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央行視角下新型支付方式的技術管控研究

      2017-09-13 22:09:44蔣貴斌
      時代金融 2017年23期

      蔣貴斌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fā)展和智能移動設備的廣泛普及,使得各類新型支付成為現實。新型支付方式具有快捷、高效、實時等諸多優(yōu)點,但同時也存在支付安全隱患。央行作為新型支付的主管部門,有義務對新型支付開展全面監(jiān)管,防范支付風險,維護金融穩(wěn)定。從當前新型支付監(jiān)管來看,普遍存在重業(yè)務輕技術的情況,然而技術監(jiān)管具有效率高、可操作性強等特點,能夠實施更加直接的監(jiān)管。本文從新型支付概況、技術架構、技術特點、監(jiān)管現狀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技術監(jiān)管存在的不足和政策建議,為更好開展新型支付技術監(jiān)管提供參考。

      【關鍵詞】央行 新型支付 技術管控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業(yè)務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各類新型支付方式,極大的方便了廣大消費者和商家。對支付機構來說,新型支付方式既面臨風險也暗藏機遇,各銀行業(yè)支付機構紛紛對自身支付技術架構進行深入的創(chuàng)新和改造,以適應新的時代發(fā)展,同時,第三方支付機構瞄準市場與銀行支付方面存在空隙,提出了許多新奇的支付手段,目的都在于占領市場,贏得先機。新型支付方式出現以來,監(jiān)管部門已就業(yè)務監(jiān)管開展了很多調研,并出臺了許多監(jiān)管措施,但由于技術的變化和發(fā)展,使得技術監(jiān)管難以把握,值得深入進行研究分析。利用技術手段開展監(jiān)管,既利于監(jiān)管效果的提高,也利于監(jiān)管的全面覆蓋,本文試圖通過探析現階段新型支付方式的業(yè)務狀況和監(jiān)管現狀,研究新型支付方式的技術特點,分析技術監(jiān)管存在風險和不足,提出技術管控的政策建議。

      一、新型支付方式概況

      新型支付方式是一種相較于傳統金融支付的新概念,是一種依托互聯網以及無線通訊技術開展的支付活動,其具有便捷、開放、普惠、可移動性、實時等特點,有效解決了時空對支付業(yè)務開展的束縛,極大促進支付業(yè)務的深入開展。

      根據支付渠道的不同,可將新型支付方式分為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近場支付主要是指使用智能手機或金融IC卡與受理終端開展的不依賴于網絡、不需要與遠端核心服務器進行及時通訊的交易,具有方便快捷、無記名、無掛失等特點,遠程支付則需要依賴于互聯網網絡,與遠端服務器進行簽名認證后才可開展交易,其各項支付功能在遠端服務器中完成。根據支付賬戶類型不同,可以將新型支付方式分為通訊賬戶支付、銀行卡賬戶支付和第三方支付賬戶,通訊賬戶支付是一種依賴運營商SIM卡和手機SD卡進行計費的一種支付方式,這種方式技術比較成熟,但由于運營商不具有金融機構資質,獨立于金融支付體系,與金融體系融合程度較差,難以得到長足發(fā)展;銀行卡賬戶支付即通過銀行賬戶在互聯網上參與支付,安全認證方面能夠得到較好保證,支付方式快捷,但由于銀行新型支付方式起步相對較晚,與商業(yè)營銷聯合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發(fā)展;第三方賬戶支付則是指在非金融機構開立第三方賬戶,并在第三方賬戶中充值金額,利用第三方賬戶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其具有一定金融功能,能很好的開展小額支付,方便消費者,但支付技術風險方面仍需商榷。從支付技術分類來講,比較常見的支付方式有短信驗證支付、動態(tài)驗證口令支付、USBKey認證支付、WAP網頁支付、移動客戶端支付、NFC支付,通過一系列的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證了新型支付安全。

