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河北省灤平縣二道梁子村農(nóng)民周萬萍,家就在金山嶺長城的山腳下。他9歲時因一場意外事故,造成左腿及右手殘疾。初中畢業(yè)后,周萬萍在長城上賣過汽水,為修繕長城背了4年青磚。1985年,他買了一臺二手照相機,開始自學攝影。30多年來,周萬萍以金山嶺長城為題材,拍攝了大量優(yōu)秀攝影作品。現(xiàn)在,他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承德市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近幾年來,他出版了《我的家鄉(xiāng)》《金山嶺長城》兩本攝影作品集,還應邀在國外舉辦長城攝影作品展覽,成為宣傳長城文化的農(nóng)民攝影家。
家在金山嶺長城腳下,起初學拍照片只是為謀生
周萬萍,1965年出生在河北省灤平縣金山嶺長城山腳下的二道梁子村。兒時,周萬萍對這段壯美的長城充滿了好奇心,時常利用打柴之機,走過一個個烽火臺,去感悟長城的滄桑歲月。9歲那年,一場意外事故,導致周萬萍左腿及右手終生殘疾。
因家境貧窮,初中畢業(yè)后,周萬萍開始在長城上賣汽水補貼家用。1980年,國家開始大規(guī)模修繕長城,周萬萍積極參與其中——往山頂上背青磚。一塊大青磚20多斤,背一塊磚可以掙一毛錢,他一個月能掙16元。雖然這個活兒很辛苦,但他覺得很滿足。
在背磚的4年里,周萬萍發(fā)現(xiàn)長城上的游客有拍照留念的需求。為游客拍照也許能掙些錢,這是周萬萍學攝影的最初想法。1985年,周萬萍花40元買了一臺二手海鷗牌照相機。那時候,40元足夠一家人生活幾個月。當周萬萍捧著照相機回到村里時,有人覺得花那么多錢不值得。周萬萍認為,有了照相技術(shù),就可以掙錢。
通過一段時間練習,周萬萍掌握了攝影技能,在金山嶺長城上支起照相攤,為游客拍照。盡管生意漸漸好起來,但他不滿足于為游客照相。出于對長城、對攝影的熱愛,周萬萍開始以長城為“模特”,拿著相機四處練習。在群山簇擁的金山嶺長城上,人們經(jīng)??吹?,一個腿腳不靈便的農(nóng)民,手里端著一臺老舊的照相機,到處選角度拍照。
那個年代,洗印膠卷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周萬萍拍長城時不敢隨意按下快門,多數(shù)時候只是對著取景器找感覺。長城雄姿,魅力無窮,越來越令他著迷。此后,周萬萍把精力和掙來的錢,大部分用于拍攝長城照片。有時,為了拍到一張好照片,他帶上干糧,連續(xù)幾天吃住在長城上。
周萬萍從小生長在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沒有任何攝影基礎(chǔ)。但他肯學習,善鉆研,刻苦實踐摸索。遇到來長城采風的專業(yè)攝影師,他總是仔細觀摩,虛心請教。因此,他的攝影水平提高很快,攝影技能在當?shù)貪u漸有了名氣。
愛攝影更愛長城,為拍到長城美景甘吃千般苦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萬萍為了拍出長城的攝影佳作,足跡遍布金山嶺長城內(nèi)外。在風霜雨雪中,他與長城的影像和魅力結(jié)伴而行。
有一年夏天,一個瓢潑大雨的日子,周萬萍背起攝影包,不顧雷暴危險,專注地期盼心中的奇跡出現(xiàn)。終于等到了天色放晴,天邊出現(xiàn)了一道美麗的彩虹,他連忙興奮地按下快門。幾分鐘后,天上的彩虹漸漸消隱,周萬萍慶幸自己抓住那難得的精美瞬間。當天抓拍到的這張《氣貫長城》的照片,成了周萬萍得意的經(jīng)典之作。
周萬萍覺得,拍一幅好的攝影作品,不僅僅要冒險堅守,還要有智慧。有一次,周萬萍和幾位影友凌晨兩點多便登上長城,夜里山間升起白霧,在空氣中緩緩流動,他立刻架起三腳架,進行長達10分鐘的延時攝影,捕捉到迷霧繚繞中“熟睡”的長城。
一個霧靄繚繞的清晨,周萬萍拍攝了一張嵐煙中的長城。照片洗出來后,看到長城仙霧彌漫的樣子,他喜不自禁地給這幅照片起了個詩意的名字:《云霧鎖長城》。之后的一天,周萬萍偶然看到《遼寧青年》雜志刊登風光照片的征稿啟事,便拿《云霧鎖長城》投稿,并附信一封,希望得到編輯的指點。想不到,《遼寧青年》以他拍攝的《云霧鎖長城》,作為當期封面刊發(fā)。
周萬萍高興萬分,同樣高興還有他的妻子李雅芬。李雅芬興奮地對鄉(xiāng)鄰們說:“我知道,這就像是一件藝術(shù)品,我為他開心!”
