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歌九天,工科女,單身狗;文藝癌,已沒救。寄情于武俠之中,放浪于神思之外。最喜古龍,其次金庸。每每幻想仗劍天涯,低頭卻是斷句殘章。
要論安平城的集市,最繁華莫過那條東街;要問東街哪里最喧鬧,非街尾的那個戲班子莫屬了。
這戲班子設在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街市上,自然沒有咿咿呀呀的文戲,只有那一陣密集的鑼鼓聲過后便能把街上人的目光都吸引過來的武戲。再準確來說,是猴戲。
這班子小得可憐,只有三個人,這一個演了孫猴子,那一個扮了六耳獼猴,剩下這個,全靠一身滾打的本事充了猴山上成千上萬的小妖。別說,戲班子雖然小,但那一身裝扮倒也真是耀眼,頭頂鳳翅紫金冠,腳蹬藕絲步云履,一身金燦燦的鎖子黃金甲,更妙的還是猴子身上那根根直豎的毛羽,活脫脫一個從話本子里跳出來的猴王。
但猴王再神氣,卻也妙不過身旁那個以假亂真的六耳。雖是一樣的裝束和身段,但觀眾偏偏一眼就看出了哪個才是真猴王。神鬼莫辨的真假猴王,怎么就能被肉眼凡胎的市井之流一下子認出來了呢?
原是這猴王一心只想西天去,自是多了一分六耳沒有的向佛之心,心中所想,眼中流露了出來,這猴王時不時向西方瞭望。但這六耳,扮的是個假猴王,自然擔心被人認出來,眼神多少有些閃避。
妙到毫巔的還是那個在地上滾打的小妖猴,抓耳、撓腮、扯尾、爬桿,一雙眼睛對著兩只真假猴王來來回回地看,一時急得上躥下跳,一時又扯住這個,拉開那個,一個人居然演盡了猴生眾相。演得如此絕妙,上來捧場的人自然也不會少。常常是東街的鑼鼓一叫,街尾的人群便如烏云一般籠了上來。
每每這個時候,在東街的街心,一個體型健碩的老者站在一頂烏木轎子上望著那出活靈活現(xiàn)的猴戲,神態(tài)很是安詳。安平城的人都知道,西城的錢老爺最愛看猴戲。這錢老爺是名副其實的“錢”老爺,幾乎可以說是富可敵國,在安平,有句話叫做“一城山色半城錢”,倒不是說這安平城有多富裕,而是指這半個城的生意都是錢老爺家的。
好在這錢老爺也不是為富不仁的人,大部分貨物的價格和鄰城相比都算得上公允,而這錢老爺又多年深居簡出,安平城的百姓倒不是常常能想起這么一個有錢人的存在。
這出猴戲著實精彩,雖然只有三個人,但動作的繁復足以讓人們應接不暇。錢老爺呢,只盯著那只小猴子看,雖說這小猴子只是個陪襯,但順著這小猴子的視角看下來,這猴戲才算得最妙趣橫生。日頭漸漸升起來了,錢老爺站在這烏木轎子頂上卻沒有一點要離去的意思,猴戲也在喧鬧中不知不覺地向街心靠攏。
這條街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出猴戲牽引著,除了一個人,那個在烏木轎子下面站得筆直的人,他的目光似乎只在錢老爺周身三尺之內(nèi),因為他的劍長三尺,但是這世上沒什么東西能快過他的劍。
有這么一個侍從,錢老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很放心,也正是因為這么一個侍從,他才能全神貫注地看著這場猴戲。
鑼鼓聲愈加急促,兩猴的身影也在挪騰閃避間難分難解,恐怕是如來也辨不分明。正是眼花繚亂之際,那小猴忽地就地一滾,從那喧鬧的人群里一躍而出,不知從哪里變出一只碩大的仙桃,雙手捧著向那轎子上的錢老爺奔去。
