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富 張建華
老年王丙蘭。
小埠子村的麥黃杏遠近聞名
江蘇省東海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南辰北區(qū)的小埠子村,抗戰(zhàn)時屬于蘇魯兩省交界的濱海抗日根據(jù)地。
那時,小埠子村栽植一種俗稱泥蛋子的黃杏。每到夏季麥收的時候,正是黃杏成熟的季節(jié)。由于這種杏夾雜著一股麥香,當?shù)厝擞职阉宣滭S杏。
麥黃杏肉質(zhì)細膩,十分有名。每年不等麥黃杏成熟,海州、板浦一代的客商便提前來到小埠子村預定,生怕到時候沒有貨源。
村里有個叫王丙蘭的農(nóng)婦,果園里有幾十棵杏樹。她家出產(chǎn)的麥黃杏,每年都給家中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一枝動,百枝搖。王丙蘭家的黃杏帶活了一村的黃杏。
1941年夏麥黃杏成熟的季節(jié),一支八路軍部隊來到了小埠子村。
那些衣著樸素的八路軍官兵,每次路過杏園的外面,瞅瞅、聞聞,便大步走過。雖然有些杏枝掛滿果實探出了墻外,狀似泥蛋子的麥黃杏也格外喜人,卻沒有一個官兵伸手摘個杏子嘗嘗。
到了麥黃杏收獲的日子,海州、板浦的客商又來到村里,他們擔心從沒有見過面的八路軍會在生意上找麻煩。一位收購麥黃杏的客商在裝車時,讓人把一大筐麥黃杏抬到了村里的八路軍連部,叫當官的嘗嘗。
不一會,一個姓劉的大個子連長和兩個戰(zhàn)士把一筐麥黃杏又抬了回來。
有個客商以為八路軍嫌給的杏少,趕緊陪著笑臉對劉連長說,這兵荒馬亂的年月,做生意不容易,如果有得罪長官的地方,還望寬大為懷,給予方便。
劉連長回答:“八路軍在這里開辟敵后根據(jù)地,是為了打鬼子。我們不能隨便吃你們的杏子,也不能隨便吃老百姓的東西,這是八路軍的規(guī)矩。你們也算我們的客人,我們也有責任保護你們。村東南十幾里地遠的磨山,時常有小股土匪出沒。俗話說不怕一萬,單怕萬一,你們何時返回,可以通知我們一聲,我們安排人員護送你們通過那里。”
客商們聽后非常高興。他們湊了8塊銀元送到了連部,說是給八路軍的辛苦錢。
劉連長笑著說:“你們搞錯了。八路軍不是鏢行,在根據(jù)地內(nèi)保證你們的安全是我們的責任,怎么能收錢呢?”
客商們在八路軍的保護下隨運送麥黃杏的馬車高高興興地上了路。
連部通信員李二虎看到小埠子村的麥黃杏,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老家呂梁山的黃杏。鄉(xiāng)愁纏綿,想著想著,這個只有16歲的小八路竟然哭了起來。
劉連長問明了情況勸說道:“咱山西好吃的東西多著呢,杏大、梨脆、棗甜,等打跑了鬼子,咱一起回老家,到時候吃個飽、吃個醉?!睅拙湓挵牙疃⒍簶妨?。
劉連長自己拿錢買了幾斤麥黃杏,讓李二虎放開肚皮吃。李二虎說:“說我想吃,其實你也想吃。你不吃,我就不吃?!眲⑦B長只得陪著李二虎吃了幾個麥黃杏。
冬去春來,轉(zhuǎn)眼進入了1942年的夏天。眼看到了麥黃杏收獲的季節(jié),那些客商卻沒有出現(xiàn)。
這是怎么回事呢?村里的群眾找到王丙蘭打聽。
王丙蘭胸有成竹,只說了一句話:“放心吧,他們肯定來!”
過了幾天,客商們的馬車果真來到了村里。往年,馬車進村時是空車,而這次來車上卻拉了很多東西。
王丙蘭請劉連長派人幫著卸貨。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隨車運來的貨物全是藥品,有成盒的,有成箱的,有成袋的 ……
王丙蘭弄這么多藥品干什么呢?
原來,王丙蘭春節(jié)前隨抗日政府到八路軍一一五師后方醫(yī)院和老四團衛(wèi)生所去慰問傷病員,充分感受了抗日根據(jù)地群眾的擁軍熱情。她看到,有人給八路軍送去了雞鴨鵝蛋,有人送去了大棗核桃,有人帶去了各種蔬菜,有人帶去了小米高粱。
王丙蘭家當年的杏林,如今已變成村莊。
王丙蘭在醫(yī)院得知,由于敵人對根據(jù)地進行封鎖,八路軍醫(yī)院藥品奇缺。在缺醫(yī)少藥的情況下,有的輕傷員得不到及時救治,有的重傷員犧牲在病床上。
春節(jié)期間,王丙蘭反復琢磨著一件事:自家杏園每年都收很多的麥黃杏,如果用黃杏去為八路軍醫(yī)院置換藥品,家里雖然沒有了收入,但可以給部隊幫個大忙。
王丙蘭知道,來小埠子村收購麥黃杏的客商,大都是見過世面的城里人,他們應該知道哪里賣藥。
王丙蘭暗中與客商們?nèi)〉昧寺?lián)系,提出以優(yōu)惠的價格將麥黃杏置換成藥品。
客商們驚詫不已,他們紛紛問王丙蘭:大娘,你要那么多藥品干什么?鬼子對藥品管制可是很嚴啊!
王丙蘭對客商說:“我把麥黃杏換成藥品,是送給那些打鬼子的八路軍。你們想一想,部隊缺醫(yī)少藥,怎么救治那些傷員???八路軍出生入死打鬼子,負傷了卻沒有藥品可用,我們應該為抗日出點力?!?/p>
王丙蘭的話感動了客商們。一位客商直截了當?shù)卣f:“大娘,我們敬重您的人品。雖然我們買藥、運藥的風險很大,但您說得在理,我們愿意幫你這個忙?!?/p>
客商們和王丙蘭一起研究了買藥、運藥的具體細節(jié)。當時,日偽當局嚴格管制藥品,想多買藥或者帶很多藥出城比較困難,鬼子在城門盤查太緊,稍有不慎便會大禍臨頭。最后大家商定,幾位客商分頭行動,采取少買勤買藥品的靈活方式,積少成多,待條件成熟時集中到一起,再運到小埠子村交給王丙蘭。
這次,客商們利用進村收杏的機會,把攢了好長一段時間的藥品巧妙地運進了村。
此時,正在村內(nèi)檢查工作的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肖華聽說了這件事。他來到杏園,對王丙蘭和幾位客商表示深深的謝意。
雖然王丙蘭用麥黃杏換藥品沒有了收入,可她看到八路軍醫(yī)院有了給傷員救命的藥品,卻覺得比哪年的收杏季節(jié)都開心。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