      新型支付方式是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支付融合的產物,是“互聯網+支付”的具體體現,能極大的提高支付效率,促進支付行業(yè)深入發(fā)展。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新型支付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于管好用好,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支付案件發(fā)生,妨礙金融穩(wěn)定,在社會中造成惡劣影響,反作用阻礙新型支付發(fā)展。

      二、新型支付方式技術架構

      新型支付方式層出不窮,從最開始各大銀行提出的網上銀行,再到第三方支付開展的掃碼支付,以及人民銀行主導的移動支付、金融IC卡等等,給廣大民眾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存在風險。深入研究銀行新型支付架構、第三方支付架構、近場支付技術,有利于我們更好開展技術管控。

      (一)銀行新型支付架構

      為了滿足客戶和商家之間的支付需求,各大銀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平臺,創(chuàng)造了許多成功的案例。構建方式為銀行架設自己的支付服務器,同時為各企業(yè)ERP系統、商務銷售平臺提供接口實現連接,客戶通過網絡、移動設備、語音等方式與銀行支付服務器通訊,完成與企業(yè)的支付行為。典型案例有“中國工商銀行工銀e支付”和“中國農業(yè)銀行新一代全功能電子商務支付平臺”。

      “中國工商銀行工銀e支付”依托現有互聯網絡,架設有屬于自己的信息服務系統,方便人們開展購物支付、轉賬匯款、生活繳費等小額金融支付交易,支持多種接入方式,包括PC、電話、移動終端、手機銀行等,應用場景有PC網銀B2C、手機B2C、手機銀行和第三方無界面接口等,安全措施通過綁定客戶預留手機號和一次一密的動態(tài)密碼驗證機制,當用戶開展交易時,輸入預留手機號和賬號后六位,輸入接收到的動態(tài)短信驗證碼即可完成支付?!爸袊ど蹄y行工銀e支付”具有方便、簡易、安全等特點,能有效滿足廣大客戶日常生活當中的支付需求。

      “中國農業(yè)銀行新一代全功能電子商務支付平臺”目的在于緩解農林牧漁行業(yè)、生產制造、商貿批發(fā)等市場與企業(yè)之間支付結算效率不高的問題,該系統與農牧企業(yè)ERP系統進行對接,滿足上下游客戶多渠道方式接入,包括網絡支付、移動支付、語音支付等。農業(yè)銀行電子商務支付系統通過與企業(yè)網上購銷系統連接,實現賣方網上收款,買方網上付款,避免了柜臺或POS業(yè)務集中辦理帶來的業(yè)務繁忙問題,同時提高了企業(yè)資金結算效率,將銷售人員和和財會人員從業(yè)務賬務核對中解放出來,實現了企業(yè)和客戶的雙贏。

      (二)第三方支付架構

      第三方支付的興起源于電子商務的蓬勃發(fā)展,電子商務開展交易活動中,廣大消費者和商家需要一種簡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提高效率,完成交易。我國對金融支付服務的準入控制門檻較高,而傳統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對支付的安全性考慮充分,導致前期投入成本較高,同時考慮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作為支付行業(yè)的基礎,根本地位不會動搖,以至于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開展互聯網新型支付活動稍晚,從而出現了第三方支付機構。截至2015年9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共發(fā)放270張牌照,有效促進了新型支付方式的快速規(guī)范發(fā)展,更好服務了廣大民眾。典型案例有“財付通微信支付”和“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農村手機支付業(yè)務”。endprint