“哎,金猴賀壽!”人群里傳來嘖嘖贊嘆的聲音,錢老爺眼睛微瞇,顯然十分滿足。
街心一道雪亮的光芒卻劃破了東街的繁華與喧鬧。這小猴子手中的仙桃忽然被高高拋起,而它卻倒在地上慘叫著,神色很是痛苦。兩只猴王見狀,立即停下了手中的活計,兩個人架著小猴子逃得無影無蹤,腳下簡直如同踩了筋斗云。地上只剩下一個摔得支離破碎的桃子,桃核滾到那個侍從的腳邊,卻被他一腳踢走了。
錢老爺滿是慍怒地盯著轎子邊的侍從,那侍從卻把頭扭了回去,仿佛這一切與他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兩人架著小猴子在一條偏僻陰森的小巷里穿梭,兩人的呼吸和腳步都有些倉促。行至巷子深處的一處弄堂,兩人配合得宛如這小猴子的左右腿一般,急急地邁了進去,反手掩上了柴門。
“阿奇,阿奇!”其中一人使勁搖晃著小猴子的肩膀,從柴門漏進來淺薄的陽光照在他緊閉的雙眼上。
“我,我看清他的劍了……”小猴子呢喃著,但卻沒有半點醒轉(zhuǎn)的跡象,似乎是在昏迷中也要把這執(zhí)念傾訴出來。
“是……他嗎?”另一人顯然被小猴子的話震驚了,忍不住問道。
“還問什么!沒看到這是什么時候嗎?”這個猴王顯然更關(guān)心小猴子的傷勢。
他們輕輕解開了附在小猴子身上的短褂子,那處劍傷刺穿了他身上的猴毛,金色的毫毛上沾著幾塊已經(jīng)凝固的血滴,在稀疏的陽光中顯出幾分薄暮的味道。
“還好,劍傷不深?!币恢本o緊擁著小猴子的人如釋重負般長嘆一口氣。
“可是他……不是他的劍一直都很……”
擁著小猴子的猴王氣憤地瞪了另一個猴王一眼,但是激憤的神色轉(zhuǎn)瞬間消逝了許多,因為此時他也明白了一件事:“你是說,他認出咱們來了?”
“他要是認出了咱們,怎么可能劍下留人?難道他還念著舊情?”
“哼,恐怕是這些年他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過慣了,劍都不會用了吧。”
兩只猴王說著便慢慢解下了一身的行頭,本來是神鬼莫辨的真假猴王,解下行頭來更是神鬼莫辨——這兩人原是孿生的兄弟,所以才能在猴戲里配合得這般天衣無縫。
阿奇已經(jīng)在他的臂彎里平穩(wěn)地睡去,一連幾天的猴戲,大人們都撐不下來,更別提阿奇這個小孩子了。
“唉,曾經(jīng)是兄弟啊……只是可憐阿奇這孩子了……”
“老六,你以為老三他,還可能顧念咱們當年的兄弟情嗎?”
兩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是啊,這一劍,把他們對于那僅剩一點點兄弟情義的幻想都磨滅了。他們都知道他的武功,他這一劍出來,他們中間任何一個都別想逃脫,更何況是尚且年幼的阿奇。
可是,他這么不痛不癢的一劍,到底是顧念著舊情還是已然忘卻?若是他顧念,他何必出手?若是他忘卻,他們又怎么可能在他劍下生還?
他們不敢再賭,因為他們當年,已經(jīng)輸了一回。
這頂烏木轎子已經(jīng)抬進了錢家宅院的門,但錢老爺還是冷冷地凝視著他。錢老爺從來沒有這樣過,下人里除了這個侍從,都被嚇得大氣不敢出一口。
“你說吧,為什么要對這個孩子動手?”
但他還是一樣神態(tài)自若:“老爺憑什么以為是我動的手?”
錢老爺鼻孔里長長地呼出一段氣,看得出來他在強壓著心里的憤怒:“你以為別人看不清你的劍,你就可以抵賴一切嗎?那只是個孩子!”
