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owerPonit是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一部分知識, PPT課件制作也是學生、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一方面的體現(xiàn)。在PPT制作教學中融入思維建模的理念,其目的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對于PPT制作技能的掌握,更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論述了PPT課件制作教學中思維建模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PPT課件制作教學中的思維建模方法。
關鍵詞:思維建模;PPT教學;思維建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7.213
1 引言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普及和使用越來越高,PPT的使用,幾乎已經遍及每一個行業(yè)。尤其學校課堂上,基本都在使用PPT課件進行授課。在PPT教學中,學生能夠學習并掌握一些制作技能,但是制作出的課件整體上卻不太理想。究其原因,PPT綜合性比較強,學會一部分技能,而沒有融會貫通,要制作出精彩的課件,確實不易。思維建模是一種建構性學習方式。學習者根據(jù)自己先前的知識經驗,建構對當前學習的理解,并將這種理解通過模型表達出來,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1]。思維建模的方法在學科中運用的案例已經不少,均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既然如此,何不在PPT制作教學中引入思維建模的方法?
2 PPT教學中思維建模培養(yǎng)的必要性
2.1 創(chuàng)作需要思維,思維需要建模
PPT課件的制作,本質上是一種創(chuàng)作。課件展示內容是作者思維的外在體現(xiàn),表現(xiàn)出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而表達的觀點要達到怎樣的效果取決于作者采用的技能。創(chuàng)作是創(chuàng)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不僅表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者掌握技能的情況,更表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者的思維能力。因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中學生的思維思維方式并不是十分的成熟,所以教師需要對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必要的引導,開發(fā)他們的內在潛力[2]。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就需要教師協(xié)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思維運作的模式,再運用到創(chuàng)作之中,既發(fā)展了他們的思維,又提高了他們課件制作水平。
2.2 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思維建模
PPT課件制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畫面美觀,讓觀眾看著舒服。也就是怎樣設計頁面更好看?這就需要考慮采用何種、幾號字體,色彩如何搭配,如何排版,采用什么動畫效果等等。 要做到這些,除了學習基本的構圖法、排版方法、以及色彩搭配等等,還需要有一種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是人對美的認知,對美的欣賞、品味、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審美能力的直接關系到PPT設計的視覺效果。經常教授PPT制作課程的老師會發(fā)現(xiàn),欣賞教學難于實踐教學,也就是設計出美的作品比學會某個技巧要難得多。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提升審美的意識。一個沒有審美意識的人,不可能會有好的審美能力,更不可能設計出具有美感的PPT畫面。好的審美意識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不斷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的過程。因此,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思維建模。
3 PPT教學中思維建模的應用
3.1 圖片美化教學中的思維建模
PPT教學中的思維建模一定要有基礎作為支撐,這個基礎就是PPT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技能是創(chuàng)作的根基。老師在PPT教學過程中,要經常與學生探討思維建模的方法。先構建一般的思維過程,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PPT制作水平,再依據(jù)個別情況建立具體的思維模型,進一步加強思維的可操作性。
例如要完成圖片的美化,需要有圖片,插入,美化。在進行第一步時,便可以加入圖片來源方法的講解,可以到圖片網(wǎng)站搜索和搜索引擎搜索下載。下載來的圖片為方便管理,往往需要放在一個建立好的文件夾里便于插入。由此,搜索圖片和插入圖片便鏈接起來,這樣能讓學生的思路比較清晰,便于記憶和理解。第三步是一個綜合技能運用的步驟。首先,圖片的是否需要剪裁,由此便引入了圖片剪裁的兩種方式。在剪裁的基礎上進一步美化,分為特效美化和邊框美化兩大類。其中每一個小功能都需要學生不斷的嘗試與練習才能掌握。按照這種的思維方式,學生完成圖片美化需要用到的技能以及步驟清晰明了,脈絡清晰。但是要進行創(chuàng)作,還需要反復練習,熟練掌握各項技能,以及審美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創(chuàng)作比賽,交流自己的建模方法,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可以發(fā)現(xiàn),此法采用的建模方式是根據(jù)實現(xiàn)圖片美化的過程中所需的步驟和方法來進行說明的。這建模方式是很常用的一種,有人把它叫做歷時思維模型。
3.2 PPT概念總結中的思維建模
學習制作PPT一段時間后,往往會發(fā)現(xiàn)所學知識非常零散,在綜合運用時找不到應該使用的方法。此時,就需要為學生做一個知識的總結與梳理,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以便于學生對復雜多樣的知識的掌握。此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工具制作出概念圖。例如,通過歸納與總結,可將PPT的設計與制作分為圖、文、聲、像和排版五個部分,再將每一部分的內容羅列出來。按照此法,每一個概念用圖形、圖案或文字表示,概念與概念之間用連線相連接,連線上可以加入文字說概念間的關系。此種方式一是能夠清楚地展現(xiàn)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將零散的知識點連接起來,有助于學生理清頭緒,掌握知識的整體框架。二是有助于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三是學生自己制作概念圖的過程中,能夠體會、觀察知識間的關系,甚至發(fā)現(xiàn)自己從來沒有注意和意識到的各個知識間的關系,從而產生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理解,達到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之目的[3]。
4 小結
思維建模是一種借助于思維建模工具將學習者內在的思維過程建立模型,進行可視化表征的認知方法[4]。思維建模能夠幫助學生重新構建自己知識網(wǎng)絡,改變原有的迷失的認知和概念,建立起新的知識結構。在PPT教學中構建學生的PPT建模意識,與學生綜合技能的運用和創(chuàng)作密不可分。本文列舉了歷時思維建模和概念圖兩種常用方法,要教會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并創(chuàng)作,盡讓學生掌握某個知識點遠遠不夠,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自己對知識的思維模型。
參考文獻:
[1]柳春花.構建建模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J].小作家選刊,2015.
[2]劉家亮.思維建模促進小學科學概念轉變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5(21).
[3]劉家亮.基于思維建模的概念學習過程探析——以小學科學課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1,21(05).
[4]劉廷.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建模思維[J].數(shù)學參考,2015.
作者簡介:孫燕龍(1992-),男,云南昆明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習行為分析。endprint