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改正
小雪前后,江南陽光還不很單薄,常青植物還綠著,花卻少了,猛的聞到濃郁的香氣,才知道今年的臘梅開了。于是拍照,題名“綺窗梅”,“友多聞”捂嘴笑,說:臘梅不是梅。查資料才知道,我錯(cuò)了很多年。
臘梅屬蠟梅科蠟梅屬,灌木,花開多黃色,亦有白色,色如蜜蠟,質(zhì)地也似蠟質(zhì),故稱“蠟梅”。因其花開臘月,久而“蠟”訛傳為“臘”;因其香近于梅,故而稱之為“梅”。久之,蠟梅就成了“臘梅”了。
梅是薔薇科杏屬,落葉喬木,花開稍遲,一般為早春一二月,它的姐妹是桃、杏、李,近親是玫瑰、薔薇、月季等,是以從花瓣花蕊上看,梅花還是有一份妖嬈的,只不過因?yàn)槊坊ㄊ亲钤绲拇夯?,帶著冷艷,與桃李終究不同。
那么,古人吟詠的梅,究竟是哪一種呢?試以幾首詩分析之。
最著名的梅花詩,當(dāng)屬林和靖的《山園小梅》,最有名的句子,當(dāng)屬“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其描寫的神韻有二,一是瘦,二是淡,典型的東方審美情趣。臘梅與梅花都是先花后葉,葉與花不相見面,枝干皆稱得上“瘦”,都可以疏影橫斜。但在此處,梅妻鶴子的林和靖寫的顯然是梅,因?yàn)檫€有“暗香浮動(dòng)”。梅的香是淡雅的,而蠟梅的香是濃郁的,崇尚“淡”的中國(guó)趣味,必然拒絕濃烈。是以,歲寒三友里的梅,是梅花而非臘梅。
王安石的《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币矊懙搅税迪?,便讓人產(chǎn)生了疑問。香的濃與淡,除了與其本身的濃淡有關(guān)外,還與距離和空間大小有關(guān),僅憑“暗香”不能確然斷定。臘梅凌寒而放,常常枝丫壅雪,是否可以因此而斷定此處是臘梅?還是不行,因?yàn)槊坊ňo隨臘梅,雪里紅梅是常見景致,雪里白梅更得虛實(shí)難明的趣味“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此處大片的梅絕非臘梅。那么,怎可武斷此為臘梅?
有名的“一字師”的掌故,來自于齊己的《早梅》,名句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短撇抛觽鳌份d,齊己求教于鄭谷,鄭谷讀到原詩“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后,說;“‘?dāng)?shù)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齊己深為佩服,拜為“一字師”。此處是否可以因?yàn)闀r(shí)間上的早來斷定為臘梅呢?還是不能。齊己是否能明辨梅與臘梅呢?不得而知,所知的是,早梅不是詠物這樣簡(jiǎn)單,一枝與數(shù)枝也絕非誰更“早”這樣直白。齊己早年熱衷功名,屢屢受挫,詠物抒懷之時(shí),以高標(biāo)孤傲的“一枝”凌寒于深雪,更多精神層面的自許。那么,“素艷”的梅,是否更接近于精神呢?
不僅如此,梅落結(jié)子為“梅子”,“梅子黃時(shí)雨”的梅子,詩意;而臘梅結(jié)子為“土巴豆”,有毒,但可入藥——臘梅又落了下乘。由此看來,梅在中國(guó)語境里,代表的是一種孤高冰潔的精神,臘梅不招人待見,便有人寫詩笑道:“涇河渭水兩分明,偷得梅花半個(gè)名?!逼鋵?shí)也不必,臘梅自有自己的好,比如說在嚴(yán)冬時(shí),它芬芳了空氣,美麗了枝頭,給人以春意,還可以做藥醫(yī)人。臘梅不是梅,臘梅沒有去偷梅的“半個(gè)名”,她驕傲地開著,孤獨(dú)地開著,名既沒有,利也缺乏,她只是做著自己。如果說梅是雅,那么臘梅就是俗,是溫暖的俗,而歷來的雅,不都是俗的土壤上開出的花嗎?就像臘梅開后梅花開,就像疾病去后詩意來,所以她也得到了熱情的歌頌:“枝橫碧玉天然瘦,蕾破黃金分外香?!焙靡粋€(gè)“破”字!
(編輯 王玉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