“是的,那只是個孩子。但是,他的目的,就是老爺您。”
錢老爺目光一沉:“你是說那孩子會害我?那只桃子,分明沒毒?!?/p>
“當他向您奔來時,就值得我出手了。”
錢老爺琢磨了這句話許久,才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顯然他們金猴賀壽這一手早有準備,可是東街上來來往往那么多人,他們怎么就能料到錢老爺?shù)牡絹砟??可是,自己愛看猴戲卻是安平城人盡皆知的,他們只要有些耐心,總是能等到自己的。
“萬一他們只是前來謀個生計呢?”
這侍從卻冷笑一聲:“來謀個生計的話,被我一劍刺傷,卻不留下討個說法,倒是轉(zhuǎn)身溜得飛快。”
錢老爺皺著眉頭說道:“合著你靠刺出的那一劍下了賭注?你就真不怕傷了好人?”
“不,從他們那身法看,明顯是練過武功的人。特別是小猴子伸出來的手,上面的繭子告訴我,他練刀法恐怕都不下三年了?!?/p>
錢老爺如釋重負般嘆了口氣:“三弟啊,你說,到底是誰要來刺殺我呢?”
那侍從一向淡然的神色忽然有些慌亂,錢老爺這一聲“三弟”,對他來說,太遙遠了,他都快忘了,自己原來還有過這樣的稱呼。
但他只是搖了搖頭。
一記冰冷的梭鏢穿透夜色而來,深深嵌入了窗欞,梭尖從另一側(cè)探了出來,在月光下閃著詭異的光彩。他支棱一聲從床上躍了下來,望著被梭鏢激蕩而來的風帶開的窗戶,目光漸漸向那一記梭鏢移去。上面歪歪扭扭地刻著“忠義巷”幾個字,閃著迷離的光。他心中一凜,整了整衣服便躍上屋脊離去。
他想起那歪歪扭扭的字跡,該不會……真的是他們吧?
他突然明白了錢老爺白日里那一聲“三弟”的含義,也許,錢老爺,哦,現(xiàn)在可以叫二哥了,也猜出了幾分這刺客的身份吧?
他看到了巷子深處那兩個幾乎一樣的身影。
“你……你們?”
其中一人突然凄厲地大笑起來:“三哥啊,你樣子變了,聲音卻一點都沒變?!?/p>
他不住顫抖地問道:“老五?老六?”
“原來三哥還記得我們?!绷硗庖蝗藝@了一口氣,“我們費盡千辛萬苦找到你們,以為你們生活窘迫,或者重傷在身,可能已經(jīng)死了。沒想到,今日一見,倒是活生生的諷刺。”
老五又接道:“想不到咱們的二哥現(xiàn)在富甲一方,咱們的三哥卻甘心做他的侍從了?!?/p>
這一句尖銳的諷刺本是為了刺傷他,但他卻絲毫不動怒。他只是極力鎮(zhèn)定下來:“老五、老六,二哥于我有救命之恩,為他做這么一點事也是應該的?!?/p>
老六說道:“可是三哥,你可曾想過……”
旁邊的老五已然不耐煩,出聲呵斥道:“那大哥呢?他于你就沒有恩情嗎?是誰在你最窘迫的時候收留了你?你們現(xiàn)在活得風生水起,可曾想過我們當年,想過平湖七杰的名頭?”
“平湖七杰”,這幾個字擲地有聲,勾起了他那一段江湖熱血的回憶。
可是,熱血能帶來什么?
他喉結(jié)抖動著,聲音有些哽咽了:“那年,就因為天聚堂的一句狠話,大哥帶著咱們兄弟幾個,殺了他們十幾個人,而我,武藝最高強,手上也沾了最多的鮮血。咱們換來的是什么?天聚堂的拼了命地報復,老大被人一刀斬去了頭顱,老四被他們捉了去,蒯出心來祭奠他們死去的兄弟。這樣的事,年輕時的一陣沖動也便罷了,這所謂的仇,有報復的必要嗎?”