      “財付通微信支付”是一種集成在微信客戶端上的支付服務,通過綁定銀行卡,完成資金的流入和流出,使用微信支付功能開展支付。近年來,由于智能移動設備普及發(fā)展,以及微信在移動設備的大面積推廣,使得微信支付成為可能,方便了公眾支付,開辟了手機支付的嶄新時代。微信支付在微信社交圈中開展,主要形式有微信紅包和微信轉賬,支付流程有APP支付、公眾號支付、手機掃碼支付、手機被掃支付等,APP支付通過APP了解商品或服務信息,從APP程序下單,跳轉至微信支付完成交易,公眾號支付則是通過公眾號提供的消息或二維碼,引導客戶進入商城或了解產品,在微信中完成交易;手機掃碼支付和被掃碼支付通過掃描手機二維碼,讀取交易信息,完成收款或付款交易。微信支付其核心是開通與銀行業(yè)支付機構的結算窗口,內部形成資金匯劃機制,與各商業(yè)機構充分融合,提供隔離于銀行支付機構的清算平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為商家和客戶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務。

      “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農村手機支付業(yè)務”目的在于改善農村支付環(huán)境,豐富農村支付渠道,促進農村地區(qū)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該種第三方支付方式以手機號碼作為支付的唯一標示賬戶,通過柜面、電話銀行、網上銀行實現銀行賬戶與手機支付賬戶的綁定,開通以后,便可以通過短信/WAP等方式開展繳費、轉賬、助農取款、商戶資金歸集等業(yè)務。該種第三方支付方式架設有自己支付平臺,支付平臺與普通用戶、電信運營商、商業(yè)銀行進行連接,支付平臺能與商業(yè)銀行形成聯動,完成支付業(yè)務辦理,比較典型應用有代理為普通用戶繳費、手機話費充值、企業(yè)資金歸集等,通過編輯短信向支付平臺發(fā)出指令,完成交易,比如“01#支付密碼#繳費金額#被繳費手機號”?!捌桨哺峨娮又Ц队邢薰巨r村手機支付業(yè)務”極大的方便了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的農村地區(qū)農民,是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

      (三)銀行新型支付架構與第三方支付架構的比較

      表一 銀行新型支付架構與第三方支付架構對比表

      從表一我們不難看出,第三方支付在銀行、商戶、消費者之間發(fā)揮了良好的協調溝通作用,兼顧了效率和安全兩方面的因素,但最終還是需要通過銀行開展結算工作。近年來,隨著第三方支付的蓬勃發(fā)展,銀行也著手通過多種業(yè)務和技術創(chuàng)新融入互聯網金融支付變革中。銀行新型支付架構與第三方支付架構既有相似也有差異,各自的側重點不同,相信隨著業(yè)務和技術的深入發(fā)展,以及人們對新型支付支付提出更高的要求,兩種支付架構將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多彩的支付局面。

      (四)NFC支付

      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支付是指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使用NFC通訊完成支付的技術,該技術由RFID射頻識別演變而來,并兼容RFID技術,該技術不需要使用移動網絡,而是使用NFC射頻通道實現與POS收款機或自動售貨機等設備的本地通訊。NFC支付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比較有發(fā)展前景的支付方式,但由于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移動設備制造商對安全元件SE(theSecureElement)的控制存在競爭,導致該項支付業(yè)務推廣緩慢。隨著人們對新型支付方式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設備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使得NFC支付又逐漸走入人們的支付視野。典型案例有“廣發(fā)銀行NFC近場支付業(yè)務”和“中移電子商務公司手機錢包”。

      “廣發(fā)銀行NFC近場支付業(yè)務”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要求,基于PBOC技術規(guī)范,推出NFC手機近場支付業(yè)務。加載支付功能的介質有手機安全芯片卡、SIM卡和SD卡,這些介質存儲有安全元件SE,實現了與認證系統的對接,能夠保證支付安全。該項近場支付業(yè)務可以進行脫機消費、空中圈存、圈提等功能。

      “中移電子商務公司手機錢包”依托TSM多應用管理平臺和SE安全元件進行安全控制管理,使用NFC技術進行通信,近場通信頻率為13.56MHZ,支持空中發(fā)卡、空中開卡、空中圈存多種業(yè)務辦理方式,可以實現多卡合一。用戶只需一臺支持NFC功能的手機,辦理一張NFC-SIM卡,下載手機錢包應用程序,便可以在帶有“閃付QucikPass”的機具上進行刷手機消費。從管理流程上,應用提供方開發(fā)自己的應用,上傳加載到TSM多應用管理平臺,NFC手機終端下載應用,填寫注冊信息后便實現空中開卡,即可進行NFC近場支付。

