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美
《史記》寫得最精彩的列傳
◎杉美
《史記》中的“列傳”,是五類體裁里寫得最漂亮的,而“列傳”里,《刺客列傳》第26,又是寫得最為精彩的。究其原因,并非后代沒有勇敢的刺客,也并非后代沒有妙筆生花的作家,而是黃金時代不在,天賦之筆不在,思想自由不在。
第一,五位刺客都是活躍在戰(zhàn)國時代。自春秋開始,華夏民族開始了第一個黃金時代,而這些刺客,活躍在這個黃金時代的尾巴上,有諸子百家的思想影響,于是做人做事都是那么孤傲,灑脫。
刺客的價值觀不是一劍封喉,不是快意恩仇,更不是個人享受;刺客是具有忍耐、忠誠、仁義等高尚觀念的士。此后的時代里,也有刺客,但是聲望上不夠格,只能充當陰謀家解決敵對的工具而已。無真正意義上的刺客,寫再多刺客的故事,也是妄談。
第二,寫傳之人是司馬遷,是有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的史學家。
司馬遷雖受腐刑,心里卻并沒有留下任何陰暗面,漢民族在西漢仍然有獨立的士人。
注意,這里不用“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近代西方對文化精英階層的叫法,中國古代的士,比知識分子更關(guān)注家國天下,士有自己獨立的價值體系,知識分子這個詞在近代被用濫了,有獨立意識的知識分子幾近絕跡。再者,有了太史公之絕筆,后人再續(xù),也是無聊。
第三,還沒有遭受儒家正統(tǒng)的約束,華夏民族仍然擁有尚武的國民性格和自由的精神歸屬。
我華夏民族自秦漢以來,國運處于上升期,兩漢以后雖分裂近四個世紀,但仍然有隋唐盛世,從秦漢到隋唐,國運蒸蒸日上。至蒙古異族滅南宋,國運才開始走下坡路,日腐一日,遂敗亡至民國,漢化的滿洲人也只能勉強帶來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羈縻藩屬的國土。
在思想自由,國運上升的時期,才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刺客。
曹沫,魯莊公的將軍,打仗敗給齊桓公,魯國割地賠款,兩國元首在柯地會盟之時,曹沫用匕首挾持齊桓公,要求齊桓公廢除不平等條約,齊桓公為保命勉強答應,曹沫隨即丟下匕首,面不改色心不跳,該干嘛干嘛。后來齊桓公反悔,被偉大的管仲成功勸阻了。
曹沫有膽識,他自己三次打仗敗給齊國,每次戰(zhàn)敗都割地賠款,最后挾持齊國國君,廢除全部不平等條約,魯國三次戰(zhàn)敗割讓的土地全都要回來了。
與其說曹沫厲害,不如說管仲偉大,管仲知道和平的寶貴,以齊國的強大,滅魯是小事一樁,管仲卻能不動心,專注于王道而非霸道。此第一位刺客傳,彰顯的不是曹沫,而是管仲。在華夏族的黃金時代,才會出現(xiàn)有這樣氣魄的偉大政治家。
專諸曾通過伍子胥結(jié)識了吳公子光。專諸的故事乏善可陳,刺殺吳王僚就是一次宮廷政變,提前把鴻門宴演了一遍。公子光請吳王僚赴宴,宴會期間專諸獻魚給吳王僚,魚腹里藏有匕首,行刺成功,專諸也當場被殺。然后公子光誅滅吳王僚的親信,登上王位,是為吳王闔閭,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好歹也算革命成功了。
豫讓,此一為豪杰也,“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便出自這位仁兄之口。豫讓是智伯的門客,智伯被趙襄子所殺,隨即趙魏韓三家分晉,豫讓矢志為智伯報仇。豫讓首先是更名改姓,進宮掃廁所,以伺機刺殺,被趙襄子發(fā)現(xiàn),趙襄子不但沒殺他,還覺得自己很內(nèi)疚,畢竟他把智伯一家趕盡殺絕了,于是放了豫讓一馬。
豫讓接著自毀容貌,在趙襄子必經(jīng)之地埋伏,以期復仇,可惜殺氣太大,把趙襄子的馬都嚇得不敢走了。趙襄子一猜就是豫讓來復仇,于是將豫讓包圍了。期間兩人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對話,推薦各位親自看看,此處不在贅述。在這里給各位求賢的金主們傳一句豫讓的原話:“……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瓏看?,我故國士報之?!?/p>
真正有能力的人才,看中的是你對人才的尊重,而不是你的臭錢。豫讓自知行刺必不成功,因此要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來,對空刺了三刀,最后伏劍自殺。
聶政,此為忠孝之人。聶政為嚴仲子刺殺韓相俠累。最初,嚴仲子向聶政示好,知道聶政孝順母親,一出手便是黃金百鎰,給聶母祝壽。黃金百鎰,按購買力計算,大概今天足夠在北上廣深買一棟住宅樓了。不可謂不厚待聶政。聶政拒絕,繼續(xù)殺狗賣肉以奉養(yǎng)老母。待老母歸天,聶政服喪之后,即為嚴仲子刺殺俠累。不受千金而以身犯險,此士之精神。
聶政單身行刺,執(zhí)劍猛沖,當庭刺殺俠累,一連干掉數(shù)十人,然后割掉自己的臉皮,剖腹自殺而死。聶政之所以毀容,是擔心會連累到自己的姐姐聶榮。后來聶榮不惜一死,為弟弟彰顯俠客之名,更令人感嘆姐弟情深。
荊軻,此可謂最悲壯之人也。荊軻早年經(jīng)歷坎坷,喜歡讀書擊劍,但貌似又不是很精通,游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不用。與蓋聶論劍,又被蓋聶瞪了幾眼,于是荊軻不好意思地走了。與魯句踐玩博戲,也玩不過別人,被訓斥一通,又走了。
直到荊軻在燕國遇到高漸離,才算找到知音。高漸離擊筑,荊軻唱歌,時而歡樂地開懷大笑,時而悲痛地淚流滿面,原來熱血青年遇到了音樂家。
后來,太子丹求燕國名士田光為他刺秦王,田光把荊軻推薦給太子丹。太子丹何許人?優(yōu)柔寡斷,內(nèi)心陰暗,婦人之仁。田光何許人?你懷疑我的為人,我就自殺以證清白的士。
從曹沫到荊軻五個人,他們的俠義之舉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們的志向意圖都很清楚明朗,都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名聲千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