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人才,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逐年遞增。然而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大學校園治安事件頻發(fā),大學生以身試法屢見不鮮。筆者通過工作實踐,深入分析,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進行深入淺出地闡述。
【關鍵詞】:大學生,法制教育
一、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法制意識欠缺
當前,大學生很重視自己的專業(yè)課程,對于法律知識知之甚少,除了專業(yè)選擇是法律的大學生之外,其他大學生基本上很少有主動直接學習法律知識的。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有一部分大學生是被動接受法律知識的學習,比如畢業(yè)生參加公招考試,其中就涉及到法律基礎知識;還有一部分大學生是通過報紙、雜志、網絡等新聞媒體刊登的活生生的案例以及身邊發(fā)生的真實故事得以普及法律知識;另外一部分大學生就完全處于閉塞狀態(tài),對法律完全不了解,法制觀念特別淡薄。由于重視本專業(yè)的發(fā)展,使得法律知識受重視程度不高,或者說根本不被重視,使得很多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甚至完全是法盲。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的這種情況并非一所高校獨有的特產,而是具有普遍性。針對這種情況,不難解釋為什么大學校園大學生違法犯罪案件高發(fā)。如,震驚全國的云南大學“馬加爵事件”、西安音樂學院“藥家鑫”故意殺人案,又如復旦大學“林森浩故意投毒案”等等,無不為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敲響警鐘。
(二)校園成為詐騙多發(fā)地
校園本來是一片凈土,大學生們都十分單純。然而正是因為大學生們的單純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特別是校園詐騙尤為突出。犯罪分子利用大學生單純、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急于掙錢減輕家庭負擔等弱點進行詐騙,他們只要略施小計,大學生們就中招了。典型的校園詐騙有:1.每年的新生開學季,詐騙份子冒充學長,扮好人伺機詐騙錢財;2.每逢寒暑假回家,利用購買特價機票的名義進行詐騙;3.利用介紹工作的名義騙取介紹費;4.冒充學校老師向學生借錢,學生不加核實就上當受騙;5.以推銷為名進入校園或者寢室進行詐騙;6.以直銷的名義一步一步設置陷阱,誘使大學生進入傳銷組織。以上各種詐騙情況,大學生們時有中招,充分暴露出我們的大學生法制安全意識薄弱,鑒別犯罪分子的能力較弱,事實說明,校園法制知識的普及勢在必行。
(三)高校法制教育缺位
除了大學生本身法制觀念淡薄、法律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外,絕大多數高校的法制教育明顯缺位。很多高校對法制教育重視不夠,既沒有專門的法律知識宣傳普及教育活動,又沒有開設法律方面的講座和選修課。特別是理工科院校,重理輕文,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一方面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學校對法制教育根本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更談不上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法制教育。雖然高校開設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但法律相關的內容卻比較匱乏,其中的法律章節(jié)內容列舉龐雜空洞,法律實用性較弱,很難培養(yǎng)學生懂法和守法的意識。
(四)法律教師隊伍建設力度不夠
除了專門的政法類院校和開設有專門法學院的高校之外,其他絕大多數高校都沒有專職的法制教育教師。學校法制教育的重任落在了德育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和輔導員身上,他們中的多數人從未接受過任何專業(yè)的法律培訓,對于法制教育的理解特別粗淺,很難正確理解法律的精神和要義,教育方式特別單一,表現為開會式集中政治教育。
(五)大學生的“三觀”不夠成熟
雖然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畢竟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一路走來,還沒有真正融入社會,對于社會的復雜性還處于一知半解之中,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們還不能算作真正的社會人。大學生接受大學教育正是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形成到發(fā)展的時期,這個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沒有真正成熟,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成熟度還不夠,如果不加以正確地指引,很容易偏離人生的軌道。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具體對策
(一)增強普法宣傳
法律知識的學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好的,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有時候也需要潛移默化的學習,時間久了,受影響程度深了,自然而然就發(fā)生了變化。普法宣傳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一是直接宣傳。直接宣傳就是在露天、公共場所、學校廣場等地方面對面宣傳,這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二是重視對法制節(jié)日的宣傳,如每年“六五”普法宣傳、“12.4憲法日”宣傳等等;三是通過舉辦法律知識競賽、做專欄或海報宣傳等形式進行宣傳;四是通過制作法律常識手冊,每年新生入學進行派發(fā),做到人手一本;五是通過網絡媒體進行宣傳,如校園網主頁、校園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等等,從而達到普法宣傳的目的。
(二)強化校園安保
針對校園詐騙高發(fā),學校應當采取必要措施,強化校園安保職能,客觀上加以預防和打擊。嚴格學生的日常管理,包括對非本校教職員工進出校門實行嚴格登記制度,嚴禁銷售人員進入學生學習生活場所,嚴格校園24小時巡查制度,對學校重要路口、重要場所完善監(jiān)控設施,落實責任到人。安保部門定期通報詐騙案件,引導教育學生如何預防,避免上當受騙。
(三)重視法制教育
高校法制教育也是依法治國建設的重要部分。學校除了應當教育學生學好專業(yè)知識和正確引導其成長外,還應做好法制教育,通過開設法律選修課、定期法制知識講座等形式進行法制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成為知法、懂法、守法和護法的好公民。另外,強化法律教師的引進和培養(yǎng),重視專門法律教師的作用,使法制教育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并且形成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
(四)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高校的法制教育不是只靠空口吹出來的,是要實打實的有具體行動,方能見到成效。大學生通過幾年的大學教育后就會走向工作崗位,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法制教育都至關重要,所以,在大學階段把他們的法制教育抓好,從源頭上加以遏制不良習氣。然而,在法制教育的過程中,專業(yè)的法制教育教師缺位也是一個讓人棘手的問題,所以,法制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也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大多數理工科院校來說,這方面更應當引起重視。高校在這方面應當加大經費的投入,引進專門性的法律方面的人才,成立法制工作室,定期或者分階段做好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并且使法制教育形成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
(五)正確引導大學生
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身心趨于成熟。大學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通過這個階段的學習,大學生們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在這個階段,學校對大學生的正確引導十分關鍵。一方面,高??梢酝ㄟ^設置人生教育課程,以授課的形式對大學生們加以引導、教育;另一方面,高校專職輔導員、德育教師通過經常和同學們聊天、談心、課外活動或者召開學生座談會等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學會理性做人,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懂得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
[1]王蓓.當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杭州科技.2005(06).
[2]劉瓊.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何璨(1983.05—),男,苗族,重慶彭水人,法學碩士研究生,單位:重慶交通大學,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