      (五)TSM和MTPS

      TSM多應用管理平臺是移動支付安全方面的公共認證平臺,其兼具公信力和開放性的特點,為支付及結算各方提供安全認證功能。2012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fā)布《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確定采用13.56MHzNFC為標準并支持將安全模塊存儲在SIM卡中的NFC-SWP方案。三大電信營運商及部分商業(yè)銀行分別建立了自己的TSM平臺。2013年2月,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宣布TSM系統的對接成功,極大了促進了TSM平臺深入發(fā)展。TSM功能可概括為應用發(fā)行管理、安全模塊管理和標準的制定,具體功能包含安全域管理、應用管理、用戶管理、應用提供商管理、業(yè)務管理以及SE管理等幾個方面。TSM平臺由商業(yè)銀行、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廠商建設,誰建設并擁有TSM平臺誰就掌握了移動支付的核心,由此造成各商業(yè)銀行、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廠商對SE安全元件的控制權之爭,阻礙和制約了移動支付發(fā)展。

      MTPS國家級移動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務平臺由人民銀行牽頭建設,其目的在于建設一個“安全、通用、共享”的公共服務平臺,為各移動支付參與者提供可信的安全認證和信息溝通服務,有效避免各移動支付參與者重復投資和信息孤島問題。MTPS具有強大的安全管控能力,對接入應用實行嚴格的格式規(guī)范要求和安全加密審核,確保認證應用的安全性、合法性和規(guī)范性,對第三方安全域密鑰實行自主管理,增加密鑰管理自主性;MTPS具有通用性,可以與CA認證系統、密鑰管理系統、支付清算系統以及各機構TSM系統連接,連接可以使用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相關標準中定義的接口,也可以根據互聯關系中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務情況制定相應系統間接口;MTPS具有共享性,提供SE開放共享部件,能夠實現共享SE的金融類輔助安全域管理、初始密鑰分發(fā)、應用授權管理。endprint

      三、新型支付方式技術分析

      當前,我國比較重視網絡信息安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論述,2017年6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可見我國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網絡支付作為當前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支付安全自然成為國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內容。由于各種新型支付技術尚屬初期探索階段,技術難免存在漏洞和缺陷,深入研究新型支付存在風險,有利新型支付業(yè)務更好發(fā)展。

      信息安全保護是指為了保證通訊雙方通訊過程中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賴性,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保護措施。機密性是指通訊雙方數據不能被他人截取并識別,在沒有解密措施的情況下無法讀懂數據內容;完整性是指通訊雙方數據不能被他人破壞,確保通訊數據完整,不發(fā)生丟失,信息內容完全;可用性是指接收到的通訊數據能夠符合系統規(guī)范要求,不被惡意篡改,確保系統能夠識別接收數據,使用接收數據;不可抵賴性是指通訊雙方對發(fā)生的業(yè)務數據具有不可否認性,系統能提供完整的取證功能。

      根據新型支付方式的業(yè)務特點和網絡信息安全分層思想,我們可以將新型支付方式安全內容分為用戶端安全、網絡通訊安全、支付系統安全,具體各層設備設施、防范技術見表二。

      表二 新型支付方式技術分層表

      隨著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新型支付方式安全基本能夠得到保障。中國人民銀行立足央行履職要求,從維護金融穩(wěn)定的高度出發(fā),重視新型支付方式技術管控,出臺了許多規(guī)范和要求,包括《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標準》(JR/T0088-2012)、《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guī)范》(JR/T0025-2013)、《非金融機構支付業(yè)務設施技術要求》(JR/T0122—2014)、《非金融機構支付業(yè)務設施檢測規(guī)范》(JR/T0123—2014)、《網銀系統USBKey規(guī)范安全技術與測評要求》(JR/T0114-2015)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yè)務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規(guī)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1〕第14號),這些規(guī)范和規(guī)定一定程度上有效促進了新型支付的良好發(fā)展。由于新型支付方式涉及面廣、涉及行業(yè)和技術較多,不確定因素增加,加之互聯網完全開放互聯,認證和加密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對新型支付方式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一)新型支付用戶端安全管理不善,使用者安全意識不高