老五輕哼了一聲:“說得頭頭是道,你對仇人下不了手,卻能對阿奇……”
阿奇!原來那個小猴子就是阿奇!他們平湖七杰,其實只有六個好漢,而這老七,是他們收養(yǎng)的一個孩子。當時看到在街上流落的小阿奇,他想到自己年幼時四處流浪的悲慘生活,心中不住地哀傷,還是他苦口婆心地勸兄弟們留下這個孩子的!可是他,今天卻出手傷了他……
他無法辯解,只能哽咽道:“我……我不知道是你們……而且,我那一劍,也沒有刺中要害……”
老五怒不可遏:“沒有刺中要害!這話也虧你說得出來,你當真是在安平城過你這安平喜樂的日子過慣了吧!那天我們就是想用手里的刀問問二哥和你,是你們的平安日子重要,還是為大哥、四哥報仇重要?!?/p>
一言未盡,兩人的刀忽就欺身上來,他來不及拔劍,只得閃身避開。本來在這七人之中,他的武功是最好的,比他們都遠遠高出一大截,但無奈此時兩人聯(lián)手,要是兩人武功的路子一樣也便罷了,偏偏這老五性格急躁,老六相對溫順,兩人的刀法是截然不同。這兩人模樣無二,任何人都會看得眼花繚亂。
老五的刀力道狠辣,但是疏忽多,老六的刀雖然綿柔,但卻幾乎滴水不漏。這真假猴王聯(lián)起手來,可進可退,可防可守,原是這般難對付。
他的劍曾是平湖三杰里最堅韌的脊柱,七杰一半的名氣都來自于他的劍,兩人配合得再好,他也不至于如此艱難??墒乾F(xiàn)在他的心已經(jīng)亂了,他想忘掉,他想拋棄的江湖往事都像潮水般傾瀉而來。
“老三啊——”“三哥——”兄弟們的聲音又在耳畔回響。他想解釋啊,他怎么會忘掉他們?他這些年,一直在找他們,二哥也沒放棄過,可是,他們都不忍也不愿過回原來的生活。
他又看到大哥睜著血紅的眼睛,一把把自己推出了血戰(zhàn)的天聚堂,他起初不肯,但是大哥轉(zhuǎn)身向他吼道:“三兒,快走,記得為我們報仇——”話聲未落,大哥的頭顱就已經(jīng)落下來了,臉上還是視死如歸的表情。
他神思一恍惚,不知是誰輕呼了一聲,他只感受到自己指間的冰涼。
血!他怕,他更悔。
為什么當時的他要不動腦子地逞兄弟,當時的他,為什么不知道勸阻大哥?只是一句狠話啊,大哥以前為奴,自然受不了別人的欺辱,因為這總會讓大哥想到恥辱的過去??墒撬?,他不一樣啊,他明知道可以避免的慘案,自己卻反倒為了兄弟情義逞義氣?
他本沒有打算拼盡全力,但是現(xiàn)在他的劍倘若慢上一分,身上恐怕就會掛上一道彩,而他又辨不分明,誰是老五,誰是老六,誰的刀法迅疾,誰的刀法柔緩,他簡直如同夾雜在真假猴王里的那只小猴子,左右為難。
他的劍,只以快而取勝,可是他們的刀很長,鉗制了他劍法的速度。他闖蕩江湖以來,從沒有覺得自己的劍這樣無力過。
一邊的刀法突然有些凝滯,他知道,可能是因為自己受了傷,不知是老五還是老六心中還掛念兄弟間的情義。他心里一動,劍法上也饒了幾招,但是另一邊的刀卻毫不相讓,直破開面門向他的劍上劈來,“哐當”一聲,帶著血跡的劍在小巷的青石板上跳動著,反射的月光在他們臉上晃動。
刀,還是向他直逼而來。他閉上了雙眼,也許,這一刀下來,他對兄弟的虧欠,都可以償還了吧?
