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玉喬
中美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博弈目前都呈現出日益尖銳化的態(tài)勢。這一時代背景是我國推進現代道德文化建設不能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地說,我國現代道德文化建設既應該立足弘揚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精華和增強當代中華民族的道德文化自信,也應該對西方尤其是美國道德文化進行批判性反思和借鑒。特別是在發(fā)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經濟總量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美國的新形勢下,我國更應該具有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強烈意識,致力于建設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能夠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同的現代道德文化和文明體系,在不忘本來的同時吸收外來和面向未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道義支撐和價值支持,增強中華道德文化對世界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力和引領力。
世界發(fā)展和人類社會進步需要道德正能量的引領。中國和美國在當今世界的激烈競爭和博弈,不僅代表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當前爭鳴和斗爭的前沿,而且表征兩種道德力量之間的激烈較量。作為一個正在從現代化大國向現代化強國轉型升級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既應該致力于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果造福人民,也應該致力于承擔更多的國際道德責任。
在當今世界,中國和美國在建構現代道德文化方面的差別正變得越來越清晰。美國在建構現代道德文化方面比中國起步早,但它在此領域的所作所為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推進現代道德文化建設方面,我國可以借鑒美國基于現代國家理念建構現代道德文化、推進現代道德文化本土化發(fā)展、致力于將美國現代道德文化推向世界的合理做法,但必須避免重蹈它以推崇本國優(yōu)先、民族利己、價值觀入侵、世界霸權等為主要價值取向的現代道德文化發(fā)展覆轍。我國應該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進一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致力于建構具有中國特色、反映國際社會普遍價值需求、真正代表國際道德正能量的中國現代道德文化,使中國現代道德文化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現代道德文化的根本區(qū)別得以充分彰顯,并借助于中國現代道德文化的強大力量為推進國際社會和人類文明的健康發(fā)展做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作者為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