李雅芬是鄉(xiāng)親們很佩服的好媳婦,在當年周萬萍因治腿欠了不少債時,20歲的李雅芬從山下的曹柵子村嫁進周家。多年來,她不僅悉心照顧周萬萍,還支持丈夫的攝影愛好。正是有了妻子的愛,周萬萍的攝影之路才越走越遠。
更讓周萬萍沒想到的是,照片《云霧鎖長城》刊登后,前來金山嶺長城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游客,有許多人是看到這張照片被吸引來的。而且,還吸引來許多攝影愛好者。有幾位攝影家還找到周萬萍,向他打聽《云霧鎖長城》的拍攝位置。周萬萍熱心地將自己千辛萬苦尋覓到的拍攝點,告訴攝影同行。有時,他還一斜一跛地當向?qū)?,把最佳拍攝地點、時間及個人的拍攝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周萬萍的真誠,使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們深受感動。其中一位攝影家,兩次幫周萬萍聯(lián)系北京的醫(yī)院,動手術(shù)醫(yī)治他殘疾的腿,使他的腿疾好多了。
影友們與周萬萍交流拍攝技藝,由衷地夸贊周萬萍的攝影作品,同時為他提供攝影大賽信息,鼓勵他將好的作品拿去參賽。
1994年7月的一天,一封電報送到了周萬萍手上。他拆開一看,幾行電文讓他欣喜若狂:“您的作品《氣貫長虹》榮獲金牌,特致祝賀!”落款是第17屆全國攝影藝術(shù)展覽組委會。周萬萍的辛苦付出,終于得到回報。但這不是周萬萍第一次獲獎。1992年,他拍攝的《金山嶺晨霧》,獲《攝影世界》雜志舉辦的第6屆尼康攝影比賽三等獎。1993年,他拍攝的《長城組照》,獲《大眾攝影》舉辦的“寶豐杯”全國攝影大賽金牌獎。同年,他拍攝的《華夏風采》,獲中日大自然攝影比賽佳作獎。
1994年,周萬萍還有一幅攝影作品《金山嶺長城朝霧》,獲得“中國山水風光游”中日風光攝影大賽金獎。
在此后的獲獎作品中,值得提及的是1997年拍攝的《今夜雄關(guān)》,獲97中國旅游年“萬事達長城杯”全國攝影大賽特等獎;1998年拍攝的 《晨曦中的中國長城》,獲得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攝影”大賽的第二名。endprint
每一次獲獎,對周萬萍來說,既是辛勤付出后收獲的喜悅,同時也增添了他對長城的一份熱愛,堅定了他拍攝更多長城優(yōu)秀照片的信心。
出名后不改農(nóng)民本色,他說拍攝長城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獲獎多了,出名了,但周萬萍不改農(nóng)民的樸實本色。有人請他帶路去拍攝點,他依然像過去一樣,一跛一斜熱忱幫助別人。
經(jīng)過多年辛勤努力,周萬萍拍了大量精彩的長城照片。2000年,有朋友建議他出版一本專屬金山嶺長城的攝影畫冊。周萬萍把朋友的這一建議告訴了妻子李雅芬,得到妻子的贊許。為了出版這本畫冊,周萬萍四處借錢,養(yǎng)蜂的爹,種地的娘,還有哥嫂們也積極支持。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他最終湊了10多萬元。