取代刀砍下時血流滿地的是一聲呼喚:
“三哥。”
稚嫩的聲音仿若歲月?lián)嵛克膫?,他緩緩睜開眼睛。阿奇身上的那件猴毛綴成的戲衣還未脫去,但那一雙亮晶晶的眼睛還似乎是當年的模樣。
阿奇最喜歡自己了,總是拽著自己的衣角叫“三哥”,而他,也想像當年那樣,摸摸阿奇稀疏的頭發(fā),但是他偏偏看到了那道猙獰的傷口,他的手只能停在半空。是他,給了最信任他的孩子一劍。
老五、老六的神色,一個悲,一個怒。
“哥,你為什么刺中了三哥的手筋?”
“那你為什么饒了他幾刀?”
捂著自己流血的手腕,他只是苦笑著,聽著兄弟二人的埋怨,他這一身的武功,算是廢掉了。
“也罷,”老五狠狠說道,“我們從此,恩斷義絕。”
“老五,你不如留下來。安平城的確是個祥和的地方,可以遠避那些江湖的紛爭,可以……”他躊躇了很久,除了躲,他實在想不起來呆在安平城還可以做些什么。
“不用了吧,”老五也苦笑著,“我們?nèi)绻粝聛?,恐怕永遠都忘不了你們的躲藏和逃避,也忘不了你對阿奇刺出的那一劍,而你,忘得了我這一刀,廢了你的武功嗎?”
“三哥——”阿奇哭了。
“阿奇!你倘若愿意呆在安平城,那你便留下來吧!”老五拖著老六,慢慢地轉(zhuǎn)身離去。
阿奇左看右看,如同那只躊躇不定的小猴子。他輕輕擦干了眼淚,伸手撫摸了一下他的傷口,就地一滾,像是小猴子跟著他們的猴王去了。
他們,都去了。
月光更明亮了,他的身影卻愈加孤單沒落。他摩挲著手里的那只梭鏢上的字“忠義巷”,但他卻是他們眼中不忠不義的人,這恐怕,也是對他的諷刺吧?
可是他和二哥,從來都未曾放棄過尋找他們。
他哭了,這幾年壓抑的悲痛無法抑制,只在這一刻爆發(fā)。武功廢了算什么呢?他們兄弟,終究是形同陌路啊。平湖七杰,本來是閃閃發(fā)光的名字,他卻讓這幾個字蒙了塵。但是,血與豪情,便構(gòu)成了這個江湖嗎?
他不知道,也許本來,他們就不是一路人。
黑暗中他聽到了一陣深深的嘆息:“三弟”。他掙扎著站了起來,但二哥卻扭回頭去,不忍再看到他身上的血污。
“我,我來晚了。”
不,多虧你來晚了,二哥。他在心里說道,要不然,他們一定會失手殺了你。
二哥強忍著聲音中的哽咽:“是我啊,當年是我先逃的。他們,不應該把仇報到你的身上……”
他只是輕輕撫著二哥的肩膀:“只有我知道,你家里還有老母和孩子。我們都是孤身一人,無牽無掛,你逃了,并不是為你自己,又有什么不對?”
“可是……”
二哥緊緊攥住他的手,那傷痕在月光下如剛剛平息的戰(zhàn)線一般慘烈。
“我們,都老了,算不得英雄啊。”
錢老爺再也沒看過猴戲。
因為那個讓他無比放心的侍從不見了。
但是安平城卻多了一家聽書的瓦舍,每逢午后,三兩個銅板,便能聽上一段平湖七杰的故事。聽的時間久了,這七杰的名字和故事人們也耳熟能詳,但是數(shù)來數(shù)去,偏偏少了一杰。好事者有時會敲敲那說書人的屏風:這分明是六杰,何來七杰一說?
那說書人回道:只因其中一人,算不得豪杰。
不知為何他的聲音里總有著些許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