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wèi)
良好地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有重要的作用,對于教師來說,小學美術教學工作需要深入合理地進行規(guī)劃和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通過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引導學生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體會人文氣息
1、參與繪畫寫生,表現(xiàn)生活
對于小學生來說,現(xiàn)實生活帶來的各種情感體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小學美術教學不應該局限在課堂教學,而是應該走出教室和校園,更加直觀地接觸周圍的環(huán)境,近距離地體驗和感受生活。因此,美術教師可以適當?shù)亟M織學生通過繪畫寫生的形式,利用線條、圖形、色彩、空間等元素,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表達形式,展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在濃厚的人文氣息中,培養(yǎng)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2、欣賞美術作品,品味生活
除了在生活中感受和表達對美的體驗,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活動,讓學生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進一步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美,引導學生熟悉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式。例如,在欣賞油畫《父親》時,學生在看到作品的那一刻,就會無意識地和自己的父親作對比,感受到父親的愛,想到父親的辛苦,內心深處那份人文情感就會被激發(fā)出來,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二、引導學生感受文化,體驗文化情懷
1、將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研究表明,將小學美術與語文、數(shù)學、自然等基礎學科相結合,能夠有效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比如,在學習欣賞美術作品時,梵高的《向日葵》一定會對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文學表達的方式,抒發(fā)自身對作品的感受,通過文學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另外,在中國山水畫鑒賞課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用詩詞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將美術教學與語文有機結合,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美學教育和人文教育。
2、學習民間文化,促進美術教學
一般來說,學生對當?shù)氐拿耖g文化都有一定的接觸和體驗,較為熟悉,因此,在強化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發(fā)揮當?shù)孛耖g文化和資源的特色優(yōu)勢,積極主動地獲取當?shù)氐娜宋馁Y源,并結合教學實際,規(guī)劃設計出活潑有趣的美術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美的創(chuàng)作過程,深刻地感受民間文化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懷。
三、引導學生感受文化中的人文情懷措施
1、善于使用其他相關的文化學科知識
經過實踐后可以得出,通過將小學美術以及語文和自然等其他學科進行有效的結合到一起,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與此同時結合我國目前的山水畫,可以積極的引導小學生對其進行詩詞表達,充分的把美術和語文這兩個學科有效融合,保證對美術教學目標和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人文情懷。
2、美術教學應該和校園文化建設進行結合
所謂的校園文化而言,主要指的是對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氛圍。結合校園中的相關生態(tài)體驗,結合校風校帽,對學生產生的無形影響,都能對小學生的心靈給予啟迪,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人格和品格。美術和校園自身文化這兩者之間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是無處不在的。比如:無論是校園結構建設活動還是文化建設,它們都蘊藏著人文底蘊,積極引導小學生不斷參加校園文化,結合書法以及工藝作品等相關形式宣傳,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培養(yǎng)小學生的集體感。
3、利用民間文化設計美術教學活動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對當?shù)氐囊恍┟褡搴兔耖g藝術等資源要合理運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美術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由于小學生比較熟悉當?shù)氐拿耖g藝術,在實際生活中接觸的也比較多,對于小學美術教育而言,一定要對當?shù)卮嬖诘膬?yōu)勢以及特色等實施有效的發(fā)揮,對地方人力資源不僅要開發(fā)好,同時還要對其利用好,設計出利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積極性的美術教學活動,保證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更好的體驗美術,充分感受現(xiàn)階段民間文化中具有的人文情懷。
四、通過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1、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之心
育人過程中的主要本質就是追求真善美。對小學生審美之心要積極培養(yǎng),這是現(xiàn)階段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主要基礎條件。作為美術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對“美”的表現(xiàn)產生一種知覺,把美術課堂上相對來說比較抽象的知識轉變成小學生容易感知的事物。比如:不同人會對“色彩的美”感知力存在比價大的差別,畫家?guī)缀醵际峭ㄟ^相關培訓后才能對色彩產生一種比較豐富的變化形式上的感知。所以在美術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讓小學生明白并掌握色彩之間相互融合的道理,通過對顏料的使用保證學生能親自體驗色彩的變化形式,如同我們所穿的服裝一樣,不同色彩搭配會出現(xiàn)不同的美感,使其全面激發(fā)學生學會感知色彩的形式。
2、對學生的審美情感不斷激發(fā)
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情感能對小學生內心的情感進行喚起,在美的不斷熏陶以及感染下,會提高人文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小學生形體以及線條等一些感性的認知啟發(fā)內心情感,也會提高對美好事物的熱愛。
3、對學生的審美健康要保證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身心發(fā)展不完善,辨別是非能力存在不足,所以教師應該嚴格將美術教學中一些比較健康的東西向學生展示,在生活中被一些較為美好的事物積極熏陶,促進小學生心情愉悅,培養(yǎng)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
4、鍛煉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
作為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鼓勵小學生利用自身所學到的相關美術知識,結合對生活的不斷觀察以及體驗,把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無形的感知或則情感等變成有形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創(chuàng)造出具備審美價值的美術作品,提高小學生創(chuàng)造力。通過對學生審美想象力進行鍛煉,能夠間接的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美術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因為人文素養(yǎng)的不斷培養(yǎng)能保證小學美術在教學中具有生命力,豐富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實現(xiàn)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迎久.美術教學中利用鄉(xiāng)土教材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17,(01):122-125.
[2]龔婷婷.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