世界上,就像她還活在這個世上。”
這個善良淳樸的家庭,父母失去了女兒,丈夫失去了妻子,女兒失去了媽媽,但海燕讓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續(xù),將真情和大愛傳給了更多人,挽救了更多家庭。
獻血、獻造血干細胞、獻人體器官組織的“三獻”工作是紅十字會的主要職責。在市紅十字會,每當有志愿者完成捐獻,海燕總是滿懷敬意。海燕剛到紅會沒多久,一天上午,張靜正在辦公室整理志愿者血樣標本,海燕走進來,默默看著一支支血樣,面容嚴肅地跟張靜說:“姐,我也要成為志愿者,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愿意捐出器官拯救生命。”張靜沒想到,這一天竟然這么快就來臨了。
面對即將逝去的生命,楊海燕選擇捐獻器官,6月9日,楊海燕的一個肝臟、一對腎臟和兩只眼角膜被成功移植,挽救了3個人的生命,讓兩位雙盲患者重見光明?!坝械娜怂懒耍€活著”。楊海燕,這位從“磁縣文明家庭”中走出的“磁縣好人”,她的精神必將與世長存,感動越來越多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