      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2016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顯示,70.6%的受訪者認為新型支付方式存在安全隱患。安全隱患可以來源于公共支付網絡的攻擊,也可來源于新型支付服務提供機構的安全保障不足,同時,也可能來源于用戶對自身使用支付設備的管理不善。理論上,當前公共支付基礎設施能夠保證新型支付安全,然而,信息安全遵循“木桶原理”,任何一個方面出現不足都可能導致新型支付遭受攻擊。從眾多新型支付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原因看,支付機構服務端因素較少,更多是用戶安全意識不高,安全管理不善,比如:使用來歷不明的免費WIFI,導致支付信息別他人竊?。浑S意打開網絡鏈接,進入釣魚網站,導致賬戶信息別人獲??;安裝未認證軟件,導致支付終端被人植入木馬,獲取短信驗證碼,資金被人轉走;個人信息管理不善,同樣有可能導致支付安全事件發(fā)生。

      (二)傳統金融機構新型支付方式技術監(jiān)管制度尚未健全

      2015年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等十部委聯合發(fā)布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銀發(fā)〔2015〕221號),文件明確了互聯網支付業(yè)務由人民銀行負責監(jiān)管。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從業(yè)務層面對第三方新型支付方式進行了規(guī)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yè)務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規(guī)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1〕第14號)從技術層面對第三方新型支付方式進行規(guī)范。為適應各種新型支付方式的發(fā)展需求,更好拓展業(yè)務,傳統金融支付機構也正在開展新型支付,但尚未出臺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開展新型支付技術的規(guī)范和辦法。

      (三)MTPS認證功能尚未充分發(fā)揮,近場支付設施仍需進一步拓展

      MTPS國家級移動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務平臺可以提供商業(yè)銀行TSM、電信運營商TSM和設備廠商TSM的互聯互通和認證,是人民銀行開展移動支付監(jiān)管的重要技術抓手,能有效對各移動支付機構進行管理和控制,但由于MTPS建成時間不長,業(yè)務推廣和宣傳還不夠,加之近場支付的速度緩慢,MTPS難以充分發(fā)揮其認證作用和管理功能。近年來,通過開展銀行卡聯網通用檢查,我們發(fā)現各商業(yè)銀行推出的POS基本能夠支持NFC近場支付,應用領域主要是零售行業(yè),但與公共服務領域結合應用較少,比如公交、校園、醫(yī)療、社保等推廣緩慢。

      (四)新型支付日常技術管理薄弱

      《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業(yè)務系統檢測認證管理規(guī)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1〕第14號)指出支付機構發(fā)生“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業(yè)務系統應用架構變更、重要版本變更;生產中心機房場地遷移”等情況,應及時進行檢測。由于新型支付方式技術變化快、涉及面廣,加之對商業(yè)銀行新型支付技術監(jiān)管缺失,技術管控必須形成常態(tài),才能控制風險。目前,新型支付方式已成為支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支付出現問題有可能影響金融穩(wěn)定。為有效監(jiān)管新型支付活動,更好履行人民銀行指導協調金融業(yè)信息安全工作的職責,在對開展新型支付機構開展準入控制的基礎上,日常信息安全檢查應該作為常態(tài)開展。