周萬萍的攝影集《我的家鄉(xiāng)》,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收集了他拍攝的近百幅長城照片佳作,照片說明采用中、英、日3種文字。著名風光攝影家陳長芬先生得知周萬萍要出版攝影畫冊,欣然作序。當一輛卡車送來《我的家鄉(xiāng)》攝影集時,小山村沸騰了,幾乎全村人都來幫他卸貨搬書。
《我的家鄉(xiāng)》攝影集一幅幅視角獨特的彩色照片,再現(xiàn)了金山嶺長城的雄偉、險峻、奇秀;展示了金山嶺長城不同季節(jié)的魅力,受到國內(nèi)外游客的歡迎,在景區(qū)內(nèi)非常暢銷。有媒體記者宣傳說,《我的家鄉(xiāng)》是長城歷史上最精美的攝影畫冊之一,是長城攝影藝術(shù)領(lǐng)域的又一新收獲。此后,周萬萍又出版了《金山嶺長城》攝影集,同樣得到廣大游客的青睞,每兩年就重印一次。這兩本攝影集的出版,使外界更加直觀地感知長城的美麗,對宣揚長城歷史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拍攝長城,讓周萬萍結(jié)識了國內(nèi)外攝影界的一些名人。有一年夏天,攝影出身的著名導演張藝謀到金山嶺長城拍片。那天,張藝謀打算下午拍片,但中午一直下大雨,他有些著急。焦躁之時,張藝謀想到了周萬萍,便讓助手去請周萬萍。兩人見面后相談甚歡。期間,張藝謀玩笑地問周萬萍,這場暴雨什么時候能停。周萬萍卻十分認真地瞇起眼望了望烏云蓋頂?shù)奶炜?,根?jù)自己多年的拍攝經(jīng)驗說:“這雨下不長,40分鐘后準是晴天?!薄罢娴??”張藝謀認真地問?!爱斎?,這可不是天氣亂報!”周萬萍幽默地說。40分鐘后,天空果然放晴,光線十分適合拍攝。見此情景,張藝謀由衷地向周萬萍豎起了大拇指:“不得不說,你真的不簡單!”
在周萬萍結(jié)識的名人中,有不少是國外著名的攝影師。徠卡攝影大師、美國職業(yè)攝影師路易斯·卡斯特涅達就是其中之一。路易斯到過幾次金山嶺長城,每次都邀請周萬萍陪攝。有一次,路易斯欣賞了周萬萍拍攝的長城照片后,指著周萬萍對翻譯說:“拍長城,我拍不過他?!泵绹秶业乩怼冯s志著名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有一年來中國采風,到金山嶺長城后,也專程拜訪了周萬萍。
除了以攝影作品會友,周萬萍還成了宣傳長城文化的民間使者。2012年,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從眾多中國攝影師中,選中了周萬萍,專門在該大學為他舉辦了長城攝影展,并頒發(fā)了“推廣中國文化”特別貢獻獎。
至今,周萬萍拍攝的長城照片獲獎無數(shù),其中不乏國際和國內(nèi)的攝影大獎。2011年6月,中央電視臺專門采訪報道了他的事跡。雖然他出名了,但他依舊過著屬于自己的平凡生活。周萬萍說,他是在長城腳下長大的人,最該做的,就是無怨無悔地將長城現(xiàn)存的景況好好記錄下來。
周萬萍的理想,正如他在出版的攝影集的最后一頁所寫:“我是長城的后代,無論春夏秋冬,我要始終堅守在長城上。拍攝長城是我一生的夙愿,是長城給了我智慧與力量。我要為贊美自己的家鄉(xiāng)——金山嶺,為弘揚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