      四、新型支付方式技術管控政策建議

      (一)加大新型支付方式安全使用宣傳力度,構建全民新型支付安全管理體系

      有效防范新型支付安全事故,除了支付服務提供商良好的安全技術構架外,新型支付參與者也必須提高信息安全事故防范意識和基本的技能。近年來,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認真履行維護金融信息安全、指導協調金融業(yè)信息安全的工作職責,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從新型支付發(fā)展的速度和公眾參與的程度來講,宣傳的受眾面仍然狹窄,受宣傳的對象占所有新型支付參與者比率仍然較小。為使公眾的新型支付安全意識和技術技能得到提高,中國人民銀行可聯合信息安全主管部門,利用社會多鐘宣傳資源,全方位全天候開展宣傳,可以在地方電視臺中著重進行展播宣傳,也可利用各支付機構支付平臺進行推送,使支付參與者在開展業(yè)務的同時得到教育。endprint

      (二)建立健全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新型支付技術管理制度和規(guī)范

      人民銀行對銀行業(yè)支付機構在傳統支付結算和發(fā)卡審核方面具有較為全面的制度約束以及規(guī)范標準,對新型支付方式的制度更多涉及第三方支付機構。近年來,各商業(yè)銀行為占領市場,也在開展多種新型支付嘗試,使用舊的支付技術管理制度對商業(yè)銀行開展技術管控約束力不強,建議人民銀行出臺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開展新型支付的技術管理制度和規(guī)范,防范風險。

      (三)充分利用MTPS對移動支付參與機構實施技術管控

      各新型支付機構具體使用的移動支付技術有可能不同,但要實現移動支付的互聯互通,就必須使用人民銀行建設的MTPS系統。要實現對支付機構的技術管控,必須具有強有力的技術抓手,MTPS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當支付機構TSM系統接入MTPS時,人民銀行可以對支付機構移動支付安全技術進行嚴格的準入控制,日常支付活動開展過程中,也可以根據技術的變化對支付機構提出要求,對于移動支付安全技術不符合標準的,實行限期整改或停止支付,有效維護新型支付安全穩(wěn)定運行。

      (四)利用綜合執(zhí)法檢查等多種檢查手段開展新型支付方式監(jiān)管

      近年來,人民銀行為規(guī)范商業(yè)銀行金融活動行為,防范金融風險,開展了每年一次的綜合執(zhí)法檢查,有效防范和控制了金融風險,維護了國家金融穩(wěn)定。新型支付技術風險也是金融風險的一部分,各級人民銀行可以將新型支付風險防范檢查列入綜合執(zhí)法檢查中,對商業(yè)銀行支付技術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同時,為規(guī)范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技術行為,人民銀行也可組織開展專項的針對第三方的新型支付技術監(jiān)督檢查,控制新型支付方式技術風險,促進新型支付又好又快發(fā)展。

      新型支付方式是互聯時代背景下的支付變革,是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支付業(yè)務的良好融合,沒有人能夠阻止新型支付的發(fā)展。技術的發(fā)展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新型支付在發(fā)展過程中一定會面臨風險,面對挑戰(zhàn),如何順應技術的變革,需要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也需要大膽的實踐和嘗試,相信在所有支付機構和廣大參與者的鼎力配合下,我國新型支付一定會邁上新的臺階,走在世界的前列。

      參考文獻

      [1]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移動支付理論與務實》.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

      [2]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網絡和移動支付創(chuàng)新與實踐》.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6.

      [3]楊彪.《中國第三方支付有效監(jiān)管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endprint

      志丹县| 丘北县| 莱西市| 淅川县| 新邵县| 红河县| 上饶县| 平顺县| 全州县| 北流市| 连州市| 新宁县| 绥化市| 天全县| 石阡县| 通州市| 开阳县| 葫芦岛市| 石屏县| 叶城县| 密山市| 惠州市| 蒙阴县| 新乐市| 建湖县| 乐都县| 长泰县| 三门峡市| 集贤县| 铜鼓县| 济南市| 辉南县| 安徽省| 社旗县| 孟连| 北辰区| 页游| 孝义市| 宁蒗| 焉耆|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